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

2013-10-10 02:36杜剑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心衰输液护理人员

杜剑兰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云南 楚雄 675400)

慢性心衰,又叫做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脏的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各种代谢的需求,从而出现了组织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等,属于进行性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3]。就该病的临床实践来看,主要高发人群为老年人,而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由于长期卧病在床,使得血流速度减慢,而血液的黏滞性就会增加,极易造成肺炎等并发症,从而使得住院时间加长,这将会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4]。为了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方法,我院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展开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住的7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全部经过常规及病理检查确诊[5]。其中,男患46例,女患32例;年龄53-86岁,平均为62.3±5.69岁;病程2-19年,平均为7.9年;根据NYHA分级可知Ⅱ级13例、Ⅲ级34例、Ⅳ31例。此外,进一步分析可知,78例患者中伴有冠心病26例、扩张型心肌病24例、高血压心脏病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例。随机将78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39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皆给予了抗慢性心衰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根据医嘱采取心衰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具体的措施为:

1.2.1 心理护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往往病史较长,加之可能反复住院,这就使得一些患者产生了焦虑及不适。有学者[6]认为,这类焦虑除了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影响之外,还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尽量对患者加以安抚,以亲切与和蔼态度同他们交流,激发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对哪些心情紧张患者,应耐心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努力替他们解除恐惧与焦虑,尽量让老年患者感受到舒适及温暖,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满足感。

1.2.2 体位护理:大部分患者伴有气喘与水肿等症状,因此可以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的护理体位,之后每天护理人员都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调整床头高度,尽量让患者每天都感觉舒适。

1.2.3 病房环境舒适护理:病房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2-25℃,同时在病床之间最好设置隔帘,从而让患者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并且应尽量保持室内的安静。总的来说,寒冷会造成血管阻力及心肌耗氧量的增加,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当班的护理人员在凌晨温度最低的时候,注意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整,也可以适当给患者增加被子,避免受凉。

1.2.4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慢性心衰特点,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来给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比如说介绍该病的病因、用药原则及预防策略等,提高他们的遵照医嘱的行为,让他们明确自己的治疗目的与效果,同时要告诉患者各种治疗方法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等,以促使他们配合治疗与护理。

1.2.5 吸氧舒适护理:利用无菌剪刀将一次性吸氧管剪去鼻塞后,放到气管套管中,套管口放置无菌纱布,患者在吸痰时辅助患者拍背。针对患者的缺氧程度来进行氧流量的调节,通常情况下为2-4L/min,如果患者伴有肺心病则可以给予1-2L/min持续低流量吸氧。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持续低流量吸氧的意义,并告知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若未经过医护人员的允许,切勿私自停用或者调节氧气流量。此外,为了减少感染,湿化瓶必须每天进行更换。

1.2.6 输液舒适护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输液有着很高要求,尤其是在输液速率及输液量的控制上,一旦输液速率过快,因为前负荷在短时间内就骤增,进一步加重心衰,甚至会造成急性肺水肿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不能私自调快输液的速率。此外,为了避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一般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

1.2.7 病情观察:大部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甚至一些患者无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等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心率速度加快到100次/分以上,或者心律失常则表示心衰加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还应对患者24小时出入量进行记录,观察水肿进展,定时测量体重,对肺部感染征象进行观察,避免出现呼吸道感染,从而加重心衰。

1.2.8 出院指导:出院后,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指导,提高他们自我保健能力,带药时应耐心讲解相关方法及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并且长期坚持服用,不可随意撤换或者增减药物剂量。

1.3 疗效评定标准:本次研究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1)临床痊愈。心功能纠正为Ⅰ级,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2)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但未能纠正为Ⅰ级,相关症状、体征及检查显示改善明显。3)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但未能纠正为Ⅰ级,相关症状、体征及检查有所改善。4)无效。心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加重或者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行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明显低于对照组20.51%(8/39),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33/39),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患者住院时间(12.64±4.1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8.66±3.52天),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32/39),差异性显著(P<0.05)(具体数据分析详见表1)。上述各种对比皆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心理、情绪及身体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治疗及护理上困难重重[8]。我院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采用舒适护理干预,除了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减轻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不适,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在这些方面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可见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朱继艳,余翠玲.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2029-2030

[2]王金燕.舒适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8):4925-4926

[3]周玲.舒适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354-2355

[4]邓丽.浅谈慢性心衰在老年患者的特征分析与护理康复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5):2117-2117

[5]夏丽莉,叶爱武,李文玲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4):27-29,32

[6]许金梅.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1-3

[7]郑晓风.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78-1379

[8]李明娥,霍红梅,王梅林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21-225

猜你喜欢
心衰输液护理人员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