浅析石膏炮制与临床应用

2013-08-15 00:44龚飞鹏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生石膏剂型炮制

★ 龚飞鹏 (江西省人民医院 南昌330006)

石膏是一种常用矿物类中药。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临床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喘、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生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2H2O。石膏的炮制及临床应用剂型等对临床疗效有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对石膏的古今炮制方法、石膏单味及其成方的临床应用及石膏的临床应用剂型等进行了综述,以期有所启迪,从而为临床更好的服务。

1 石膏的炮制

1.1 古代炮制方法

石膏用药历史悠久,古书上关于其炮制方法的记载有很多,如水飞、煅(淬)、炒、煨、炮、煮等。《雷公炮炙论》曰:“凡使石膏,须石臼中捣成粉,罗过,生甘草水飞过,澄,晒,研用。”[1]《御药院方》曰:“烧通红.放冷。”[2]《明方类证医书大全》曰:“水煮三十沸。”[3]还有《本草纲目》曰:“石膏,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近人因其寒,火煅过用,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药品化义》曰:“石膏,略煅带生用,多煅则体腻性敛”等等记载。

1.2 现代炮制方法研究

现代常用的石膏品种是生石膏和煅石膏。生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煅石膏:取净石膏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炉火中煅至酥松状,取出,放凉,碾碎。[4]现代研究对煅石膏的炮制工艺进行了考察,高锦飚[5]等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酥脆程度、失水率及CaSO4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石膏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显示煅制时将石膏粒度控制在100 目,直径0.5 cm2,温度650℃,炮制1.5 小时,效果最佳。

2 石膏及其成方的临床应用

2.1 石膏的临床应用

石膏生用内服专于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熟外用则专于收敛生肌。[6]《脾胃论》曰:“如食少者,不可用石膏。石膏能去脉数,疾病退,脉数不退者,不可治也。”《本草衍义补遗》曰:“石膏,本阳明经药,阳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头,又入手太阴、少阳,而可为三经之主者。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本经》曰:“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药性论》曰:“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

研究表明,生石膏可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 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强而快的退热作用,在抑制发热 时生石膏亦可抑制汗腺分泌,故在退热的同时无出汗,因而对身体虚弱不宜发汗者较适用。此外生石膏内服,经胃酸作用,一部分可变为可溶性钙盐而吸收,使血钙浓度增加,不仅能抑制肌肉的兴奋性,起镇静、解痉作用,还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有效保护机体组织。[7]煅石膏能促进大鼠伤口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形成,加快肉芽组织增生,从而促进皮肤创口的愈合。石膏煅制后药效发生改变,具有生肌作用.[8]石膏不仅用于外感实热、里热实证、表寒里热、表里俱热,通过一定的配伍,还可用于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等证。至于热证兼瘀、兼痰、兼湿或兼虚,可适当配伍而用之,然均必须有实热见证方可用石膏。常常大剂量运用而无寒凉伤中之弊。[9]

2.2 石膏成方的临床应用

麻杏甘石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文主证“汗出而喘,无大热”即是麻杏甘石汤的适应症。其病机为:热邪内迫于肺,热郁薰蒸而汗出,气逆不降而喘作。临床上大凡咳嗽剧烈,发病急骤的患者,多由热邪内迫于肺,气逆不降引起的。只要辨证准确,以麻杏甘石汤为主,再根据临床兼症随证加减,即可收到满意的效果。[10]由于感受风寒不治,寒邪入里而化为热,遂成热咳。治疗时常以麻黄、杏仁宣肺解表,生石膏、款冬花清热止咳,陈皮、前胡利气化痰,枇杷叶、鱼腥草清肺化痰,桔梗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宣肺清热、止咳化痰之功,临证常收效甚速。麻杏石甘汤组方中石膏虽不像麻黄、杏仁出现频率之高,但也属治喘常用药,分析原因应与哮喘辨证分型有关,发作期寒型哮喘或外寒内饮、饮邪尚未化热者少用石膏,而相反痰热壅肺型、表寒里热或水饮郁而化热之证却唯石膏为要药。清痰郁之热,当用清热而又无寒凝之弊的药物,唯石膏最佳,因其辛甘而寒,寒能清热,辛以宣散,可使热自清而无寒凝肺气之弊。[11]多数医家认为,竹叶石膏汤擅治热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之证。观其方证,因余热未清,予辛甘寒之生石膏清泄肺胃之热邪,热清则烦除,又能生津止渴;竹叶甘淡,助石膏清热除烦;因气阴耗伤,故用人参、甘草益气生津;麦冬、粳米以滋养胃液。俾气阴复,则“虚赢少气”之症自愈。“气逆欲吐”,则用半夏和胃降逆止呕。诸药配伍,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共奏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气,实为热病愈后调养之妙方。[12]

3 石膏临床应用剂型

含有石膏的中药类剂型有蜜丸、水丸、散剂、片剂、冲剂等固体剂型及合剂、糖浆剂等液体剂型。剂型的选择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很大。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及阳明病之承气汤证时曰:生石膏若服其研细之末. 其退热之力一钱可抵煎汤者半两,若以之通大便,一钱可抵煎汤者一两。

赵亚男[13]等认为石膏类制剂不宜选液体制剂剂型,宜选用固体制剂剂型。在工艺上宜用细粉混合入药或部分药粉与药共煎、另部分药粉混旨兑膏工艺。这对保证石膏临床应有疗效及提高其资源利用率有一定意义。

4 展望

无论是单味药还是成方配伍药,石膏都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石膏有“降火之神剂.泻热之圣药”之称。[14]古代石膏的炮制方法有水飞、煅(淬)、炒、煨、炮、煮等方法,现代炮制方法仅沿用煅用。应用现代手段比较古代石膏不同炮制方法的异同,进一步阐明现代炮制方法煅用的科学依据。深入阐明煅石膏与生石膏产生药理药效的机理及其在不同方剂中发挥的作用。加强石膏不同剂型在临床应用上的差别及工艺的研究等等,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科学的基础。

[1]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炙论(辑佚本)[M].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杜,1987:53.

[2]元·许国桢.御药院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1992:154.

[3]明·熊宗立.明方类证医书太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1988 :103.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1993:592.

[5]高锦飚,陈建伟,刘元芬,等. 石膏炮制工艺研究[J]. 中成药,2007,29(2):247 -249.

[6]明·熊宗立.明方类证医书大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1988 :103.

[7]蔡三金.生石膏临床应用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6):320.

[8]李 祥,刘元芬,项晓人.石膏炮制前后的生肌药效比较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6):624 -627.

[9]吴施国,秦 竹,鲁法庭.生石膏药性辨析及对其清热功效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 学学报,2010,12(6):143 -144.

[10]徐国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验[J]. 青海医药杂志,2003,3(5):53.

[11]杨莉颖,陈 慧. 麻杏石甘汤治疗哮喘的文献研究[J]. 国医论坛,2011,26(3):4 -5.

[12]秦瑞君,袭雷鸣,周丽娟.竹叶石膏汤在儿科的应用[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10):704 -705.

[13]赵亚男,周健.含石膏类制剂剂型工艺分析探讨[J]. 基层中药杂志,1996,12(2):23 -24.

[14]清·陈士铎. 本草新编[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杜出版,1996:313.

猜你喜欢
生石膏剂型炮制
助磨剂EDTA在超细石膏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生石膏掺量及其比表面积对熟石膏性能的影响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治三叉神经痛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