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用模式探索

2013-09-19 06:28李正国朱方来孙晓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服务平台德国

李正国,朱方来,孙晓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产学研合作教育(简称产学研结合)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早在1903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教授赫尔曼·施奈德就提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思想。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应用教育模式”。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结合的核心是教育,而这其中的主体是学生,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其基本特征是学校、企业与社会合作培养培育学生,其本质就是教育中的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相结合。

随着国家在上世纪 90年代提出“产学研用”相互结合办学这一政策的出台,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其教学设计中开始大量采用“产、学、研、用”模块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科研项目、技术改造或技术开发中,这样,不仅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也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育和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然而,尽管这些院校产学研用合作的发展势头很猛,但实际运行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效果也不好。究其本质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的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服务之间有距离。正是由于这一对需求与服务之间矛盾的存在,一方面造成了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事,企业受生产安排、安全、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不愿意给学生提供真正的顶岗机会,而学校由于实训费用、管理成本过高等原因,只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最后导致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差,尤其是学生真实工作的经历不足;另外一方面造成学校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势能”不足,导致产学研用的合作只能在校内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这种浅层面进行,无法形成双赢机制。

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产学研用模式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在成立伊始,便与德国的经济界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国人有一种规律性的认识观念,即“离开了企业环境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德国FH非常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校企之间产学研结合来实现,德国FH的周围总有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与其密切联系,如埃斯林根(Esslingen) FH的周围有Benz,Bosch,AEG等大公司,纽伦堡(Nuernberg)FH离西门子(Siemens)公司不远,而曼海姆(Mannheim) FH紧邻德国三大化学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等。

1.1 FH产学研用指导思想

德国FH在产学研用方面,办学思想上就非常强调如下方面:

1)强调技术的应用开发,并且着重支持应用技术的研究发展,将应用技术转移和转化作为学校教育学习的前提条件。在实现方法上以技术转移中心(TZM-Transferzenten)和应用研究所(IAF-Institut fuer Angewandte Forschung)等一些机构为具体的载体。

2)强调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并紧密的合作。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各种关系,其组织形式也多样化,例如:高校委员会(Hochschulerat)、系部里的工业咨询委员会(Industriebeiraeten)、FHTE的伙伴关系、兼职教师的渠道关系(Lehrbeauftrage)和学校学位咨询委员会等。

3)强调广泛的国际间的产学研合作。

1.2 FH校企关系的紧密性

德国FH的项目开发、应用研究和项目教学是三位一体的,这样企业的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学科研服务相对吻合,从而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有着愈加紧密的联系。这体现在:

1)合作企业为学校教学提供常规实习岗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在教学设计中安排1~2个实践学期的环节,企业为学生在实践学期中提供常规实习岗位,并配备指导人员进行实习指导,并为学生实习提供一定的实习报酬。

2)合作企业为教学提供毕业设计岗位:在学校教学环节最后的毕业设计实践中,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60%~70%的毕业设计题目来自合作企业,并且规定在企业实践中完成。

3)合作企业参与学校项目化教学过程: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在整个教学环节设计中通常会安排有多个项目化教学过程,这些教学中的项目均来自合作企业,且企业会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指导。

4)合作企业是应用型科研课题项目的资助者:应用型科研课题与技术开发是实践教学的保证,与中国各个高校普遍重视纵向课题不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更重视来自社会上企业界和经济界的横向课题,因为这种横向课题的研究可以与应用型实践专业教学更好的结合,确保实际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与时效性。

5)合作企业参与整个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审核:合作企业是德国 FH 参议会(Hochschulrat)的重要组成成员之一,学校在开设新专业、制定和修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时都会听取来自合作企业的意见。

6)合作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室、实验室的建设:合作企业通过捐赠实验设备、共享实验资料和数据等形式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共建实训室、实验室,合作企业与学校之间通过这样的合作共建基本上形成研发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等三大基地的相互联动。

7)合作企业参与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许多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教学环节中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同时还设立基金教授等职位,由企业来支付学校教授的薪金或给予补助。

1.3 FH产学研合作方式

各个德国 FH都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TZM-Transferzenten)、应用研究所(IAF-Institut fuer Angewandte Forschung)等产学研用机构,通过应用型的科研和技术开发,高等学校把基础研究和知识转让很好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对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并且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从而可培养一大批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毕业学生,而且通过技术转移和转让为高校带来更多的研发资金。对合作企业而言,通过技术转移中心或应用研究所这种“智慧型大脑”机构为企业产品带来创新,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生产效益,使得企业的竞争能力大大增强,从而企业也更愿意和高校之间进行合作。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如图1是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FH Luebeck)产学研用模式的一个案例图。

图1 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产学研用模式案例图

2 政府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用模式研究

2.1 政府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定义

政府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为了有效整合区域或地区内的科技资源,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下,由政府补贴出资,利用其强大的影响力,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力量,联合行业协会,面向各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应用需求,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内建立的一些公益型专业性服务组织。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深圳市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与鉴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Automotive electronic product Testing Center,简称ATC平台)正是此类的政府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图2所示)。其依托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项目编号CXC201006130046A)组建,作为政府型的一个公益性技术服务组织,可为深圳市汽车电子中、小型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定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系统解决方案。

2.2 ATC平台产学研用模式研究内容

在ATC平台产学研用模式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当前汽车电子行业中小型企业在生产中的需求,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研究与技术转移中心先进的运作模式经验,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培养的实际情况,利用平台本身具有四方共建的特点(“政府(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学校(深职院)——企业(专业合作企业)——行业(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研究与探索一种以政府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模式和“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机制,真正做到以产促学、以学带研、以研为用的目的。ATC平台的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如图3所示,主要由一个应用模式和四大应用模块所组成。

图2 政府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ATC

图3 ATC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用模式

2.3 ATC平台产学研用模式运行分析与综合

在政府型公共技术平台 ATC产学研用模式探索与研究过程中,四大应用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平台所有的研究项目均来自于企业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指导教师的编排,使其变成适合教学的教学项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由于教学环节更贴近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更愿意自主的学习和解决存在的项目问题,导致更多创新型技术和创新型产品的出现,这样反馈应用到企业实际的生产中,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如此的闭环控制环节使得平台四大模块的关系紧密联系,更加有效,也就形成一个融创新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专业教育课程新体系(见图5)。

1)“产学研用”模式研究:研究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研发与转让中心的运行模式与 ATC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行模式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探索一种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模式和“产学研用”新机制。对于此模式的研究,ATC平台获得了2013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政府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用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立项。

2)“产”模块的研究: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基地采取校企共建的方式,教学内容、研发项目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使其都来自于实际的生产。目前,ATC平台“产”模块中汽车电子产品的检测标准全部来自企业的实际的检测要求。

内容包括:安全性检测项目适用的国家标准(例如 GB8898,GB4943,GB4906,GB4706,GB9706,GB3883,GB12113等)和国际标准(例如 UL507,UL1278,IEC33513,IEC60950等);环境可靠性检测项目适用的GB242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它包含很多分规范,规定了各种测试环境的标准;电磁兼容性检测项目适用标准:①电磁零部件辐射发射测试,适用标准:CISPR25、GB18655,②电磁零部件传导发射测试,适用标准:CISPR25、GB18655,③辐射抗干扰测试,适用标准:ISO 11452(规定了7种测试方法)、GB/T 17619,目前,一般情况下,在低于400M的频率下采用大电流注入法,高于400M的频率采用自由场测试,④传导抗干扰测试,适用标准:ISO7637(7637-2是针对电源线,7637-3针对控制线),⑤静电放电测试(ESD),适用标准:ISO10605(在IEC 61000的基础上,专门针对车载电子设备的)、GB 17626等。

在实践中,平台已为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的多家企业进行了产品检测,并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北斗车载终端样机高低温、振动、电磁兼容的测试。

图4 四大模块的关系

图5 ATC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学”模块的研究: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自主性学习,并把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建设成项目化课程,研究其内容的设置。整个学习的过程涵盖汽车电子安全性、环境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EMC)检测三个方面,主要分为十八个项目。其中的安全性检测包括汽车电子产品耐压性能测试、绝缘电阻测试、泄漏电流测试、接地电阻测试以及雷击浪涌测试;环境可靠性检测包括高低温工作状态测试、高低温存储状态检测、淋雨测试、盐雾测试、砂尘测试以及振动测试;电磁兼容(EMC)检测包括辐射发射测试,传导发射测试(电压法)、辐射抗干扰测试(大电流注入法)、辐射抗干扰测试(自由场法)、传导发射测试(电流法)、静电放电测试以及瞬变脉冲群传导抗干扰测试。这十八个项目由指导教师布置测试任务,学生按照企业生产测试标准自主完成任务,从项目中学习。

在实践中,2012年2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式教材《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与鉴定》,并在教学上形成了新的学生培养体系和专、兼教师结合的创新教学团队。

4)“研”模块的研究:利用ATC平台的技术力量优势研发新的工艺、新的产品,为合作企业提供可持续生产的能力。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平台主要的科技课题都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例如,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ATC平台联合广东省惠州市德塞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惠州天缘电子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湖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八家单位共同申报的广东省产学研重点专项“基于北斗/GPS的智能车载信息终端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得 2012年立项。平台的学生通过与企业的科研合作既达到了提高研发水平与能力,又熟悉了企业运作和工作方式的目的。

5)“用”模块的研究:采用学生自主创业设立公司的方式,研究技术成果的新的转化转让方式,并研究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

在实际运行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创意创业活动,通过让学生主动申请北斗车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一企业独立法人的运作形式,支持学生把在公共技术平台学习到的知识,与教师一起开发的科研成果,对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形成成果转化转让的新方式,从而让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也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目前,学生自主创业公司“北斗车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立项,成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意创业园三期项目,并获得“2012年深圳高校创业大赛”三等奖。

3 思考与总结

从整体上看,本论文依托深圳市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与鉴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ATC平台),针对国内高等教育中行业企业需求与学校服务之间的差距,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研发与转让中心的模式,根据深职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汽车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产学研用结合案例,以产学研用结合为切入点,从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着眼于社会需求、社会服务和就业导向,在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①如何与企业、行业在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建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方式关系;②如何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层面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用结合。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在ATC平台运行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钟小斐.从 FH的译名变化看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2] 李茂国.中国工程教育全球化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

[3] 刘春生,张宇.关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4] 徐理勤 .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5] 徐理勤,赵东福,顾建民.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看学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8(03).

[6] 张尧学.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座.2009-07-07.

[7] 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的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 朱方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学士(Bachelor)学位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启示——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汽车工程系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产学研服务平台德国
德国豹2号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德国弃煤的烦恼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