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伦理参照下儿童文学翻译——以《芒果街上的小屋》译本为例

2013-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打油诗儿童文学译者

陈 琦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一、引言

翻译是人类史上由来已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各地域民族之间的沟通学习需要翻译作为交流的桥梁。而翻译的实践活动是需要翻译理论作为坚定的基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不少西方翻译学者们开始了对于翻译伦理的研究,还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王海明在《伦理学方法》中指出,伦理学家大都认为“只要有人,有了人的活动与生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伦理的存在,伦理就会发生作用。”格林指出,“一旦涉及翻译,你不得不要考虑作者、读者以及他们的意图,哪里涉及意图的方面,哪里就涉及道德,因此,你不得不要考虑翻译的伦理”。所以说,翻译活动也属于伦理活动的范畴。

二、切斯特曼的五种翻译伦理模式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把现行的翻译伦理分为五种模式,即(1)展现原文的伦理(ethics of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of the author):以“忠实”为基础,再现原文文本和原文作者的意图;(2)服务伦理(ethics of service):翻译活动在服务伦理下成为“商业活动”,译者需要完成委托人的要求,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3)交际伦理(ethics of communication):译者需要促进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实现不同语域最大限度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4)文化规约基础上的伦理(norm-based ethics):翻译活动要满足译文的语法性和可接受性在目的语中的规范化,符合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期待;(5)承诺伦理(ethics of commitment):切斯特曼提出从事翻译这一职业要履行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誓言,并要求从业人员要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努力做到最好。

三、儿童文学翻译中翻译伦理模式的体现

在儿童文学的翻译中,翻译伦理的五种模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由于在翻译实践中的种种实际情况,译者不可能同时并重这五种翻译伦理模式,只能依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选择。例如,下面第一个例子中译者最大限度的遵从了再现伦理,并且同时灵活处理,也体现了服务伦理。

例 1:Engine,engine number nine/ running down Chicago line/ If the train runs off the track/ do you want your money back?/ Do you want your money back?/ Yes,no,maybe so.Yes,no,maybe so…

译文:机车机车第九号/芝城铁路线上跑/如果火车把轨抛/你可会想退了票/你可会想把钱要/是也不是也许是,是也不是也许是……

这首英语打油诗出自于美国著名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斯的儿童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打油诗的特点是在于上下句子非常押韵,但内容却不一定需要合乎逻辑。原文中这首打油诗脍炙人口,并且韵律十足,译文也非常押韵,并且通俗易懂。原文中“Do you want your money back?”重复了两遍,译者的翻译处理得灵活顺畅,从读者读起来顺口并趣味深厚的角度,分别译为“你可会想退了票”和“你可会想把钱要”,不但没有使人感觉偏离原文,反而显得非常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

例2:I want to be/ like the waves on the sea/ like the clouds in the wind/ but I’m me.

译文:我想成为/海里的浪/风中的云/但我还只是小小的我。

这首小诗是小说中小女孩自己创造的,即优美又富有想象力。译者对于“but I’m me”的翻译处理体现了服务伦理——小女孩不仅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灵上都还没有完全长大,并且这是一首诗,所以译者没有简单的翻译为“但是我只是我”,而是加了一个关键的形容词“小小的”,实践了服务伦理,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使译文更加的贴近儿童的心理。

四、结束语

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对儿童文学的翻译有一定的影响,译者在儿童文学翻译的语言方面要注重伦理性,并适当灵活的选择翻译策略,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作品。

[1] 王海明. 伦理学方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Chesterman,Andrew. 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 [J]. The Translator,2001,(2).

[3] 潘帕. 芒果街上的小屋[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打油诗儿童文学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打油诗里的秘密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打油诗”,有时其实也很“美”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