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的实践

2013-09-17 10:32闫青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康复家庭

闫青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医学中心,116013)

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的实践

闫青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医学中心,116013)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50例脑卒中家庭照顾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了解其康复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的掌握程度,然后针对常见的康复护理问题,如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环境改造指导、家庭康复训练、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安全护理、自我心理调节等进行为期半年的教育培训。对培训前后照顾者脑卒中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掌握情况进行比较,调查培训前后患者对照顾者护理的满意度,并了解照顾者对培训的态度。结果 培训后照顾者对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0.01),绝大部分照顾者都积极参与培训,并得到患者家庭的支持,肯定了教育培训的必要性。结论 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照顾者的康复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脑卒中;照顾者;康复教育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即使生存下来的患者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给建设和谐社会带来阻碍。脑卒中康复周期长,患者往往不能在康复中心度过整个康复期,从医院回家后,家庭照顾者若没有接受康复护理知识培训,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很难得以维持。再加上目前脑卒中社区康复在我国开展不甚理想,相关知识和有效专业指导的缺乏,院外康复更难见成效。为此我们对50名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教育培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明确诊断就诊于我康复中心康复治疗4~6周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50名,脑卒中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的疾病。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50名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均与患者同住,其中男22名,女28名;年龄25~68岁;与患者关系:配偶18名,子女15名,其他17名;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名,高中15名,初中17名,小学8名。

2 方法

2.1 评估照顾者对脑卒中护理知识的了解情况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面谈及照顾技能示范等形式,了解50名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对常见的家庭护理问题包括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环境改造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指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安全护理等的知晓率,之后针对脑卒中患者存在的家庭护理问题和照顾者的需求进行为期半年的教育培训,培训后对50名家庭照顾者进行再次评定,以了解他们通过培训后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外,还通过面谈和调查表了解他们对教育的态度及自我心理调节。

2.2 对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的内容

2.2.1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患者回归家庭后,指导照顾者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正确评估,选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穿衣、进食、洗漱、沐浴、如厕、家务劳动等,不要因为担心发生意外而包揽一切,应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训练患者,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禁锢不前。

2.2.2 家庭环境改造指导[2]基本要求为尽量避免地面高差,去除室内台阶和门槛,去除重复性过多的地毯或松散的地毯,墙面不应有突出部分妨碍交通,对轮椅使用者应特殊考虑其通行宽度,座椅应较高使之容易站起,沙发不过于凹陷、松软或过低,门厅应设支撑身体的扶手和换鞋时的坐凳,卧室可设低照度长明灯,卫生间蹲便要改成坐便和设计把杆、地面防滑。

2.2.3 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除注意体位摆放外还应注意床单位摆放,原则应使患者有更多的机会向患侧转动,其床头柜应位于患侧一边,照顾者也应尽量在患侧帮助、保护病人,从患侧给其递东西或者让其够取物品;设计一些有利于减轻水肿,改善关节活动度的动作,如叉手上举或叉手前推、屈肘伸肘、抓握放松木棒、活动腕关节、床上压手等;注意按摩患肢的正确方法,如有痉挛肌群(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要避免强刺激,要多采取持续按压的方法,多刺激迟缓肌群,如上肢伸肌,下肢屈肌,要采取敲打、快速磨擦的方法。

2.2.4 饮食护理 为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提倡多吃富含高钾、高镁、高钙、类黄酮与番茄红素、优质蛋白食物,纠正偏食,改变不合理膳食习惯,在能量供给上根据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吞咽困难而要求个体化。

2.2.5 用药护理 定时定量坚持服药,温开水送服,遵医嘱。指导照顾者熟悉药物名称、作用、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观察及简要的紧急处理方法。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改变,特别是肝肾功能减退,更易引起副作用,用药后如不适及时与医师沟通。

2.2.6 并发症护理 指导照顾者对卧床患者进行翻身叩背,保持患者皮肤清洁舒适,防止压疮的发生;对泌尿系统进行护理,有效防止尿路感染;对患肢进行护理,可防止关节和肌肉的僵直、挛缩和畸形;不要牵拉患肢,防止偏瘫肩痛,健侧卧位患臂伸展抱枕,有助于缓解肩痛;避免手损伤,患臂三角巾托起,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

2.2.7 安全护理 针对脑卒中常见的家居安全问题,如跌倒、烫伤、便秘、褥疮、误吸,对照顾者进行安全护理指导,以防意外发生,对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者加强看护。

2.2.8 自我心理调节 为缓解照顾者压力,提高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培训小组为照顾者提供健康评估和心理辅导,成立脑卒中照顾者联谊会,提供照顾者相互交流、探讨照顾经验和体会的平台,以达到更好地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照护服务的目的[3]。

2.3 组织与实施

2.3.1 制定脑卒中家庭照顾者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根据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问题和照顾者的需求,编制《中风病人实用康复锻炼图解》及《脑卒中照顾者健康教育手册》,并发放给每位照顾者。

2.3.2 成立家庭照顾者培训小组 培训小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5名护士组成,对照顾者进行组织管理,定期上门随访,对照顾者在护理病人时遇到的难题给予解答并讲解护理技巧。

2.3.3 培训方法 根据照顾者个体需求,采用家庭访诊、电话随访、信件、定期来院咨询等方法,从患者的康复指导、注意事项、居家安全、心理护理等方面对照顾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护理指导。配置专职的家庭访诊护士,每周上门访问指导1~2次。每周五在健康教育室为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和照顾技巧示范。

2.4 评定 培训前后对照顾者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环境改造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指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安全护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给予评价,采用U检验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调查培训前后患者对照顾者护理的满意度。

3 结果

3.1 照顾者参加培训情况 本研究中,每位照顾者都能按培训要求仔细阅读发放的资料,43名(86%)按时参加了讲座,46名(92%)认为有必要参加类似培训,以增强自己的照护能力。

3.2 培训前后情况比较 培训后,照顾者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环境改造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指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安全护理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表1)。患者对照顾者护理的满意率也由培训前的82%上升为98%。

表1 培训前后家庭照顾者对脑卒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掌握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脑卒中康复旨在促进患者残存功能得到恢复,同时维持其健侧部分的身体功能;使家属了解患者需要,协助其完成独立自我照顾;重建患者身心平衡,以平等的资格重返社会。以往我们研究证实了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对家庭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能促进患者康复,减轻了家庭社会的负担。为社区护士参与我国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提供依据,并且为发展家庭康复护理起导向作用[4]。由于康复机构短缺以及患者经济原因的影响,家庭护理已成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尝试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这样一来患者在出院后的康复训练中,既有人随时进行帮助,又能得到及时的监督和鼓励。同时对照顾者进行组织管理,配置专职的家庭访诊护士,每周上门访问指导,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环境改造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指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安全护理方面对家庭照顾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护理指导,并对照顾者在照顾病人时遇到的难题给予解答。

4.2 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的效果 通过实施系统的康复教育,照顾者对脑卒中康复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患者的被动照顾转变为以康复为主的全面照顾。在培训过程中,每位照顾者都能按培训要求仔细阅读发放的资料,86%的照顾者按时参加了讲座,46名的照顾者认为有必要参加类似培训,以增强自己的照护能力。培训后,照顾者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环境改造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指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安全护理等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培训前,患者对照顾者护理的满意率也由培训前的82%上升为98%。说明有

计划系统的康复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照顾者的护理技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经过培训的家庭照顾者对患者实施护理后,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5]。

4.3 与照顾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实施教育培训的基础照顾者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与照顾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帮助他们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才能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大多数家庭照顾者压力大,心情易烦躁,常常因疲倦和沮丧影响他们对患者的照顾;而且在长期的照顾中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有时会对护士的指导加以抵制。因此护士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多与照顾者进行交流沟通,理解关心他们,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得到其信任,他们才会有效地配合护理指导,使患者得到最佳护理效果。

[1]缪鸿石,于兑生.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9-83.

[2]闫青,刘峰.安全教育与家居环境改造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46-947.

[3]刘腊梅,周兰珠,吕伟波,等.我国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现状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A):51-53.

[4]闫青,王立华,雄鹰,等.规范三级康复护理对促进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5):385-386.

[5]闫青.对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护理指导的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6):916-918.

1005-619X(2013)07-0607-03

2013-03-28)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康复家庭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家庭“煮”夫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