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连续和间歇给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耐药性研究

2013-08-20 08:23刘显翠
中外医疗 2013年8期
关键词:胸片阿奇体征

刘显翠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云南大理671000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肺炎,是一种冬季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以及青少年人群。可引起学校或单位小范围内爆发。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病原体。是引发肺炎的常见物[1]。其生长于纤毛上皮之间并不侵入肺实质,在其细胞膜上存在着神经氨酸受体,能够吸附在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从而抑制纤毛的活动以及对上皮细胞进行破坏,它的代谢产物过氧化氢还能够造成局部组织损伤[2]。其可伴飞沫通过空气传播传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鼻咽部病变、伴有发热、肌痛、头痛、胸痛、以及全身不适等一般症状有时会出现剧烈咳嗽,脓痰等。

阿奇霉素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均有较好抗菌效果[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就诊的均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8例,男女各34例,年龄15~38岁平均年龄25岁。病程为2~7 d。对所有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结果均为IgM(+)。且68例中合并伴有发热42例、咳嗽57例、呛吐26例,胸闷15例,呼吸困难12例以及头痛10例。肺部体征听诊中有32例有中细湿啰音,8例可伴随听到喘鸣音,28例的外周血白细胞>10×109/L,X线胸片检查:患者均有肺部炎症病变表现,其中包括有大片状阴影的30例,伴有胸膜腔积液的8例,肺不张的6例,其余均为小片状或着出现斑点状小阴影。所有患者均无心、肝、肾各脏腑器官功能不全,无合并矽肺、糖尿病等,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况等无统计学差异。A组为连续给药组、B组为间歇给药组。A、B组均进行祛痰、镇咳、平喘、吸氧等对症处理。对于A组给与阿奇霉素按10 mg/(kg·d)经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6 d/疗程。B组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给药 3 d/次,10 mg/(kg·次),停用 3 d,6 d/疗程。1个疗程后两组均改为同方法口服给药0.5 g/次。为期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进行耐药性分析。

1.3 诊断标准

分别在用药前治疗中及治疗结束24~48 h内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等各项要求指标并进行 X线胸片或胸透检查,详细观察并要求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患者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等。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用药12内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症状明显改善,肺部音基本消失,体温正常,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数正常,X线胸片示炎症消失。有效:用药 12内咳嗽、咳痰及喘息症状减轻,肺部音变弱,发热者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X线胸片示炎症大部分消失。无效:用药12后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方法

将实验数据用SPSS18.0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 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均有效但是B组疗效优于A组

见表1。

表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d)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A组共10例,6例出现恶心、腹痛不适,呕吐1例,腹泻1例,1例轻度头晕。B组共5例均为恶心、腹痛不适。

3 讨论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病原体微生物,只含DNA和RNA,无细胞壁。由其引发的感染在临床上常见[7]。尤其是支原体引发的肺炎已成为呼吸科就诊的主要疾病之一。它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飞沫经空气传播。故此在青少年儿童密集的学校以及其他人口密度大的地方高发甚至会出现爆发。阿奇霉素是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来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合成,进而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其对表皮葡萄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茵、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淋病奈瑟氏菌等革兰氏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军团菌等都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是现在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由于现阶段在我国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耐药株急剧增加,而对于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不但要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还要根据药效学以及药动学特点,使用合理的给药方法和给药计量[6]。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两组给药方式与连续给药相比间歇给药不但节省计量而且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上都具有很大优势与其他文献报道[4]一致。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阿奇霉素的组织渗透性好在组织内浓度较高,半衰期长,在停药后的第3天血药浓度依然高于MIC,仍然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且不是长时间的过高这样可以减少耐药株的生成[5]。另一方面由于支原体通常不进入肺实质,而是藏匿在肺间质内并进行快速繁殖,由于间质内药物浓度较低,支原体肺炎不易被彻底杀灭,研究表明其在人体的病发期以及治愈后的2~3 d都可以在患者体内检测到。当药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延长了用药时间。因此其对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要好于连续给药方式 。

[1] 曹玉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北京医学,1992,14(5):291.

[2] 李文志,林世恒.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情况的观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1):691.

[3] Blandizzi C,Malizia T,Batoni G,et al.Distribution of azihtormycinin plasma and tonsil tissue after repeate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10or 20 milligrams per kilogram in pediatric patients[J].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2002,46(5):1594-1596.

[4] 魏玮.阿奇霉素连续和间歇给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耐药性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8):978.

[5] Hand WL,Hand DL.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azithormycin accumulation and efllux in human 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s[J].Int J Antimicrob Agent,2001,18(5):419-425.

[6] 郁继诚,曹国英,张菁,等.国产阿奇霉素颗粒剂在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2):1907-1909.

[7] 黄慧勤.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12):738.

猜你喜欢
胸片阿奇体征
吃两百根香蕉相当于拍一次胸片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阿奇,出发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37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与胸片表现分析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诊断尘肺病影像对比分析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