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气学说探讨癸巳岁老年人咳嗽的诊治规律

2013-08-15 00:44宋丽华
吉林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厥阴客气学说

宋丽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运气学说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作用于人事而得之,对人体的生理病理都有很深的影响,不知岁之所加而用药,不仅于身体无益,反加其害,其弊甚重。笔者根据运气学说,结合老年人咳嗽之本虚特点,从固本出发,探讨运气学说于癸巳岁治疗老年人咳嗽的规律。

1 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

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泽陆。日月星辰者,天之文也;山川泽陆者,地之象也。而其文与象俯仰瞻望瞬目之间,亦可能观察焉[1]。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腑,秉地气而生五藏,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2]。

2 癸巳年气候特点

癸巳岁中运为岁火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又因岁火不及,气化运行后天,火同地化。不及而加同岁会。气之平也。诸正岁。气化运行同天。平火之岁。命曰升明之际。《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升明之际……其候炎暑,其令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岁半之前,天气主之”,故其令风,当其时风化行者。“岁半之后,地气主之”。故其令火,当其时火化行者。“寒雨胜复同”气化致病时,司天风化致病宜用辛凉,中运火化致病宜用咸温,在泉火化致病宜用咸寒,这是用药和饮食规律[3]。

3 癸巳年六气推演与气候关系

据六气客主推演。初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阳明燥金。客克主。为不相得为中之逆,但因本年为厥阴风木司天,故由逆转顺,气候正常;二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阳寒水。客克主,为不相得为逆,主气候异常;三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厥阴风木。客生主,为相得为顺,气候正常;四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阴君火。客生主,为相得为顺,因少阳相火在泉,客气得在泉之力,致暑气偏旺,故气候炎暑;五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阴湿土。客生主,为相得为顺,但在泉之气为少阳相火,客主气,故气候偏湿;终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主克客,为不相得为逆,但因少阳相火在泉,故由逆转顺,气候正常。总结一下,全年天气仍然偏炎暑。初气,三气,五气,终气正常,二气异常,四气暑湿热。“风燥火热,胜复更作,蛰虫来见,流水不冰,热病行于下,风病行于上,风燥胜复形于中”。

4 老年人咳嗽的诊治规律

中医从阴阳学说切入,认为亚健康多由于起居无常、饮食不节、劳逸无度、七情内伤、年老体衰等导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精气血亏虚,脏腑形神失养[4]。古有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个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5]。老年人咳嗽主因中气虚寒兼肺热,或因于气血虚者,或因于津液干枯者。表现为年老体虚,本虚标实之证。中医治疗老年人咳嗽从固本出发,尤其结合运气学说治疗老年人咳嗽具有很大优势。

癸巳年初气,寒气开始肃厉,杀伐之气到来,咳嗽肺肾之气为主,故用药以补脾补肾之五味子、炙甘草、山药、当归等;二之气,客克主,寒冰的雨水时时降落,如果阳热之气来复,易病里热。又火克金,老年人咳嗽易加重,并出现低热,脉虚数。特别是中气虚寒兼肺热者,易出现黄痰,理中汤加天花粉、橘皮、半夏以清降肺气而补中气。饮食可用竹叶茶等养阴;三之气,司天之风气布施,大风时起,风热时行。故患咳疾之老年人,用药应以补土降火为主。以理中汤为主方,随证治之。起居减少外出,饮食宜清淡;四之气,太阴湿土与少阴君火,暑湿湿热相互搏结。易病黄疸,浮肿。患有咳嗽的老年人,胸闷憋气感严重,咳疾加重,寐不安。用药以补土运湿,培土生金为主。山药、扁豆、薏苡仁、茯苓、泽泻等;五之气,燥气湿气互胜,沉降之阴寒之气时而侵袭人体,使老年人易患感冒而出现咳嗽。应以舒肺卫之气为主,方用苏子、杏仁、半夏、红枣、甘草等,脉细加生地黄、当归以润血;终之气,少阳相火亢烈主令,阳热之气大化,流水不结冰,地中阳气发散,人们感到温暖舒适。老年人岁感舒适,但因终气偏温,收藏之力较弱,来年初春又逢春阳上升之际,拔动阳根,故对于体虚的老年人而言,易出现咳嗽之证,并且缠绵不愈。故用药仍以补肾为主。

5 结语

中医学重视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6]。运气学说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作用于人事而得之,故对人体的生理病理都有很深的影响,不知岁之所加而用药,不仅于身体无益,反加其害,其弊甚重。

[1]吉益东洞.古书医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2]清·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3]张登本.黄帝内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4]彭玉清,刘洋,葛辛,等.中医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369-370.

[5]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5.

[6]郭章华,刘公望.亚健康的中医干预措施述评[J].吉林中医药,2007,27(11):65-66.

猜你喜欢
厥阴客气学说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不客气
厥阴病篇再论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美味巧克力
不客气
从厥阴之义论厥阴病❋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中医学三焦学说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