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写“生”——说说尤德民的山水写生

2013-09-24 11:32
中国艺术时空 2013年1期
关键词:程式化纸本水墨

石 寒

融雪 145×180cm 纸本设色 2009年

山水画家欲建功立业,无外乎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这三个境界,而师造化恰是溯证古人、返观我心的中心关捩。水墨写生作为师造化的重要手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因为通过写生,既能积累笔墨经验,又能解决山水结构,更能得天地之蒙养。所以,水墨写生成为山水画家当下极其重要的功课,也就显而易见了。然而对于写生还是存在着许多误区,主要的有这么两类,其一,运用素描手法对景刻画,极尽造型之能事,画面“生”是“生”了,但笔墨美感乏善可陈,当然更了无“写”的旨趣,此名谓写生,不如说是在画“生”;其二,运用程式化的笔墨套路,先入为主,“写”是“写”了,但内容空泛,此名谓写生,其实是在写“熟”。前者写生,可以说是无我的、物我对立的状态;后者写生,可以说是唯我的、有我无物的状态。很显然,这两种偏于物执与我执的写生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写生。近读尤德民的写生作品,觉得难能可贵,其可贵在于他的写生既是写“生”又是“写”生。

西峪写生之一 45X48cm 纸本墨笔 2008年

尤德民的这批写生作品主要取材于蒙山、燕山一带,内容多是些寻常的小景,但他表现得很充分、很滋润,笔墨华滋、意味冲融。他的笔墨很纯正,元人笔墨的萧散韵致、宋人丘壑的惨淡经营在他不露痕迹的张弛中得到了颇具现代的而又不乏个我的诉诸和延伸。深厚的笔墨修为使得他对景写生时显得颇为自在从容、游刃有余。挥运之际无有凑泊之窘也无有滞涩之感,尽显“写意”风流。

石涛上人强调“尊受”,这对于今天的写生来讲,是很有普遍价值的。因为,只有保持“尊受”,才能不落入程式化的窠臼,也才能真正保证艺术创作的“熟而后能生”。尤德民的写生是很注重这一点的,他很尊重自己的第一感觉,并恰当地表现出来。所以,他的每幅作品都冲融着那份原创的、鲜活的气息,读他的写生组画,如入山阴道上,令人目不暇接。

严格意义上讲,山水画的对景写生其实正是一种对景创作。它要求画家调动主观能动性而不为物役;同时它要求尊重物象所给予画家的感受而不为心囿,强调心与物的冥合、主客的高度统一,这就是“意”之所在,不着外相也不迷内空的,即包孕了心与物、情与景的“意象”所在。“意象”的彰显必须凭籍笔墨“写”出来,这就是中国画“缘物抒情”的写意本旨,也可以说是山水画写生的本旨。尤德民的山水写生强调笔墨文脉、张扬写意精神、贴近自然山水。他所传达的山水意义,正是在这里吧。

猜你喜欢
程式化纸本水墨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水墨
熊明非作品选
兰华生作品
泼尽水墨是生平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京剧身段表演的艺术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