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的哀伤

2013-09-24 11:32
中国艺术时空 2013年1期
关键词:花瓣艺术家身体

刘 璋

浓眉,大眼,黑发,红唇,纤手,呈现在张婕的各种形式姿态的自画像作品中。既没有外在的宏大叙事,也没有复杂的社会场景,有的只是一个房间和顾影自怜的可人儿。平视,侧视,仰视,俯视,或闭眼,或睁眼,让人无时不感受到那双人见尤怜的双眼,即使是在微闭的眼皮下面,似乎也能感受到魅人的神韵。女人体一直就是绘画中一个绝佳的表现题材,自画像类的也很受人喜爱,更何况女人体自画像。在明显带有自画像性质的女性自我的身体的描述中,能让人看到艺术家自身的浪漫气质及自恋情怀。

每一张作品都是美丽的,哀伤而又抒情得像是一首诗,待人细细品味,独特的女性的细腻感恰到好处的凸显出了这种画面效果和艺术性。每一张作品的背后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禁不住让人只想住进画里面去探个究竟,这也是张婕力图透过画布向观者展示超越油画这一静态平面媒介的丰富外延。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呈现闭合性质,也就是说每个姿态的身体都是一种闭合的状态,抱肩,蜷腿,弓身,捧手,这是艺术家在演绎自己身体的同时流露出的一种含蓄,这种含蓄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表达,也是情感上的一种害羞的自然流露,这种含蓄之美也成就了整个作品的欲说还休的味道。通过一系列对自我形象的刻画和关注,流露出初涉世事的感伤和懵懂惺忪的困惑,真实而又自然。

一枝白玫瑰,纤细的双手,精致的指甲,低调的蕾丝,忧郁的蓝色调,构成了《禁NO.2》这幅作品。画面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气息,让人沉浸其中,仿佛世间一切都静止了,跟随着画面中的她一起亲吻玫瑰,闭上眼,顾影自盼,如疼惜自己般疼惜花朵,也不禁想到终归有一天会凋谢,花瓣也会散落一地,悲从心来。而接下来的作品《顽念》似乎就正好上演了这幅作品的续集。直逼人心的眼神,30度角的昂视,依旧是富有标志性的纤纤玉手,捧了一捧的花瓣,掩住了半面的脸庞,红色的花瓣适时地从指缝中溜走,滑过,飘落,最后一丝的芬芳也消溢殆尽,真可谓花自飘零水自流。画面延续了早期的暗红色背景,依旧是冷色调主打,独有的女性之柔美,而三角形支撑于桌面的双手,又蕴含了一定的坚强的信息。这种感情的真挚性,表达的独特性,道出了许多女性的普遍感受,激动人心。

当代艺术的形式和手段越来越丰富,多样化和多元化,意识形态、商品化和全球化等诸多问题都是我们现实的生活环境。影像,装置等越来越综合的表现手法使得艺术的表现更具有张力。然而正是这各种载体的表现形式令人眼花缭乱,促使人们寻找一种最基本的最原始的载体,那就是我们的身体本身。回归身体的感觉,自身的感受越来越成为艺术家们及知识份子的呼声。但是身体不仅有生理的层面,也有文化的层面,更有心理的层面,它是心理变化和延伸的媒体。《爱情》这幅作品中延续了深红色调,凝视画面,但觉画中人物的各种情思翩然而至,轻叩心扉。整幅组品的笔触厚重、锐利、轮廓鲜明且收放自如。蓝色的眼眸,手中那散落的小红珠圆润剔透,可见描绘之精心,也流露出了丝丝淡淡的血腥味,但是又让人觉得很美。新作《旱季》中女人体以极其招人爱恋的姿势侧卧于浴缸之中,凄美,直直地凝视的眼神,专注而坦率,这种凝视仿佛是我们耳畔无声的倾诉,朱唇微启更是似乎要诉说什么。完美的人体与打碎的不规则浴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破碎的浴缸不仅承受不住本该满溢的水流,也暴露出了身体本身,似乎也是思想上的一种打破,深邃的眼神告诉观者,你在注视我的同时我也在注视着你,I see you!私密性的窥探变得有点俏皮起来。《彼岸》和《搁浅》中特写的头部肖像,面部五官,明眸的大眼,艳红的嘴唇,侧趴的姿势似乎是要挣脱一种束缚。《时间》一作很好的诠释了这个标题,黑色的基调,时间的永恒性停滞在了这一刻,静止。在这些姿态各异、同时带着亲切和私密感的人像使每个人都与这些画中的人物产生了只属于她自己复杂却独特的共鸣。绘画成为张婕表达自我,与世界分享自我的途径。这便是她如此努力地想要以不同的形式和尽可能的深度呈现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界的原因。

作为80后的一批艺术家,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同成长,存有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珍贵特别的童年时代,或许正这样的经历使得艺术家更加崇尚这种手法古老的油画艺术,并深深地为之打动和付出。张婕正是通过自我身体这一载体,向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和世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发出小小的抗议。艺术家自身创作视角和心态的真实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张婕的作品中,她让人看到了油画艺术的重要性,她令人信服的作品再次证明了油画艺术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上存在的理由。以身体为载体的她的作品,既是这个时代社会文化的载体,也是心理体验的载体,张婕的作品以强烈的个人视角体验,很好的诠释了80后一代艺术家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个人体验,而这种真实的自我展现也将支持她继续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

色彩运用在张婕的创作中非常重要。她个人标志性的深浅交织、错综铺陈的蓝、紫、红色赋予作品一种幽暗沉郁的基调,在部分新作中的背景和人物身上的深红色更给人以血液和暴力的联想,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可以表达自己心境的色彩。对于色彩我一直以来是一种很苛刻的态度,它不仅仅具有个人气质,能够传达画中人物的精神世界,更是沉稳的、不浮躁的、有内容的、有可读性的。”张婕把较深的色彩用作身体的基底色和画面背景,也用它烘托作品中的某些特别的部分。例如,画面中浅粉色调的精致花朵在深色背景的映衬下总能立刻抓住我们的视线。张婕在一些细节部位使用的色彩也值得我们深思,她将人物的眼睛画成浅蓝色 - 一种比中国人眼睛本身的深棕更具穿透力的色彩;也用较为鲜艳的红色为嘴唇和长长的指甲上色,当然这一抹红色提亮了画面,首先使得画中人物女性化的部位更加突出,而她对这些部位特别关注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对所有人来说,手不仅提供其他动物所不能完成的功能,我们更是用它们来感受周围的世界和身边事物的质感;而我们用嘴与人交流 - 来解除内心的孤独。手和嘴唇亦是用来拥抱,抚摸和亲吻的。这些重要性解释了在张婕的作品中,为什么要用色彩强调这些特殊的身体部位。

张婕在获得四川美术学院的硕士学位以后,其作品一直在不断演变,现在她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迷人,笔触更加厚重、锐利、轮廓鲜明且收放自如。她解释说,“我一向还是持绘画应该‘画’起来的观点。笔触不仅仅可以塑造肌理、强化用笔的节奏、丰富绘画语言,它更富有构成感。我发现绘画中最基本的因素,如造型、色彩、用笔等,本身就有很强大的力量,足以说明很多东西。”

另外我们不可避免地注意到画中一些值得揣摩思量的细节。比如,画中女孩的眼睛现在变得近似夸张得大,每只眼睛几乎占了整个脸一半的宽度。她说这是缘自对眼睛的特别关注而不知不觉发生的。张婕细致描画了人物的虹膜,相对于身体部分挥放激烈的笔触,她在这里使用了较为平滑的手法。眼睛的瞳孔与虹膜同样也不成比例得大,而周围的白色巩膜也更加突出了双眼,使得人物表情专注的同时也带有暗示的意味。仔细观察张婕画中的女性,你总是无法不为她们着迷。“一个深刻的眼神,是胜过万语千言的。”在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眼睛和面容是被虚化了的 - 张婕却选择强调画中人物的眼睛。也许与那些艺术家不同,她始终相信眼睛可以通向灵魂深处,应该是清澈见底的。它们传情达意,诉说心声。“只有眼睛能给人一个去想象、怀疑、猜测的空间。”的确,眼睛是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主要工具,而视觉刺激也往往是最有力且直接的。在那双通透的浅蓝色瞳仁中,我们好像能看到在画外忧伤专注地与之对视的自己。

在一些作品中,画中人物直直地凝视着观众,眼神专注、坦率有时还透着反叛。这种凝视仿佛是我们耳畔无声的倾诉。也许她想要告诉我们,她知道我们正注视着她。又或者她正像一个演员,在摄像机面前专注地表演?在另一些作品中,画中人物出神地凝视着画布外某个角落,有些看上去十分无助彷徨或是正陷入冥想,有些似乎因为孤单而对周遭产生了厌倦。

另外一个细节是张婕在一些作品中加入了花朵 (有时只是花瓣) 的元素。花因精致美丽却易逝,常被用来象征女性。其中一幅作品中,画中人将一把花瓣捧到脸前,遮住了她的鼻子、嘴巴和下巴,一些深红如宝石的花瓣纷纷从她的指间滑落,同样晶莹剔透的蓝色眼眸也凝视着画外的观者。“花或者花瓣暗示着性或女性”,张婕解释说。她画中的玫瑰被一个侧卧在地(看上去像探戈舞者) 的女人叼在嘴里,在另一幅题为“美丽的陷阱”的画中散落在女孩的四周,它们虽然正在绽放,却散发出落寞颓废的美感;唯一出现桃花的一幅是整个系列中最柔和明亮的一幅,带有中国水墨感觉的一枝桃花从画面的一隅伸出,花瓣从精心勾勒的枝头缓缓飘落在桌上,画中的女孩头倚靠着手臂休息,神情怅惘,若有所思。这些花朵或花瓣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为其增添了或热烈或柔美的气息,而“花自飘零”的意象也增添了一种甜蜜的忧伤诗意。

从人物的造型和动作上看,张婕的新作现在变得更大胆且具张力,人物的动作也更具挑衅意味。某些作品充满了自然原始的感情,画中的人物更加裸露性感;其他一些画中,女孩却仍然显示出天真烂漫的性格,似乎正陷入自己的沉思或热望中。有些画中人物的姿势看似漫不经心,却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感。尽管在最新的某些作品中显露了更多身体的私密部分,这原本会使人物因为暴露而显得脆弱且易受伤害,但她们似乎总是处之泰然,同时藉由身体的暴露而将自身从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张婕勾勒身体轮廓时追求的并非体型的完美,而是自然。这使观众觉得自己似乎有种窥私感,仿佛正在在窥视某些自己本不该看到的私密。根据张婕的解释,这种极具冲击的表达方式其实是“女性想要通过身体或自我这一载体,向冷酷、复杂、飞速发展的危机世界发出的无声的微小的抗议”。

“这些女孩子们忧郁、敏感、怯懦、自恋、多疑、孤独却又欲望丛生,说不清道不明地抗拒着外面的纷扰世界,全情地自我欣赏和自我慰籍着。”观者初见她的作品,便会被画中这种饱满丰沛的情感深深吸引。看过张婕的展览后,这些姿态各异、同时带着亲切和私密感的人像使每个人都与这些画中的人物产生了只属于自己复杂却独特的共鸣。绘画成为张婕表达自我,与世界分享自我的途径。这便是她如此努力地想要以不同的形式和尽可能的深度呈现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界的原因。

猜你喜欢
花瓣艺术家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郁金香花瓣
我de身体
月光花瓣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