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中众妖的替罪羊形象

2013-08-15 00:43商方文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妖魔替罪羊下界

商方文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替罪羊的理论根源

羊是古代祭祀中不可缺少的祭祀用品。羊除了充当祭祀品之外,还用来给人类“替罪”,因此,便衍生出了“替罪羊”这个词。“替罪羊”原本指的是犹太人在赎罪节用于献祭的羊,犹太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清除掉自己的罪过。后来,引申指的是当人们处在危难当中或是社会处于混乱状态时,迫害者为了恢复被损害的秩序或者他们所需要的秩序,煽动、蛊惑人群,使众人相信受害者有罪,相信他们是造成危机的源头,[1]从而将现实中所有的罪过都归咎到受害者身上。因此 ,我们可以说,“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勒内·吉拉尔认为:寻找替罪羊首先是一种迫害行为,而人群具有迫害的倾向,他们急于行动,急于寻找易接近的、能满足他们暴力欲望的原因,他们梦想在团体里清洗腐蚀团体的不纯分子,清洗破坏团体的变节分子,他们总是相信一小部分人,甚至一个弱不禁风的人都可有极大地危害整个社会。人群总是潜在着暴力,一个顺势而为的口号就会使大家行动起来,而且肆无忌惮。[1]吉拉尔在他的著作《替罪羊》一书中也精辟地把对替罪羊的迫害归为四类范式:“第一类范式,即一种普遍的混乱;第二类范式,即“混乱者”的罪行,第三类范式,即这些被指控犯罪的嫌疑者是否有被选定的特殊标记,第四类范式,即暴力本身。[2]199-201

勒内·基拉尔以这四种范式来考察世界的神话文本,发现这些范式普遍存在于神话里,从而推论神话是一种迫害文本。

本文以神魔小说《西游记》为例,从勒内·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出发,着重剖析书中众妖的“替罪羊”形象,尝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西游记》。

二、《西游记》中众妖的替罪羊形象解读

吴承恩以丰富的想象力在《西游记》中塑造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妖魔形象,它们形成一个庞大的妖魔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花木鱼虫、鸟兽器皿,皆可成精为妖。[3]作品对众妖所充当的替罪羊角色的书写,便是对勒纳·吉拉尔替罪羊迫害的四个范式的回应。

首先,众妖听说吃唐僧一块肉可以长生不老,便在师徒四人取经途中,挡其去路,给西行的取经者们带来了许多障碍,从而造成了一种混乱;其次,针对众妖的一系列行为,唐僧师徒指出了众妖阻碍他们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罪行;尽管众妖变化多端,但他能够透过妖怪的表面看出他们的本相,众妖特殊的标记是他们作为嫌疑者的有力证据,也是被选定为替罪羊的特殊标记;最后,众妖或被唐僧的三个徒弟打杀,或被仙佛收服,总之都归于失败,也或多或少受到相应的惩罚,属于集体迫害的内容。

这些妖怪有的是狮、虎、豹、象等猛兽成精,占山为王;有的是蜘蛛、蜈蚣、蝎子等小动物得道,潜灵作怪;有的是神佛的童仆、坐骑背主出逃,兴风作浪;有的是天上的星宿思凡下界,为非作歹。[4]作者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力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使得《西游记》中的妖怪各具特点,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其中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

(一)唐僧师徒的替罪羊

总的来说,《西游记》中的众妖大概可以分为两类:无背景的妖怪和有背景的妖怪。

那些没有背景的妖怪跟天庭和西方极乐世界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他们生于各地的丛山峻岭、江河湖海,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他们作为替罪羊的最终结局无非是被收服或者被打死。其中,被收服的妖怪以黑熊怪为代表。黑熊怪本无心作恶,因看到观音禅院起火,本为救火而来,后无意中看见唐僧的袈裟起了贪念,便由行善变成了作恶,后被观音菩萨收服,菩萨见其颇有些禅意道分,便带回南海做了守山大神。被打死的妖怪以白骨精为代表。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经过白虎岭,此处的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便三番变化来戏弄唐僧师徒,具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一眼就看穿了妖精的本质,识破了妖精的阴谋,于是不顾唐僧的阻拦,坚决消灭了白骨精。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降服或杀死众多妖怪的过程不仅是扫清取经障碍的过程也是救赎自己罪行的过程。他们都是有罪者,需要借助取经才能赎罪,进而得到拯救,再获正果。于是,唐僧师徒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极乐世界取得了真经、成了正果。佛祖也根据取经中功劳大小和地位高低对他们进行了封赏,而那些没有背景的妖怪以他们的受辱或死亡成就了唐僧师徒的赎罪事业并作为替罪羊被一一清除 。

有背景的妖魔从出身和渊源来看,大都与神佛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他们有的是神佛的亲戚,有的是神佛的部下或门徒,他们下界的原因之一是神佛家法不严而私自出逃。这些出逃者基本上都是因为难耐天庭寂寞,贪慕人间血食或人世权势富贵而偷偷下凡的。例如:金兜山的独角兕大王,本是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着牛童儿瞌睡之际,偷走老君的宝贝金钢琢,私自下凡,并用计捉住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套住孙悟空的金箍棒,将他打败。孙悟空被金刚琢套走金箍棒后无奈向天庭搬来救兵,在数次连同救兵的兵器都被金刚琢套走而无可奈何的时候,最终在佛祖的指点下,寻到其主太上老君。虽然这类妖怪每每都被他们的主公救走,升天而去,并没有因此丧命,但他们下界在与唐僧师徒的打斗中遭到了某种羞辱、受到了某种磨难,显得颇费周折,而且神佛们只是直到他们危在旦夕的情况下才现身替他们说情,实际上,他们和那些没有背景的妖怪一样,充当了唐僧师徒的替罪羊。

(二)诸神佛的替罪羊

那些有背景的妖怪除了私自出逃的之外,他们下界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奉上级的指令。众所周知,《西游记》一书与佛道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皇大帝派出的十万天兵都被战败,最后还是由道教请来佛教的如来佛祖才将他收服。从表面上看,佛道两教合作得很好,但实际上,道家和儒家的合力很微弱。不可否认的是,该书的一项主要内容便是反映了佛道之争,佛道之争主要体现在政权和教义之争上。天庭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出自于道教,道教与佛教的关系是政府与教派的关系,从大闹天宫表现出来的现实是佛教力量远在道教之上,这就使原本平衡发展的佛道两教失去了平衡,而且佛教还不断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自己的影响,比如差遣东土大唐的僧人前往西天取得真经,这使得道家的统治者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此时,道家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政权的独立性是十分必要的。道教为了防止佛教势力膨胀,于是就命令自己的部下或门徒化身为“人造妖魔”阻碍唐僧师徒西行。如:唐僧等经平顶山,太上老君之金银二童子,化身为金角、银角二妖,计困孙悟空,摄取唐僧。后其主太上老君前来说情:“那两个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宝贝,走下界来,正无觅处,却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绩。”但是孙悟空还是不依不饶,要问他纵放家属的罪名,于是老君便改口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这前言不搭后语的回答不由使人怀疑其真正的目的。这些奉上级指令而下界为妖者,也不乏报私仇的。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之所以下界为害,是因为乌鸡国国王不识文殊菩萨变化的凡僧,将他捆了丢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这青狮子作为文殊菩萨的坐骑,替主公找回面子那是必须的。因此,如来特差青毛狮子下界,将乌鸡国国王推下井浸他三年,以报文殊菩萨的三日水灾之恨。虽然最终这些奉上级的指令下界的“人造妖魔”并没有死于孙悟空的棍棒之下,而是跟他们的主公回天了。但他们被神佛利用,而且在下界为妖的过程中为了对付唐僧师徒也吃了不少苦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充当了神佛的替罪羊。

三、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勒内·吉拉尔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西游记》中众妖的替罪羊形象。众妖的出场,造成了作品离奇、波折的情节,展现了璀璨壮丽的奇幻世界。[5]1在整部小说中,无论是哪类妖精的替罪羊形象,都在唐僧师徒取经途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衬托出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强烈决心,众妖的结局无疑换来了更有价值事物的存在,那就是唐僧师徒的修成正果、功德圆满。正是由于《西游记》成功地运用了类似“替罪羊机制”等多种技巧,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妖魔形象,从而使这部优秀的小说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和珍视的宝贵的文学遗产。

[1]熊培云.寻找替罪羊[J].中国图书评论,2011(10).

[2]郭霞.历史的替罪羊:夏洛克[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1).

[3]张慧琼.论西游记中的妖魔[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唐艳华.《西游记》中的神佛与妖魔关系之探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5]钟婴.西游记新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妖魔替罪羊下界
柴立元:降伏重金属污染“妖魔”
Lower bound estimation of the maximum allowable initial error and its numerical calculation
非药品不是假货的代名词,更不是竞争混乱的替罪羊,这个企业要为动保乱象发声
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替罪羊
原野奇谈(十)局中局里的替罪羊
活着是一本西游记(外一首)
活着是一本西游记(外一首)
矩阵Hadamard积的上下界序列
最大度为10的边染色临界图边数的新下界
常维码的一个构造性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