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3-10-10 02:36程淑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出血性肢体康复

程淑梅

(莒南筵宾卫生院 山东 临沂 276600)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常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治疗仍主要是内科保守治疗,笔者通过对126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26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3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1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为46.3±3.8岁,其中高血压患者45例,糖尿病患者5例,其它13例。对照组63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18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为44.5±4.2岁,其中高血压患者48例,糖尿病患者3例,其它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确诊为出血性脑卒中。并排除有严重心脑肾合并症、精神病史者及重症糖尿病者,排除失语症、失认症、失用症、智能障碍和视野缺损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脱水降颅内压,调控血压,防止继续出血,积极治疗并发症,并及时给予康复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转入外科治疗。

1.3.2 护理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保证患者的休息。按时做好晨、晚间护理,必要时增加床档,以防坠床的发生。根据基础疾病及患者的病情,做好饮食指导,以低脂、低盐、清淡饮食为主。对吞咽困难者及早给予鼻饲,防止误吸,引发窒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措施为:①认知干预措施:护士通过交流沟通,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以利于向其进行疾病的宣教,增加家属对脑卒中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家属对脑卒中患者的照顾技巧;对患者进行宣教,实事求是的向其分析疾病的现状及预后,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承受能力。②心理干预措施: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起病大多较急,病情较重,发现自己肢体瘫痪、语言能力丧失后会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慌的心理,表现为急于求成、暴躁易怒、过度依赖、绝望等,这一系列的心理可导致血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释放的增加,使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导致病情恶化。护士在患者入院后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鼓励、安慰和积极的暗示,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对情况严重的患者应尽早给予心理输导或者药物治疗。③行为干预措施:保持正确的体位,上肢处于伸展位,下肢为屈曲位,并要经常变化体位,以健侧卧位和平卧为主,避免患侧卧位,以防止肢体痉挛的发生。注意对患侧肢体的按摩,对肌张力高的肌群实行推摩,使其放松,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实行揉捏,手法要轻柔、缓慢、有节奏。尽早实施肢体功能训练,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既可进行,先从训练患者独立做起开始,然后进行坐位平衡、站位平衡、迈步以及上下台阶的训练,同时要进行穿脱衣、个人修饰、洗浴及大小便等生活能力的训练,每天训练1-2次,每次大约30分钟左右,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1.4 评价指标:常采用Barthel(BI)指数评定患者生自理能力,采用Fugl- Meyer(FMA)积分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分别对二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综合护理干预1个月后进行评定。

2 统计学方法

对所采集的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

3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护理后,BI及FMA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但综合护理干预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二组患者BI FMA在治疗前后的比较

4 讨论

出血性脑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疾病。我国人口多,社会医疗资源相对缺乏,致使大部分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只在急性期在院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多回家康复。在院期间由于对脑卒中的认识不足,多数患者表现出了紧张、焦虑的情绪,甚至有绝望的表现。出院后由于对康复知识了解不多,致使患者失去了最佳的康复时机。本文通过对126例患者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发现,经综合护理干预的一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功能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说明经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及行为干预等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对脑卒中的认识程度,增强了患者自身承受疾病的能力,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培养其照顾患者的技巧,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和压力。所以建议对所有的脑卒中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

[1]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130

[2]张宇超.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164-165

[3]王艳霞.脑卒中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23

猜你喜欢
出血性肢体康复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