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合力体系研究

2013-08-15 00:49郑涛涛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子女青少年

郑涛涛,万 全

(宜昌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宜昌 443000)

一、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总数为3.67亿,未成年人群体可以划分为一般对象和特殊对象,特殊对象是指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子女,进城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特殊对象以外的未成年群体为一般对象,特殊对象是道德教育问题突出的高发群体。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普遍问题

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未成年人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富有同情心,但自我中心意识强,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水平较低,其思想道德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一是理想信念问题,很多青少年学生认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是生活轻松舒适没有压力,表现出注重个人感受、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倾向,部分中学生注重对金钱、权利和成名的追求。二是道德情感问题。青少年学习压力过大,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在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机制中,忽视内在兴趣、积极情感体验、健全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三是行为习惯问题,未成年人学生身心尚未成熟,个性尚未定型,头脑中固有的观念较少,接受新知识快,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

(二)未成年人特殊对象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

一是单亲离异家庭子女。近些年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离婚式的单亲家庭也日益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和言传身教,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组织纪律性较差,学习成绩下降,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常常一人独自行事,容易出现孤僻、自卑、暴躁等情况,在智力发育、同伴、亲子关系、情绪障碍、人格发展、异性认识、自我控制和行为等方面存在问题。二是进城农民工子女。随着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其子女要么随父母进城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要么留守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农民工父母工作时间长无暇教育,很少有同伴一起学习成长,容易滋生犯罪。据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的调研还显示,外来未成年人由于文化程度低,容易冲动,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动辄施之暴力,为一些口角之争或者小摩擦就采取暴力手段大打出手,涉及罪名大都集中在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三是农村留守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的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还有的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

二、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现实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一是家庭环境变故导致的负面影响。父母离异导致单亲家庭的产生,未成年人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农民工子女进城务工,进城子女和留守儿童因家庭环境改变而受到极大影响。二是父母教育方法不正确。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使未成年人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有的家长自身接受教育水平较低,没有教育子女的正确观念,甚至出现“棍棒教育”的悲剧。三是父母自身的素质较低。父母是孩子在家庭里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容易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举止不当,品行不端,就会对家庭教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子女的健康成长不利。

(二)学校原因

一是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应试教育过于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未能真正将德育放在首位。很多学校平时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我国有3亿多未成年人,他们每天有1/3的时间在学校度过,仅仅靠几堂德育课无法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更多的要依靠日常教学中体现的德育力量。不遵循道德教育过程的长期性、效果的缓慢性等客观规律,忽视学校作为道德教育重要渠道的作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自然要受到影响。二是教师自身道德素质的影响。广大教师应该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学习的良好榜样。目前我国师资队伍素质还存在一些参差不齐的问题,教师如果无德,将是学校之大不幸。学校应该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教师自己应该也要以身作则,好学为师,诲人不倦,以教为乐,积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容易造成青少年的思想道德问题。一是多元文化、物欲至上等社会风气的影响。未成年人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阶段,不讲诚信、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贪图享受、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和社会现象对未成年人起着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极易被扭曲干扰。二是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如有些网吧违背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规,为了追逐利益,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的暴力、色情、低俗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产生严重影响。有数据显示,失足未成年人不上网的比例仅为12.1%,主要集中在12岁至15岁,与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期吻合。三是未成年人成长所需的精神文化产品太少。

(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合力尚未形成

长期以来,德育资源分散、孤立,未能形成整合联动力量,协同一致的去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教育机构与教育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家庭、学校、社会之间没有建设联通顺畅的沟通和切实有效的配合机制,没有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三、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合力体系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切实关心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要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合力体系,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明确“三位一体”合力体系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体系的道德教育,要以提高未成年学生羞耻心、同情心、是非心为切入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传承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最终落脚点,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强化学校教育在“三位一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以育人为重。着力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牵头抓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一体化”工作。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家长学校,多与家长沟通,向家长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

(三)强化家庭教育阵地在“三位一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调查活动中,我们发现凡是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问题或违法犯罪的,都与家庭环境有直接关系。有的是家庭结构残缺,管教缺失,放任自流,而造成孩子任性、孤僻、脆弱;有的则因溺爱过度,致使孩子从小养尊处优,贪图享乐;有的是实行暴力、高压教育,迫使孩子产生逆反、恐惧和仇恨心理。所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要将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课堂来抓,加大力度,确保家庭教育取得实效。广大家长要勇于承担家教的重任,以自己健康的言行举止来进行言传身教;要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倾听子女的呼声,提倡鼓励教育,摒弃暴力、高压教育;日常生活中,对待孩子要宽严适度,是非分明,对孩子身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家长要及时予以纠正;提倡家长抽时间多陪同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如带领孩子外出旅游、参观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展览,或回农村体验生活等,不断强化子女的家庭和伦理观念,引导青少年学会感恩、懂得自立、健康成长。

(四)强化社会教育阵地在“三位一体”体系中的平台作用

抓好德育工作,保障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一项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合作才能完成。要努力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搭建活动平台,保障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衔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净化未成年成长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加大力度,整治黑网吧、酒吧、违法歌舞厅和电子游戏厅,规范文化娱乐市场秩序。各级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组织,要充分利用社区青年中心、家长学校以及其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各镇(街道)、村(社区)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经常组织他们深入学校、社区,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青少年讲述革命历程,宣传光荣传统,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风尚,为青少年指导人生航向;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做好涉案未成年人的矫正、感化、帮教、挽救工作,使大部分轻微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悔过自新,步入正常人生。

物质财富剧增的今天,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这条腿短就短在,与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相比,道德财富增长速度慢得多,与物质利益的吸引力相比,道德的魅力微弱得多。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成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和新生力量,他们成年后将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我们要着力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合力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作用,强化学校教育的作用,奠定家庭教育的基础,搭建社会教育的平台,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取长补短,在未成年人中形成讲道德、讲诚信的风气,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子女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