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下分馆人员教育培训模式初探

2013-09-21 03:39黑龙江省图书馆
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8期
关键词:分馆总分黑龙江省

王 清(黑龙江省图书馆)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东南沿海地区和各大城市大多选择总分馆制,形成诸如上海模式、北京模式、嘉兴模式、苏州模式、厦门模式、东莞模式等。在实行总分馆制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中,通过总馆提供的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雄厚的人才优势、先进的技术优势、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手段,使相对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匮乏、文献老化严重、服务手段单一的基层图书馆,摆脱了读者少、抱怨多、不受重视的困境,迎来了发展、壮大的大好时机。

1 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

省级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服务窗口;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骨干;是独立运用现代化传播方式,广泛覆盖全社会城乡基层,为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信息的中枢平台;是指导和带动全省图书馆行业发展的龙头和中心。黑龙江省图书馆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建立起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中心馆、数十个地市(县)分馆、二十余个部队流动分馆、多个旅游景区分馆。形成以省中心为主干,市(县)级为支中心,单位、学校、基层部队、社区、乡镇、旅游景区为基层服务点的三级服务网,形成覆盖全省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惠及全省千万读者。见图1。

图1 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图

1.1 全省使用统一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

黑龙江省图书馆于2004年引入广州图创公司开发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Interlib,并为所有分馆免费开通了软件的使用权,使全省公共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保持一致。总馆承担了系统的更新、维护、数据备份等工作,分馆不再设立单独的服务器,系统零维护,节省了分馆的人力、物力、财力,减轻了分馆在经济、技术维护上的负担。

1.2 建立全省免费共享的书目联合数据库和数字资源库

黑龙江省图书馆向全省基层公共图书馆、共享工程基层支中心、乡村服务网点传送免费共享的数字文献资源、传送免费共享的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数据、传送省馆自建和拥有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资源及开展全省联合数字参考咨询。省馆投入巨资购买的各种书目数据资源和商用数据库,分馆可免费使用大部分资源,分馆之间也可实现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不仅减轻了分馆文献编目的压力,提高了编目数据的质量。此举成为实现黑龙江省区域内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维护阅读公平,缩短信息鸿沟的有效举措。

1.3 总馆为各分馆无偿提供流动图书

黑龙江省地处北国边疆,地广人稀,地方财力有限,公共图书馆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地、市、县分馆长年处于无书、无经济投入的状态。为及时、迅速地扭转当前分馆的面貌,省馆从自身有限的经费当中拿出一部分,为条件滞后的分馆分别配置3 000余册新书,加工完毕,上架即可流通。流动图书的到来立即改变了分馆文献老化、少人问津的尴尬局面;流动图书实行定期轮换制,不同分馆的读者能及时看到不同的新书,分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1.4 促进分馆业务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实行总分馆制后,总、分馆之间业务联系更加紧密,建全了分馆业务管理标准化、服务手段现代化、业务培训常态化、读者管理规范化的机制。分馆定期向总馆报送业务统计数据,总馆对各分馆定期实行业务考核。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分馆各项工作有序、平稳的开展,分馆业务水平大幅提升,全省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水平也相应提高。

2 培训模式

总馆提供的文献、资源、现代化技术,为分馆改变面貌提供了可能,分馆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和技术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黑龙江省实行了边建设边培训的方式,在十多年时间内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使每个新建分馆都以崭新的形象和服务呈现在当地读者面前,一改图书馆往日萧条的局面,迎接越来越多的读者,在读者的口口相传中,图书馆里一片忙碌的身影与读者的安静的背景相映成辉。见图2。

图2 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培训模式图

2.1 集中培训

黑龙江省图书馆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契机,先后多次举办全省县级支中心共享工程技术骨干培训班。聘请系统工程师、技术维护人员、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管理人员,将基础条件较好的县级支中心分馆的技术骨干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在举办地结合当地分馆的实际情况,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培训班成员进行演示教学,并创造条件让全部学员有机会上机操作。培训结束后,这些分馆技术骨干人员立即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本馆的创新性工作中,开展与省馆同步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在当地取得极大的轰动效应。如今,这些分馆已成为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排头兵,并在本地区为其他分馆进行业务辅导,成为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分馆培训方式之一。

2.2 地区培训

随着分馆队伍的不断壮大,集中培训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分馆培训的需求,我们按照行政区划将全省公共图书馆分馆分为六大地区,在各大地区内分别展开培训。由于每个地区分馆数量有限,人员相对较少,培训的受众面相对增大。结合本地区分馆的实际情况,选择培训内容,组织教师,选取本地区已开展工作的分馆技术骨干,为分馆学员进行业务辅导。通过培训,强化了分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工作人员独立工作能力,培训效果显著。

2.3 远程培训

相对于集中培训和地区培训,远程培训可以减少经费支出、学员受众面广、培训视频反复观摩、现场可以互动等优势,成为黑龙江省图书馆总分馆的培训方式之一。2010年8月黑龙江省图书馆组织了系统工程师、技术人员、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管理员等多位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利用全省视频电话会议系统,以现场直播的方式,组织各分馆进行网络远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员边听、边看、边记,有不明白的问题或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现场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受到分馆学员的一致好评,称这种方式能远程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4 现场培训

对基础业务和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分馆,除参加集中培训、地区培训、远程培训外,总馆根据这些分馆的实际情况,还采用了派遣系统工程师、技术维护人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员亲自上门指导的培训方式。专家、技术人员亲自上门,根据分馆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需要,对全员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这种培训方式针对性强,培训内容灵活、实用,工作人员实际参与,对分馆立即开展现代化工作的效果最明显,深受分馆的欢迎。

2.5 分科培训

图书馆现代化技术涉及到图书馆的方方面面,对馆员各种技能的培训也需要分不同学科进行。黑龙江省图书馆根据分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次不同学科的单科培训,并开展全省联合办公,带动了全省公共图书馆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2007年4月,黑龙江省图书馆举办“全省公共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技术培训班,创建开通“全省公共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网”。2007年9月10日“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黑龙江省分中心”在黑龙江省图书馆挂牌成立。为促进联合编目数据在黑龙江的广泛共享,省图书馆举办“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培训班”,聘请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总审校及专家担任培训教师,对全省基层图书馆的编目人员及数据使用者200多人进行免费培训。这是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培训规模最大、免费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现在全省总分馆所有书目数据实现了共建共享。2009年、2010年、2011年黑龙江省举办了多期有关古籍、地方文献方面的培训,全省古籍、地方文献的普及、鉴定、修复、收集、整理都有了统一的管理和规范。

2.6 自我培训

除总馆举办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外,各分馆自身也开展了培训工作。各分馆的业务骨干、参加过总分馆培训的学员,在本馆内部也开展了各种培训工作,涉及机读目录、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及使用、数字图书馆的使用、课题检索、参考咨询服务等等。通过内部培训,让分馆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养,掌握图书馆自动化、文献检索的使用技能,对读者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尤其是数字图书馆服务,从无到有、从入门到熟练,其知识覆盖面广、获取信息方便快捷的特性,获得信息闭塞地区分馆读者的一致好评。

2.7 理念培训

由于黑龙江省地处偏远,与发达省份沟通交流较少,在理念、创新等方面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2007年10月,黑龙江省图书馆组织全省26名基层图书馆馆长,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江苏常熟市举办的“百县馆长论坛”,会后组团参观了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的十多个县区图书馆。为欠发达地区的基层馆长创造了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收获先进办馆理念和创新经验的难得机会。2010年8月“中美图书馆员专业交流项目——黑龙江省馆馆长高级研讨班”在哈尔滨开班,全省基层图书馆馆长参加了这次学习。通过此次学习,基层公共图书馆馆长聆听到美国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各项服务工作,他们先进的服务理念、脚踏实地的服务方式,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馆长们大开眼界,为分馆的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2012年5月,借“黑龙江省图书馆在哈开馆五十周年”活动之机,举办了全省公共图书馆馆长培训班,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为全省的公共图书馆馆长讲解《免费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实践》《馆长的能力与技巧》等课程,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环境下如何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帮助。

3 不足与建议

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走过十年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将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了一个新模式,全面推进黑龙江省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与共享工程网点建设,扩大了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通过整合地区公共图书馆各方面的资源,增强了地区公共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能力;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使更多的民众享受到了阅读的权益;进一步规范了业务体系的建设,为地区图书馆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尽快妥善解决。

3.1 稳定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分馆的人员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业务骨干的变动更加频繁,好不容易培养的骨干随时都会出现工作变动;部分分馆人员年龄偏大,实际业务能力偏低,通过培训虽有改善,但也面临退休等实际问题,这些都是影响分馆工作开展、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思想上重视文化工作,经济上支持图书馆工作

部分地方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于提高,一些分馆的办馆条件还未得到根本改善,一些现代化设施未全部得以利用,目前还处于经费短缺、办事困难的境况之下。文化工作需要政府重视、财政支持,这些环境因素的改变有待于决策者理念的更新和提高。

3.3 服务的宣传、推广意识亟待加强

总分馆制的实施对分馆的服务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分馆对社会、对读者的宣传、推广意识需要加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把图书馆的新变化、新服务、新书目推荐给读者,用现代传媒技术把图书馆的服务扩大到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3.4 读者素养有待于提高

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一直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总分馆制为分馆带来的巨大变革,影响面也扩大到读者身边。尤其是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开展,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开展好这项工作的前提。一些新传媒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也需要对读者进行先期培训,才能把这些服务更好地开展下去。

4 结语

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实施,使分馆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经费少、人员缺、读者少、无新书、馆舍旧、环境差、不受各级领导重视的时代,飞跃式跨入了经费有保障、人员年轻化知识化、读者众多、新书涨架、馆舍条件改善、设施先进、领导重视的良性循环,分馆的业务和日常工作已步入正常轨道,事业发展蒸蒸日上。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在十多年的总分馆建设中总结出的分馆培训经验,在图书馆泛在化、人性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今天,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分馆的培训和辅导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有更多图书馆界同仁总结出好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和借鉴。

1 温晓红.实施总分馆制集群管理探索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榆次区分馆的实践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3):110~112

2高文华.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柱石——省级公共图书馆“推动文化大发展”初探[J].图书馆建设,2007(6):8~9

3 徐杨,阚立民.图书馆联盟辖区内总分馆制发展战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8):8~11

猜你喜欢
分馆总分黑龙江省
文山书海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