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观察

2013-09-21 06:56曹丽莎
当代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夹角

曹丽莎

压力性尿失禁在女性患者中较为常见,国内报道本病发生率高达22.9%[1]。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随着对本病认识加深,以非手术方式治疗本病越来越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笔者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35例压力性尿失禁,取得不错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压力性尿失禁病例为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35例,平均年龄(45±5)岁,均为经产妇,平均产次(2.3±1.2)次。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典型压力性尿失禁症状;(2)行尿垫试验,压力诱发试验阳性;(3)排除充盈性尿失禁,泌尿系统感染等刺激因素引起尿失禁。根据压力性尿失禁分度标准[2],35例患者中,轻度17例,中度13例,重度5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具体为:(1)电刺激治疗:仪器为法国PHENIX神经肌肉生物反馈治疗仪。患者侧卧,消毒电极后,将电极插入患者阴道后行刺激治疗,初始选择较小电流强度,刺激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并逐渐调整刺激强度,直至患者可耐受最大限度。(2)生物反馈治疗:在生物反馈模式下根据屏幕显示压力波形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Kegel训练)。当压力波振幅为40%时,为盆底Ⅰ类肌纤维收缩,振幅介于60%~70%时盆底ⅡA类纤维收缩,振幅>90%时,盆底ⅡB类纤维收缩,每次治疗采用电刺激与生物反馈交叉进行,每次治疗20min左右,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疗效不够满意患者间隔2d后开始下一疗程,总治疗不超过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行以下检测:(1)连续记录患者24h排尿及溢尿情况或行尿垫试验;(2)采用棉签法测量患者尿道膀胱夹角;(3)行盆底肌肉电位测定。

1.4 疗效评价指标[3]选择溢尿改善,尿道膀胱夹角改变以及盆底肌电改变3个指标评价治疗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以及盆底肌肌力改善情况。(1)溢尿改善:治愈,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消失;显效,3次尿垫试验结果为阴性,每日溢尿量减少>1/3;无效,尿垫试验出现阳性结果或每日溢尿量减少≤1/3,将治愈与显效病例归入有效;(2)尿道膀胱夹角改变:有效,与治疗前相比夹角度数增大>10°,其余为无效;(3)盆底肌电改变:有效,与治疗前相比增高>1/3,其余为无效。统计3项指标有效及无效例数,计算有效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尿道膀胱夹角平均值及盆底肌电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疗效 经过治疗,35例患者溢尿改善有效29例(82.86%),其中达治愈标准17例,达有效标准12例,无效6例,分别为5例重度压力性尿失禁、1例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尿道膀胱夹角改变有效16例(45.71%),盆底肌电改变有效33例(94.29%)。

2.2 尿道膀胱夹角及盆底肌电改变分析 治疗后尿道膀胱夹角平均值较治疗前有所增大(P<0.05),盆底肌电平均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见表1。

表1 尿道膀胱夹角及盆底肌电改变分析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指患者在腹压增高时出现非自主性尿液自尿道外口渗出,女性多见。现行已知压力性尿失禁病因包括(1)年龄因素引起的盆底松弛,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2)与生育相关包括分娩次数,经阴道分娩,或助产技术的使用,大体重胎儿可增加产后尿失禁风险;(3)其他如肥胖、遗传因素等[4-5]。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但从解剖学角度看,影响女性控尿功能包括有盆底肌肉强度,尿道阻力,以及盆腔脏器的解剖位置。3个因素中以盆底肌肉强度最为重要。

有文献报道[6]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但其仅适用于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因雌激素减退造成的尿失禁,对年轻患者无明显改善作用。笔者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本病,取得不错疗效,分析原因在于(1)轻微电流反复刺激可使强化尿道外括约肌收缩能力,提高控尿功能,同时电流可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强化膀胱储尿功能,控制尿失禁症状;(2)盆底肌训练(Kegel训练)通过指导患者自主收缩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从而加强控尿能力,采用生物反馈技术以模拟信号提示盆底肌活动状态,使锻炼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35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过治疗溢尿改善有效29例,有效率为82.86%,尿道膀胱夹角改变有效16例(45.71%),盆底肌电改变有效33例(94.29%),治疗后尿道膀胱夹角平均值及盆底肌电平均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结果证实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尿失禁症状以及盆腔脏器脱垂,增强盆底肌肌力。溢尿改善指标无效的6例患者中5例为重度压力性尿失禁,1例中度压力性尿失禁,说明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较好,对重度尿失禁患者仍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综上所述,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创无痛的优点,可在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推广使用。

[1]何程炜.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1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18):67-68.

[2]谢佳,武子先,刘立伟,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尿失禁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B):137.

[3]赵春英.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37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8):36-37.

[4]何轶,孟海燕,王庆芳.盆底肌功能训练在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1):114-115.

[5]麦秀莲,曹丽,陈汝虹,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5):48-50.

[6]柳爱华,邓志敏,翁天茵,等.不同方法治疗围绝经期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1,25(3):117-119.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夹角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究钟表上的夹角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求解异面直线夹角问题的两个路径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直线转角塔L形绝缘子串夹角取值分析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