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3-09-12 01:02王英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丹红步长稳定型

王英花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病症。而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不足(缺血),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求,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即是本症的关键。本研究系通过本组48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探索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手段,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ACS选自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份本院收治并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符合ACC/AHA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不稳定型心绞痛221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8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1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6.28±11.71)岁。随机分为丹红组(26例)和 常规 组(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率,血压,吸烟和伴发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药物,肠溶阿司匹林,钙转抗剂,B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他汀类等治疗,剂量相同,心绞痛发作时均吞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有溶栓指征的及时用尿溶栓,符合冠状内介入治疗的行介入治疗。丹红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及步长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疗程。步长稳心颗粒9 g口服,3次1 d,疗程均为4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心绞痛不在发作,心电恢复正常。②有效:心绞痛发次数减少三分之二以上,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稳减少0.1 mv以上,下波倒置变浅二分之一:③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无明显变化,甚至胸痛持续不缓解。④恶心: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急性心梗或猝死,心电图同治疗前或ST段下移增加,下波倒置加深,以及ST段可背向上抬高。

2 两组治疗比较

丹红组26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显效率76.92%,总有效率96.15%,常规组22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5例,显效率55.55%,总有效率77.27%。丹红组显效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现代治疗除了抗缺血治疗,还有充分抗栓治疗,丹红注射液中丹参可抑制磷酸二脂酶增加CAMA浓度,CAMA使冠状动脉扩张,有显著抗凝,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改善心肌缺氧。红花具有较强的改善心肌缺血抗缺氧,降低心肌前后负荷,降低血液粘稠度作用。本组48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表1 两组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率各项指标的比较(次/24 h,±s)

表1 两组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率各项指标的比较(次/24 h,±s)

组别 例次数 孤立室早 成对室早 室速 房早 交界性早搏丹红组 治疗前26 4897±753 225±70 54±9 7843±827 731±203 22 586±35 94±21 21±7 647±121 168±94治疗后 26 257±26 53±9 3±1 379±43 106±20常规组 治疗前 22 4826±724 231±69 52±10 7935±599 665±94治疗后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致使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病症。该病症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丹红注射液系有中药丹参和红花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抑制微血栓形成。丹参尚具有减轻缺氧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红花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量,改善肺微循环。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组成。具有膜抑制延长动作电位作用,可有效抑制折返激动、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养量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本组48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后室早、房早交界性早搏的发作次数较常规均显著减少(P均<0.05),对探索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手段,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临床及理论依据。

[1] 陈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

[2] 曾海环,谢于鹏,刘灵浩,等.红花注射液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COX-Z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26.

[3] 裴少伟,崔俊彪,萝莉,等.丹参阻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应与途径.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2.

[4] 韩晓霞.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性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B2的影响.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4:503.

[5] 常虹.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56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8,3(1):56-57.

猜你喜欢
丹红步长稳定型
中心差商公式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终止条件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智能手机用步长估计模型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
基于动态步长的无人机三维实时航迹规划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