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人群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2013-10-10 01:19王幼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镇雄县麻疹年龄组

王幼娟

(镇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昭通 657200)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2]。早期麻疹可以治愈,严重的导致患者死亡,在发病期间,患者的本身就是传染源,如果接近患者易感染[3]。严重影响患者及患者家嘱生活质量,所以应该加强麻疹疫苗的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可以降低92%以上的发病率[4],同时为落实“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各项措施与要求,客观评价我县人群麻疹疫苗等有效接种率和免疫抗体水平,镇雄县于2009年9月对15个年龄段人群麻疹,白喉免疫抗体水平进行监测,情况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1-2008年全县麻疹发病数分别为497例、354例、842例、587例、194例、230例、274例、301例,发病率分别为39.89/10万、28.04/10万、65.58/10万、44.57/10万、14.48/10万、16.96/10万、19.98/10万、21.36/10万。我科在2009年9月随机抽取镇雄县4个乡镇543人,分为15个年龄组,小于1岁(2009年出生)7人、1岁组40人、2岁组45人、3岁组48人、4岁组45人、5岁组39人、6岁组34人、7岁组39人、8岁组32人、9岁组29人、10岁组38人、11~13岁组50人、14~17岁组25人、18~20岁组37人、21岁以上组35人。男性301人,女性242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麻疹IgG抗体。

1.2 调查与方法

1.2.1 调查:由免规科及乡镇疾控医生共同完成。调查对象疫苗接种完成情况评定以接种证为准,无接种证者,在家长认可的情况下以预防接种登记本(台帐)为准,无证、无卡者视为未种。共调查了543人。

接种合格判定以接种证或预防接种登记本为准,要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接种针(剂)次间隔不缩短;基础免疫在规定的起始月龄内完成;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

1.2.2 方法:对镇雄县抽取的543人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对手指或者耳垂进行采血[5],每人采集3-4ml的血液,加入180ul的生理盐水进行调匀,然后放入4℃~8℃温度下,存放24小时,观察血末有无沉降到管底。如果血球全部沉降到管底后,抽取10ul清液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判断标准:血液样品OD≥阴性对照OD的2.1倍时,判IgG抗体为阳性。血液样品OD<阴性对照OD的2.1倍时,判IgG抗体为阴性[6]。

1.3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7.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X检验数据变化。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明显,20岁以上麻疹抗体率明低于0岁~13岁年龄段的麻疹抗体率,差异明显,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性别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在本次调查中,男性301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6.3%,女性242人,抗体阳性率为93.8%,男性与女性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0.004.见表1)。

表1 比较不同性别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情况

2.2 比较镇雄县不同年龄人群麻疹抗体情况:此次调查镇雄县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5.2%。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体内的阳性率不断减少,成年人阳性率明显低于幼儿的阳性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40.427,P<0.05,见表2)。

表2 比较镇雄县不同年龄人群麻疹抗体情况

2.3 不同性别以及年龄段人群麻疹免疫情况以及是否患过麻疹情况。麻疹疫苗接种过两次以上的人数86人,占总人数15.83%,已经患过麻疹人数仅有122人,占总人数的22.46%,在0岁~13岁这个年龄组只有4人,占总数的0.74%。随差国家免疫计划的实施,未患麻疹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高年龄未患过麻疹,见表3。

表3 比较不同性别免疫史状况及是否患者麻疹情况

2.4 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麻疹免疫史以及患麻疹情况,越到高年龄组接受过麻疹全程免疫的越少,并且成年龄组有大部份人未患过麻疹,麻疹疫情可能在高年龄组中能会暴发。(见表4).

表4 比较镇雄县人群不同年龄人群麻疹免疫史以及患麻疹情况

3 讨论

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患者本身就是传染源,接触患者任何用过的东西者易感染麻疹,对人们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随着社会医学发展,麻疹疫苗接种已经越来越普及,通过麻疹疫苗接种可以降低麻疹92%以上的发病率。本文通过对镇雄县4个镇543人进行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内的抗阳性水平逐渐下降[8]。随着人员流动,麻疹疫苗接种不及时,婴儿母源抗体过早消失等因素,导致麻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9],通过本次调查说明了需要对免疫措施长期实施,加大投入,增加工作经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同时需要加强对 育龄妇女的免疫接种,控制出生婴儿麻疹的发病率,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强化免疫,减少麻疹发病率,提高镇雄县人民生活质量。

[1]郑青秀,陈如玉,穆敬琴,等.北京市东城区1999年健康成人麻疹免疫水平监测[J].中国计划免疫,2010,(2):108

[2]施燕,张金芳,胡家瑜,等.上海市1999年~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9,(1):46

[3]卓家同.控制麻疹现状与控制策略实施进展[J].中国计划免疫,2010,(1):74

[4]李伟青.关于麻疹疫苗免疫起始月龄的探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9,14(4):213-214

[5]Alan R H iman.中国麻疹控制策略的建议[J].中国计划免疫,2010,8(2):111-115

[6]曹玲生.婴儿麻疹发病原因及免疫策略[J].中国计划免疫,2011,10(5):305-308

[7]张英.长沙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03-1305

[8]李银燕.太原市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9,13(18):3279-3280

[9]傅燕.宁波市2001-200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4):615-616

猜你喜欢
镇雄县麻疹年龄组
镇雄县坡头镇海塘历史遗留硫磺冶炼废渣综合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通过初步验收
镇雄县总工会:为高考考生助力
镇雄县总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
镇雄县总工会: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金塔县控制、消除麻疹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评价
婴幼儿重型麻疹6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