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运动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新进展

2013-09-17 10:32张昆龙徐莉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水疗浮力疗法

张昆龙徐莉

(1.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710033;2.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710600)

水中运动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新进展

张昆龙1徐莉2

(1.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710033;2.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710600)

目的 对水中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一些新进展进行系统归纳阐述。方法 主要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其最新进展情况。结果 水中运动技术属于水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应用很广泛的一种康复疗法。水中运动的益处体现在身体、心理、内部、外部、长期、短期等各个方面。水中运动疗法的诸多优点使其越来越受青睐并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中。结论 水中运动疗法要想得到很好的应用,不仅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宣讲及健康保健教育,还需要我们疗养工作者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水中运动;康复;治疗;进展

水中运动技术,属于水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应用很广泛的一种康复疗法。人们利用水的热传导性、阻力、浮力、压力等特点来进行运动康复,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与耐力,增加动作的活动范围,恢复动作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有力地改善了机体的灵活性,促进机体损伤的恢复。在欧美和日本,这一疗法与音乐疗法、娱乐疗法一起和传统的理疗、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和心理疗法等共同组成康复疗法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

20世纪初,人们将水中运动的适应证大致分成两方面:①利用水的浮力使腰和膝关节负荷而肌肉受到锻炼,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病及其他骨与关节原因的腰痛、膝关节痛等进行治疗;②对慢性呼吸道疾患,尤其是支气管哮喘,在水中运动比陆地上运动具有不易引起运动诱发的哮喘、过度呼吸等不良反应,同时水中运动还有空气湿润,容易采取水平位等优点[3]。

经过不断的探索进步,人们逐渐发现水中运动的益处体现在身体、心理、内部、外部、长期、短期等各个方面。目前水中运动主要分为主动运动、辅助运动、支持运动、阻力运动及游泳训练等。一般水中运动的水温为34~37℃,1次/d,20~30 min/次,15~20次为一疗程[4]。水中运动疗法不仅可以维持或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力、耐力和柔软度,增强心血管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水平;还具有运动疗法及温热治疗的双重作用,在浮力作用下也可以减轻关节的压迫,减轻疼痛,使肌肉更加放松,耐受更高水平的有氧运动训练。而且水中运动的强度很容易调节,易于使病人耐受。它能允许早期站立和更容易的被动和伸展运动。加之水中的娱乐性及新奇感优于其他运动,因而水中运动能激发自信心、振奋精神、促进康复目标尽早实现,有效地缩减了心理障碍期[1,5-6]。

水中运动疗法的诸多优点使其越来越受青睐并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中。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资料,就其在康复治疗中的一些新进展进行系统归纳阐述。

1 水中运动原理

1.1 水的物理特性[1]水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浮力、压力及运动时的阻力,同时作用于人体产生综合效应。水中运动训练时,浮力抵消了部分重力作用,可使人体的肌肉得以放松,对缓解病痛、消除疲劳具有积极意义;压力由人体各部位所处水深不同而相差较大,位于水深1 m处的脚,受到的压力为981 Pa,而位于仅离水平面1 cm臀部所受压力仅为98.1 Pa。1 m深处的脚,血压升高为74 mmHg(1 mmHg=0.133 kPa),是臀部血压升高的100倍,这压值与心脏的舒张压(80 mmHg)相接近[7];此外,水中运动时阻力对人体的作用也很重要,阻力通常分为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兴波阻力及惯性阻力等,不同形状的四种物体虽具相同迎流面却有不同流线变化(图1),从中启示:水中运动的人体,如采用不同的浮具或阻力工具,可产生不同的阻力效应,以达不同的康复治疗目的与效果。

1.2 水中运动生理学 水中运动对人体多个系统器官有不同的影响及相应的生理作用,这是水中运动治疗康复作用的基础。对于人体的循环系统,水中运动可使循环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正常人每搏输出量为50~70 mL,通过一定时间水中运动后,可使心肌力量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20~40 mL,并相应地使主动脉弓变粗且富有弹性。对于呼吸系统,在水中运动时完成呼吸运动要比陆地上克服更大的阻力与压力,因而对呼吸肌的锻炼效果比陆地运动明显,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也较陆地上运动深刻。关于能量代谢方面,由于水的导热性是同温度空气的28倍,导致水中运动时能量的消耗比在陆地上进行同强度的运动要大。水中运动对三大能源供应系统都有较好的锻炼,有利于提高三大能源系统的功能。此外,经常在水环境中运动,将对人体的产热、散热的调节能力有良好的影响[8]。

图1 具相同迎流截面,不同形状物体不同流线变化示意图

2 水疗常用设备介绍

2.1 治疗浴池 形式多种多样,其大小则根据患者人数进行设计。如每天治疗40名患者的浴池,面积最好不小于3 m×10 m;治疗90~100名患者,浴池不小于6 m×19 m,浴池一端深1 m,另一端1.4 m。儿童用多采用圆形,深度0.60~1.05 m。大的浴池多用水泥镶嵌瓷砖建成。小的可用不锈钢或陶瓷制成。后者具有安装便利、便于移动和造价低廉等优点。

2.2 池边扶手 直径约4 cm,高度与水面相同,或稍高于水面,距离墙壁5~6 cm。

2.3 治疗床或椅 是为患者在水中提供一个固定位置而设。要求具有足够重量,能牢固地保持在池底,而且还要能防锈。床和椅脚,要装有防滑的橡胶底座或塑料支背。

2.4 步行训练用双杠 用不锈钢制成,重量要大,高度可调,一般固定池底,也有放在池中。

2.5 漂浮物、充气漂浮物及文体用品 如充气橡皮圈、马鞍形气垫、软木块等,用于支撑患者头颈部或肢体。或作为水中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作为促进运动的辅助工具。

3 水中运动的康复应用

3.1 膝关节疾病的治疗

3.1.1 对膝骨关节炎的作用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临床综合征,其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水中运动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康复疗法。常用的水中运动疗法训练方式有:水中向前向后行走、侧方步行、下肢牵伸、下蹲、提踵、单脚站立时对侧膝屈伸、单脚站立髋内收外展、单脚下蹲及提踵等[9]。同时有文献表明,通过维持6~18周的热身运动、柔软度训练、肌力练习、体能训练、平衡、协调运动训练和整理运动,患者的局部或全身性的疼痛能有效改善,无论是休息、步行或做其他动作时,患者的VAS和WOMAC量表中疼痛评分都明显减低[9]。相比于陆地运动,有文献报道水疗法的减痛效果维持时间更长[10]。对于患者的下肢柔软度,也有小到中等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僵硬度和关节活动度可有效改善,且坚持治疗时间越长症状改善越明显[11]。

3.1.2 对膝增生性关节炎的作用 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关节退行性变所致的关节软骨软化坏死,继发性骨质增生,关节炎症及周围组织病变。水中运动疗法可以减轻或解除症状,改进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能通过增加关节的稳定性而减缓病情的发展。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观察,水中运动疗法综合利用了温泉水的温热作用,水的阻力-浮力作用、运动作用,一方面能改善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促进代谢,使局部炎症、水肿、关节积液快速吸收;另一方面能直接或通过减轻膝关节炎症间接松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水的浮力作用可以减轻膝关节的重力负荷,减轻摩擦引起的疼痛,对增生性膝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而且简单易行,无痛苦[12]。

3.1.3 对骨性膝关节炎的作用 骨性膝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开始时属钝痛,以后逐渐加重,因关节活动而产生间隙性的摩擦疼痛。由于软骨下骨的充血,病人会感到在静止时有疼痛,一般称为“休息痛”,另一症状是病人感到关节活动不是太灵活。水疗一方面能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促进代谢,使局部炎症、水肿、积液快速吸收;另一方面,水疗能够通过减轻膝关节间炎症间接松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水的浮力可以减少关节和结缔组织的负担和所受的压力,减轻摩擦所引起的疼痛。通过水中站立、行走、单腿平衡等运动动作的锻炼,可以有效的锻炼与膝关节有关的大部分肌肉。通过一定阶段的水中运动治疗,能明显的改善骨性膝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运动范围和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13]。

3.2 肩关节疾病的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肩关节疾病。运用水中运动疗法治疗具有独到的优点。当人体在水中浸泡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使身体质量减轻,活动更容易完成,有利于肩关节及四肢的功能锻炼;加上动、静水压力作用,能起到被动按摩、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验证温泉水浸泡后有利于功能恢复和慢性病的康复。水中游泳双臂作划水打水动作由肱二头肌、肩肘关节以及胸、背部多块相关肌肉协调完成,可显著增强肩关节周围及双上肢的肌肉力量,同时做水中运动能提高病损肩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的强度及功能[14]。

3.3 人体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水的物理特性还能起到局部按摩作用,按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损伤部位的肉芽组织成熟,松解损伤组织间的粘连,减轻肌纤维间纤维组织增生,促进损伤肌肉的形态结构恢复[15]。对于较为严重的下肢软组织急性损伤患者,尤其下肢关节部位损伤导致在陆地上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水中康复运动治疗显得尤为有效。患者可以借助水的浮力作用进行自由活动,避免因自重造成的挤压疼痛感,同时可以尽量避免患者二次受伤的可能,故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增强了患者运动过程的安全性。与在空气中运动相比较,水的压力还可以增加肢体活动时所受的阻力,增加了患者运动的能力及体力的消耗,利于患者在较易的条件下达到运动量与强度的需求负荷[16]。

3.4 神经及精神疾病的治疗

3.4.1 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 脊髓损伤患者常有肢体麻、胀、灼、刺、电击样疼痛及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疗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心理、情绪等方面康复有重要意义。对不同功能状态的脊髓损伤患者选用不同的水疗方案,通过水中运动疗法,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经治疗后患者的感觉及痉挛级别无明显变化,但ASIA损伤分级、改良巴氏指数(MBI)有改善及提高,麻、胀、疼等症状均有改善[17]。通过游泳、水球、潜水等带有竞技色彩的水中运动方式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残存肌力、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短时缓解肌肉紧张度,扩大关节活动度,减轻机体不适症状[18]。

3.4.2 对痉挛性脑瘫的治疗 脑性瘫痪是由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进行性脑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当今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以痉挛型最为常见[19]。水疗利用水的温热作用,水的静压、浮力、阻力作用,通过患儿在水中主动和被动运动,可以增加促进肌肉的延展性,促进肌肉放松,降低肌黏滞性,增加肌组织供氧,能有效改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等功能,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患儿通过四肢在水中搓黄豆等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刺激患儿感觉神经的发育。在治疗脑瘫中,水疗具有治疗手段简易、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患儿易于接受和配合等优点[20]。

3.4.3 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 采用水下康复疗法便于解决脑卒中瘫痪早期康复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水下康复疗法,借助水的浮力,降低了早期训练的练习难度,又可以利用水的温热作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有利于肌肉的活动,运动训练还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使梗死减轻,神经元损失减少,失能区功能恢复加快[21]。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通过水中步行运动,可以利用水的特殊物理特性,起到减重步行训练的效果,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文献表明,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患者在行走距离,最大步速,患肢负重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有积极作用[22-23]。

3.4.4 对孤独症自闭症的治疗 水疗对自闭症患儿的本体感觉、前庭功能、触觉以及协调能力有改善作用,可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课题完成能力、学习能力、小组配合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体能等,均有较好的效果[24],同时水疗还能起到稳定情绪,减轻恐惧心理,达到调节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增加交往意欲,提高沟通和社交能力的作用[25]。

3.5 孕妇的治疗保健 运动在孕妇孕期和分娩过程中都有好处,但是由于孕妇本身的特殊性,大多运动不适宜孕妇进行锻炼。孕妇水中运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运动方式,通过游泳、水中行走、水中体操、滑水等方式,既考虑到运动的益处,又顾及到孕妇的安全。孕妇水中运动时,沉重的妊娠子宫受到水浮力的支托,能够减轻支撑妊娠子宫的腰肌和背肌的负担,还可以减少胎儿对直肠的压迫;运动时,水对胸廓的压力使得呼吸动作加强,能明显增加肺活量;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在水中活动比陆地上活动消耗能量多;在水中体位的变化,关节、韧带、肌肉得到充分伸展、锻炼,这有利于顺产;在心理方面,孕妇常游泳,可以改善情绪,转移注意力,减轻妊娠反应,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也会有良好的影响;帮助孕妇保持健美的体型,对分娩后的体型恢复有好处[26]。

3.6 水中保健操的治疗应用 水中健身操、水中美体操等水中娱乐健身活动在国内外许多健身场所得到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锻炼与减肥效果。除此保健作用之外,通过行走及步态练习,抬腿,提踵,转腰,蹲起等有针对性的水中康复操练习,对肢体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的疗效[27]。

4 总结及展望

通过对文献的系统归纳,我们不难看出水中运动技术以其诸多的优势,在临床康复、医疗保健等领域都有新的进展。水中运动疗法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和青睐。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水中运动疗法还存在起步相对较晚,人们意识不到位等不足之处,水中运动疗法要想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宣讲及健康保健教育,还需要我们疗养工作者加以更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在成果中谋发展,在学术上促繁荣,实现我国康复疗养事业的不断跨越。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应用的进展,更多的人们会认识到水中运动疗法的优越及便利,水中运动疗法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利用空间。

[1]左自强,叶小明,刘丹宁.水中康复运动的作用原理及其运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3):40-43.

[2]卢昌亚.水疗的康复效应、作用机制及其进展[J].现代康复,2001,5(8):22-23.

[3]谷崎腾朗.水中运动的适应症及其效果(日文)[J].综合临床,1992,41(10):174.

[4]丁葆丽,张金明.几种水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1996,5(3):5-7.

[5]张强,王俊.水疗康复技术[J].现代职业安全,2012(4):112-114.

[6]曹冰.常见运动损伤的水中康复方法及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学位论文,2011:11-12.

[7]Wilcock IM,Cronin JB,Hing WA.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Water Immersion:a method for sport recovery[J].Sports Med,2006,36(9):747-765.

[8]简坤林,孙学川.水中运动生理学[J].现代康复,2001(1):22-23.

[9]邹智,朱经镇,廖维靖.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水中运动疗法疗效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59-664.

[10]Silva LE,Valim V,Pessanha AP,et al.Hydrotherapy versus conventional land-based exercis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Physical Therapy,2008,88(1):12-21.

[11]Belza B,Topolski T,Kinne S,et al.Does adherence make a difference?Results from a community-based aquatic exercise program[J].Nursing Research,2002,51(5):285-291.

[12]李学文.温泉运动水疗法治疗膝增生性关节炎[J].中国疗养医学,2000,9(1):20-21.

[13]王忠礼,杜宝栓.水中运动疗法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40-642.

[14]段志宏,杨长生,郭曙萍,等.温泉浴疗法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效果[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7897.

[15]尹立,马建,张世明.推拿对肌腱断裂伤术后修复过程及粘连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8(1):17-20.

[16]陈俊华.探讨水中疗法对人体软组织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26):185,187.

[17]丁葆丽,麻淑清,朱迎九,等.水疗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0):862-863.

[18]金龙.脊髓损伤患者的水疗方案[G].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2010:104.

[19]周进芳.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0):2778-2779.

[20]肖登武.脑瘫患儿水中运动疗法[G].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2010:106.

[21]葛宁,丁飞.水下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5(6):84.

[22]司凤山.脑卒中患者的水疗训练[G].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2010:105.

[23]吴琼,丛芳,金龙,等.脑卒中偏瘫患者水中平板步行训练疗效的初步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2):1145-1147.

[24]姚斌.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的水疗训练[G].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2010:103-104.

[25]梁兵,张冬梅.水疗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作用[C].第四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0:219.

[26]马梅英,王丽萍.孕妇水中运动的可行性[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336-2337.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and elaborate the new progress of the water sports technology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Methods Related document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was consulted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progress.Results Water sport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ydropathy,which is now a widely sprea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ethod.The benefits of water sports technology were reflected in such aspects of physical,mental,internal,external,long-term and short-term.The advantages of water sports technology make it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widely adopted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Conclusion We not only need to strengthen the rehabilitation publicity and health care education for the sufferers,but also need to further explore it in order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water sports technology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Water sports technology;Rehabilitation;Treatment;Progress

1005-619X(2013)07-0577-04

2013-04-08)

猜你喜欢
水疗浮力疗法
“浮力”知识巩固
我们一起来“制服”浮力
浮力大小由谁定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水疗在美国日渐流行
魁北克Strøm Nordic水疗中心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厦门朗豪酒店「川」水疗中心获最佳酒店水疗奖项
神奇的浮力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