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集中供热优势及可行性分析

2013-08-15 00:51王继平
山西建筑 2013年22期
关键词:锅炉房热网热电厂

王继平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长治 046000)

城市集中供热作为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实施城市集中供热的必要性

1)节能减排的需要。集中供热的热源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容量热电联产机组规模化生产提供,关停大批中小容量的分散供热锅炉,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烟尘排放,大大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2)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采用集中供热标志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是办公场所还是家庭居室,冬季采暖必将成为大多数的选择。3)推动城市发展,化解占地、环保难题的需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新建的居民小区和写字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采暖成为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集中供热将满足其对热源的需要,解决因自建分散供热系统而带来的增加占用土地和环境污染等问题。4)城市文明建设的需要。集中供热管网主要为地下敷设,不但改变原有分散供热管道架空布置影响市容市貌的情形,而且满足大多数尚无供热设施的社区和单体建筑住户对采暖的需求。为此大力开展城市集中供热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是必要的。

2 集中供热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集中供热企业多年来持续亏损

近年来,随着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供热成本不断升高,而供热价格调整幅度相对较小。集中供热配套设施投资巨大,而热网配套费收取标准偏低,且减免范围较大,建设资金缺口大,巨大的财务费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供热属公益性产业,但由于历史原因,热源、热网均由供热企业出资建设,投资巨大,现行城市建设配套费收取标准较低,难以弥补热网建设投资。“十二五”期间,在建和规划项目新增供热能力约3 400万m2,按照现行50元/m2收取配套费,不考虑减免情况,最多可收取17亿元,但仅配套热网至少需投入21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2.2 税制改革未惠及热电联产

我国现行税制自1994年税制改革实施以来,在保证财政收入增长、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调节各利益主体分配关系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现行税制的某些方面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税收制度日益暴露出在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上的诸多问题,对于承担着相当部分社会和公共利益义务的集中供热企业,税收改革并未对其有太多眷顾,热电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特别是在煤炭增值税13%、电力17%、运输10%的条件下,由于煤价与运价上涨造成燃料成本不断升高,热电企业增值税赋超过20%,给承担社会责任并亏损经营的供热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3 集中供热企业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但未从环保政策上受到优惠

分散供热的小锅炉容量小,烟囱低(一般在40 m以下),热效率低(采暖小锅炉在30%以下),除尘效果差(有的小锅炉尚无正式的除尘设备)。而热电厂的容量大、热效率高、烟囱高、除尘效率高、脱硫设施齐备,实现热电联产还有利于灰渣综合利用和节省宝贵的城市建设占地。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环保部门并未认识到热电厂对改善环境的积极作用。

2.4 热电厂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承担的社会责任重,但未得到应有的电价优惠政策

热电厂由于有电、热两种产品,在同等发电容量的基础上,锅炉容量要比火电厂大一个等级,由于锅炉容量大,供热辅助设备多,主厂房高大,加上需建设配套热网等原因增加了基建投资,折旧费、运营成本相应增加,与火电厂相比负担更重;火电厂长年运行只管发电,而热电厂采暖期一过,供热机组的设备闲置,利用率低,而设备折旧费用照样分摊;另外,热电厂主要是满足城市热负荷的需要,取代周围的分散小锅炉,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为目的。一般由热负荷的大小来决定装机规模,单机容量较小,而火电厂则以单机30万kW,60万kW的大机组为主。由于以上的原因,热电厂的基本建设投资约高于同容量火电厂20%以上。由于热电厂容量一般较小,采用汽车运煤方式,煤价要比火电厂高10% ~20%,因而热电厂比火电厂负担重很多,如果简单的将热电厂与火电厂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价上网,是不合理的。

2.5 热电联产机组配套调峰锅炉运行成本高

为了充分发挥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能力,改善集中供热产业经济运行条件,根据行业通行设计原则,各供热区域在发展高效节能的热电联产机组的同时,需配套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的调峰锅炉房,一般集中供热锅炉房供热能力应达到总供热面积的25%以上。为达到优质的供热效果,调峰锅炉房均远离热电联产机组建设。这样,造成调峰锅炉房必须按照城市工业用电价格购买电力,使外购电成本成为仅次于煤炭的主要成本之一。

3 集中供热产业发展的重点

最近几年我国的热电联产有了较为迅猛的发展,热电联产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热能发电后,将其低品位热能供热的综合利用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300万kW火力电厂的平均发电效率为33%,而热电厂供热时发电效率可达20%,剩下的80%热量中70%以上可用于供热。1万kJ热量的燃料,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可以产生2 000 kJ电力和7 000 kJ热量。而采用普通火力发电厂发电,产生2 000 kJ电力需消耗6 000 kJ燃料,因此,将热电联产方式产出的电力按照普通电厂的发电效率扣除燃料消耗,剩余4 000 kJ燃料可产生7 000 kJ热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电热厂的供热效率为170%,约为中小型锅炉房供热效率的2倍。同时电热厂可采用先进的脱硫装置和先进单位硝烟除尘设备,造成的空气污染远小于中小型锅炉房。政府对推行热电联产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为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热电联产实现城市集中供热仍将是个必然趋势。在确保现有供热系统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应加强供热产业的运行调整,通过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供热能力,做到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4 集中供热产业健康发展的集中途径

4.1 理顺供热价格

要求政府给予供热企业政策扶持,使企业逐步扭转亏损局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1)按照公司供热实际成本,以达到收支平衡。若按以往小幅调整,难以弥补供热成本上涨幅度,供热亏损问题难以解决。2)如果热价不能调整到位,政府应参照其他供热地区政府做法,给供热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同时,由于热网投资大,现行热网配套费收取标准较低,难以满足热网建设和改造需求。建议按照热网建设、改造投资,重新核算、调整热网配套费收取标准。

4.2 简化热电项目核准手续

目前不论容量大小的燃煤热电厂,一律由国家发改委核准。项目筹建过程中需要协调市、省、国家有关部委取得支持性文件,造成热电项目从筹建到核准前期工作周期较长,易造成项目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给集中供热发展带来被动局面。为此,建议省市政府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将热电项目核准权限下放至省级批准,这样能够有效缩短项目筹建时间。

4.3 提高热电企业上网电价

热电联产在节能、环保、民生等方面为国家或地区做出了突出贡献,按照社会责任公担的原则,请有关部门在热电厂上网和电价上给予政策倾斜,应为节能、环保、民生做出贡献的热电联产机组上网电价给予补助。调峰锅炉房在集中供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处于为承担社会责任而亏损经营的情况下,仍需按照工业用电价格外购电力。应给予热电联产项目配套调峰锅炉房的用电价格优惠政策,支持集中供热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4 协调统一热电联产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应尽快完成供热规划和热电联产规划的编审工作。使城市总体规划与供热规划和热电联产规划协调一致,使热源、热网发展与城市建设发展相统一。

4.5 尽快出台行业管理办法

应尽快出台供热管理办法,对严重危害集中供热安全的行为进行规范;划清二、三级管网及用户采暖系统的管理界限;对老、旧建筑物的采暖系统进行维修或改造,解决由于责权不清晰造成的纠纷。

4.6 恢复小型热电联产机组正常运行

协调国家有关部门,使现有小型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合法化。这些机组多数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机组,运行方式等同于背压机组,均是适合本地区电网和区域特点的相对高效的集中供热热源,且已供热多年,与分散供热锅炉相比,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并能充分有效利用能源,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的。即使将来大型热电联产机组投产,现有小型热电也可转作调峰或备用。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强行关停上述机组,并不具有合理性,且将造成供热企业存量资产核减和人员安置问题。

5 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产煤大国,短期内不可能改变现在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现状,节约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热电联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是重大节能措施。相信在政企共同努力下,热电联产事业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会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1]刘云龙.集中供热应用于城市地区的可行性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12):26-27.

[2]潘雅坤.从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谈节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65-67.

[3]张晓松.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现状和问题分析[J].煤气与热力,2009(11):86-89.

猜你喜欢
锅炉房热网热电厂
热网异常工况的辨识
集中供热煤粉热水锅炉房设计要点
新建热网与现状热网并网升温方案
基于动态三维交互的二级热网仿真系统
关于热网换热站节能监管与应用探究
锅炉房现状调查及分析
——以沈阳市和平区既有锅炉房为例
自动化技术在热电厂电气中的应用
某热电厂风机电机节能技术改造
关于金山热电厂节能减排途径的探索
燃气锅炉房消防安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