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散治疗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

2013-08-15 00:44胡华杰王一佼
吉林中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复查骨髓

胡华杰,王一佼,刘 锋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91;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091;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笔者采用单纯中药黄散治疗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 病案举例

患者,男,48岁。2009年5月体检发现全血细胞减少,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在1周之内三系下降明显,经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予以司坦唑醇4 mg日3次及中药治疗1年后,复查血象三系逐渐恢复至正常,自行停药4个月后,于2010年10月复查血象显示三系再次减低,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Ⅳ级、淋巴79%、巨核细胞2个。给予环孢菌素A1个月后因其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服。2011年5月复查骨髓细胞形态示:骨髓增生Ⅴ级,G 10%,E 2%,G/E=5.0,粒、红两系均减少,原始粒细胞占有核细胞25%,形态大小不一,浆量中等,核染色质较疏松,核仁隐约可见1~2个,淋巴细胞62%,全片未见巨核细胞。骨髓活检:骨髓增生减低,造血面积18%。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免疫分型:表达CD13、CD34,部分表达 CD33、CD117、HLA-DA。半个月后复查骨穿结果与此次相似,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诊断为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011年6月11日遂就诊于我院门诊,当时症见: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明显,面色白,时有低热,偶见高热,全身皮肤散在针尖样出血点,牙龈渗血,舌嫩红苔黄腻,脉弦;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及外伤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5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75 mmHg,神志清楚,精神一般,重度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脏未及病理体征,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查血常规示白细胞0.5×109/L,血红蛋白52 g/L,PLT 3×109/L;输注红细胞6 u/月及血小板1袋/月。6月11日始治疗予青黄散(西苑医院院内制剂0.4 g/粒)0.8 g,2次/d,饭后口服,瞩其多饮水。连续规律服用青黄散2.5月后输注红细胞间隔开始逐步延长,由之前2 u/周延长至2 u/3周,6个月时开始为2 u/35 d,服药至8个月余时输血间隔为2 u/3个月。服药至3个月,血小板逐渐升至20×109/L,最高至91×109/L,并维持在(70~90)×109/L左右;白细胞逐渐升至0.88×109/L,尔后逐渐上升,到10个月时白细胞升至4.03×109/L并维持在(4~6)×109/L之间。其间该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心情愉悦,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2012年2月复查骨髓细胞形态,样本稀释,未能取得结果。继续观察中。

患者应用青黄散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欠佳、大便次数增多和便质不成形,但能耐受,服药至2个月时,面部及双手足心色素沉着、指端角质增生,后药量减至0.4 g,日2次,2个月后面部及双手足心色素沉着及角质增生明显减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未出现水肿及皮疹。

2 讨论

中医认为白血病病性属正虚邪实,为机体正气不足,或先天胎毒内伏,复感瘟毒,邪毒入里,骨髓受邪,伤阴耗气所致;其病位主要在骨髓和血络,涉及脏腑、髓窍及经络[1]。关于HAL的WHO诊断标准为:1)骨髓细胞面积<20%;2)骨髓中原始细胞≥20%。其中特别强调以骨髓活检为准评价骨髓造血面积,如遇干抽现象,可经核磁共振以证实。由于HAL患者骨髓细胞存在成熟停滞,外周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偶见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加以鉴别,但MDS中骨髓原始细胞<20%,可资区别;HAL与AA鉴别不难,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低下,外周血三系减少,但血及骨髓并无原始细胞增多,无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另外HAL患者淋巴细胞增多较MDS更为常见,并且一般不存在非随机性染色体异常[2]。本例中患者病初经骨髓细胞学及活体组织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针对性治疗后,再经一次以上多部位骨髓检查均显示骨髓原始细胞>20%、骨髓造血面积<20%,染色体未见异常,可确诊为“HAL”。

HAL多见于老年人,且骨髓增生低下,而化疗后易发生严重与顽固的骨髓再生不良,所以难以耐受目前常规化疗或大剂量化疗,提示在患者白血病明显进展前,一般不宜接受强烈化疗,宜给一般支持疗法或温和化疗,易得到缓解,故国内外学者多主张治疗应以支持治疗为主。也有学者认为治疗应采取灵活原则,对年龄较大或老年人起病隐袭者可用小剂量化疗或仅用支持治疗,可减少合并症,延长生存期[2-3]。此类白血病的预后个体差异较大,与患者年龄、全身状况、诊断时疾病状态及适当治疗有关[4]。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自20世纪60年代起用青黄散治疗白血病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取得了显著成绩。青黄散由青黛、雄黄组成,以青黛为君药,青黛味咸性寒,归肝、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散肿、清泄肝火之功效,难溶于水,宜冲服或入丸散;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味辛苦性寒,有毒,归肝、大肠经,具有解毒杀虫、消积化瘀之功效,经研极细或水飞用,内服入丸散剂。有研究证实[4],砷剂可引起白血病细胞株凋亡,诱导细胞分化;青黛属清热解毒药,现代药理研究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与雄黄伍用可显著增强其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常被用于白血病的治疗[5]。该患者应用青黄散1年余,血小板由起初每月输注1袋,后升至接近正常并维持在较高数值;血红蛋白数值升高,输血间隔显著延长;外周血白细胞可维持在正常水平。该患者最初就诊时疾病状态差,预后不良,预计生存期短,自服用青黄散至今已1年余,明显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生存质量。可见青黄散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另外青黄散应用过程中,可出现恶心、纳差、腹泻等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和四肢末端色素沉着及过度角化现象,可通过调整青黄散用量和必要时加用调和脾胃中药等方法,缓解相关不适症状。

[1]高丽娜,杨文华.中医药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9,29(8):665-666.

[2]左秀华.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1例[J].大连医学院学报,1996,5(4):54.

[3]姚善谦.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J].齐鲁医学检验,2004,15(1):3-4.

[4]郭小青,刘锋.青黄胶囊治疗急性红白血病2例[J].中医杂志,2009,50(8):758.

[5]王雷,殷晓玲.中医药在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的运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202-203.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复查骨髓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赞美骨髓
安胎丸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联苯双酯对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