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的数据包络分析

2013-10-20 04:30胡曲应
统计与决策 2013年23期
关键词:产值消耗能耗

胡曲应

(中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

1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核心评价指标选择

如何将企业公开披露的环境信息转化为对利益相关者决策有用的信息,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ISO、GRI、WBCSD、ISAR等国际组织,英、日、加、荷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了国家、企业、产品等不同层面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我国环保部近年也颁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2010)、《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 617-2011)》(2011)等文件来指导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绿色证券政策研究”课题组(2011)、袁广达和孙薇(2008)[1]、周一虹等(2009)[2]等结合财务指标构建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参考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保法规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实际,遵循财务与环境双赢观、生命周期评价观、物质与能量守恒观及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等原理[3],选择了如表1所示的A1~A7定量环境绩效核心评价指标,具体包括原料、能源和水输入指标和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产品或服务、副产品输出指标,以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管理现状。鉴于作者前期资料整理[4],发现钢铁行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标准化程度最高,另考虑到钢铁行业对能源、水资源的大规模需求以及严重三废排放等行业特征,选取了如表1所示的A11~A72钢铁行业具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以衡量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环境绩效指标涵盖了国际上通用的主要核心绩效指标,涉及能源资源输入和产品产出及废物排放等输出,可采用能源强度、水消耗强度和废物排放强度指标等生态效率指标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2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实证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摘录

截止2012年6月30日止,笔者共查到沪深两市A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40家,并对数据执行了如下筛选:第一,剔除近三年上市的公司;第二,剔除近四年停牌退市的公司;第三,剔除近四年尚未发布或发布不全的尚上市公司;第四,剔除社会责任报告中无环境绩效数据信息的公司,共获得13家公司4年的环境绩效信息数据。这13家公司(按N1~N13依次编号)分别为攀钢钒钛(000629,N1)、河北钢铁(000709,N2)韶钢松山(000717,N3)、新兴铸管(000778,N4)、太钢不锈(000825,N5)、首钢股份(000959,N6)、武钢股份(600005,N7)、宝钢股份(600019,N8)、济南钢铁(600022,N9)、南钢股份(600282,N10)、安阳钢铁(600569,N11)、马钢股份(600808,N12)及重庆钢铁(601005,N13)。

数据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早期报告中的环境绩效数据非常缺乏,只有2008~2011年的数据相对丰富,因此,这里仅收集了样本公司在这四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发布的环境绩效信息。样本公司的环境绩效核心指标具体数值如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国际社会非常重视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信息,而钢铁行业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但由于基础数据缺乏,表中没能将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表2所示的数据大部分是各公司报告的直接数据,对于其中的吨钢能耗及吨钢排放数据,有些公司仅报告了能耗及排放总数,摘录时均按总能耗或者总排放除以总钢产量进行了转换;极少数第二年的数据由第一年报告数据及相应增减比例进行推算获得。

2.2 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 DEA)依据决策单元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可评价部门(或单位)间的相对有效性,其优点是避免了人为设定环境绩效指标权数的局限,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但其只表明评价单元的相对发展,无法表示其实际发展水平。因此,较适用于企业初期的环境绩效评价,如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和特定问题的评价[5]。结合我国当前环境绩效评价实际,本文选取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具一定合理性。

表2中所选取的上市公司是钢铁行业中环境绩效数据报告较为丰富的公司,但大部分公司数据披露仍相当不全面,也不够连续。笔者在数据整理过程中还发现不同公司在报告部分数据时采用的标准也有一定随意性。此外,即使是同一公司,次年报告的数据与该数据由上年报告数据所推算的值相比也有一定出入,这可能说明该公司在不同时间报告选择了不同的标准。事实上,只有宝山钢铁(N7)等少数公司进行了较为全面、规范的数据披露,并且不同年份报告的数据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对此,特选择报道比较全面的能源消耗、三废排放及产能产值等环境相关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不同公司的环境绩效进行了多角度评价。

2.2.1 吨钢综合能耗及排放的比较分析

图1是2008年不同上市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耗新水的数据包络分析,其中点划线属于国家建议的吨钢综合能耗(6.2千克标准煤)和吨钢耗新水(5吨)上限值。由图1可以清楚的看到,2008年有数据报道的12家上市公司中,只有N2、N5、N9及N4等三家公司达到了国家标准,其中以N5和N9公司绩效最好。达到其中一项指标有N7、N10、N11等三家公司,其余5家公司二者均不达标。据表2,到了2009~2011年,这些公司的相关指标有了明显改善,2009年N8的两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标准,2010年和2011年披露两项指标的公司基本都有单项指标在国标线以内。综合四年数据来看,太钢不锈(N5)的能源管理绩效最佳,随后是N2,N10,N11等公司均达到了国家2011年规定的吨钢能源消耗标准。

表2 2008~2011年13家钢铁行业环境绩效数据

图1 2008年吨钢能耗比较

图2 2009年吨钢排放比较

图2是13家公司2009年的吨钢二氧化硫排放和吨钢COD排放的比较分析,可见排放管理绩效最好的仍然是太钢不锈(N5),其次是宝山钢铁(N8),二者在COD排放上要远优于其他公司。相比2008年,这些公司的排放绩效明显好转。需要注意的是,攀钢钒钛(N1)的SO2排放数据明显异常。

图1和图2分别以两种资源消耗或两种污染物排放为指标对不同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由于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是环境管理的两个方面,因此,以吨钢综合能耗代表资源消耗指标,以吨钢二氧化硫排放代表污染物排放指标,对上述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太钢不锈(N5)表现出最好的综合环境绩效,N11与N2紧随其后。事实上,N8在代表排放管理绩效的图2中表现出色,但在图1资源消耗中表现不佳,即其能源消耗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除N8外,不同公司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因此,钢铁公司在改善其能源消耗的同时将有利于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降低。

2.2.2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及排放的比较分析

上面DEA分析中采用的指标是以吨钢为单位对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但不同公司产品的质量可能并不完全相同,导致其附加值也不尽相同,此时基于万元产值对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进行归一化处理可能更加有利于评价一个上市公司的综合环境成本收益,从而为上市公司的产业升级提供指导。

实际上,只有少数公司报道了万元产值综合能耗(A12),表2中大部分数据是笔者通过计算获得,其计算方法是由该公司的吨钢综合能耗及钢产量的乘积计算出总能耗,再除以其钢业务的营业总收入即得到该公司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部分公司报道了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其报道值与笔者的计算值相吻合,说明该归一化处理是合理的。采用该方法,笔者对不同公司的万元产值耗新水、SO2排放、粉尘排放等进行了计算,连同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数据一起分别列于表2中。

图3 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比较

图4 2009年万元产值排放比较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相对万元产值耗新水的DEA分析如图3所示,与吨钢能耗及吨钢耗新水DEA分析中数据点分布的杂乱性相比,这里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与万元产值耗新水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008~2011年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8172、0.8901、0.9056、0.9568)。因此,不同上市公司在以能源和新水消耗为代表的资源利用绩效上可进行直接评比。比如据图3,在资源利用绩效方面,太钢不锈(N5)表现最佳,宝山钢铁(N8)其次,宝山钢铁虽然在吨钢耗新水与其他公司相比并无优势,但在万元产值消耗比较中稳居第二,这可能说明其产业结构比较优化。

同样有趣的是,如果以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及万元产值粉尘排放作为评价指标对不同上市公司的污染物控制绩效进行评估,图4表明二者之间也具有非常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008~2011年的线性回归系数分别是0.9797、0.9708、0.9475、0.8876)。不同公司污染物控制绩效排名中,太钢不锈(N5)表现最佳,宝山钢铁(N8)其次,随后依次为N7,N12及N11等,与前述数据分析结论一致。

图5-a 2008年万元产值能耗及排放比较

图5-b 2009年万元产值能耗及排放比较

图5-c 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及排放比较

图5-d 2011年万元产值能耗及排放比较

鉴于此,如果综合考虑资源消耗及三废排放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则可从两类指标中任选其一进行评价。图5-a,b,c,d是选取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与万元产值SO2排放这两个指标对样本公司2008~2011年环境绩效进行DEA综合评价的结果,进一步证实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图5更加有利于不同公司环境绩效的直接的比较,比如2008年及2009年环境绩效的排序分别为N5,N8,N10,N7,N2,N11,N1及N5,N8,N6,N12,N7,N11,N1,2010年和2011年的环境绩效排名分别为N5,N8,N4,N7,N12,N2,N11和N5,N8,N7,N2,N11等。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资源消耗与三废排放各指标之间的正相关或者线性正相关关系似乎过于完美,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结果具现实合理性。比如,能耗和水耗均构成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对于实力比较雄厚的上市公司,从追逐利润的角度,必然在降低能耗和水耗两个方面作最大努力,使得万元产值能耗与水耗之间形成自然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实际上,太钢不锈(N5)和宝山钢铁(N8)在上述13家公司中实力最强,而且公司的实际效益也相对优于其他公司。并且,控制污染物排放往往会被认为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其应尽的义务。因此,作为上市公司,尤其是对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而言,三废排放的控制具有同等重要性,这使得不同种类污染物排放量之间也会形成线性正相关关系。对于资源消耗与三废排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能耗过大往往意味着粗放型生产模式,必然导致CO2,SO2,粉尘等排放增加;其次,能耗过大也意味着成本较高,此时如果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也往往无暇顾及对三废排放的控制;最后,政府对三废控制持鼓励政策,对污染物排放收取排污费及碳税等措施可能使得公司对三废进行有效控制,反而可以为公司带来额外的利润,这些已在有些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有所反映。

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万元产值资源消耗越低,其履行环保责任的意愿和能力越强,环境绩效越高。反之,如果上市公司出现严重的环境管理问题,则往往意味着该公司面临一定的生产困难,或者产能落后。比如,攀钢钒钛(N1)在图2及图5中均表现出明显的环境绩效异常,实际上,据其报表显示,该公司在2008年及2009年出现连续两年亏损。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环境绩效好坏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本文根据现有的指标数据采用DEA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并对不同公司进行了环境绩效排名。结果表明财务绩效较好的公司往往环境绩效较高;资源消耗类指标之间以及污染物排放指标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资源消耗指标与污染物排放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综上,本文选择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核心评价指标可大体描绘我国钢铁行业环境管理现状。不过,应指出的是,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信息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和系统化披露还不够完善,尚无法全面反映一些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经营和环境财务绩效。

[1]袁广达,孙薇.环境财务绩效与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环境保护,2008,(8).

[2]周一虹,芦海燕,陈润羊.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应用与评价研究——以宝钢、中国石油和英国BP公司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1).

[3]钟朝宏.中外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规范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

[4]胡曲应.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研究——以2009年开展环保后督查的上市公司为例[J].证券市场导报,2010,(12).

[5]Peng,Z.,Kim L.P.,Beng W.A.A.Non-radial DEA Approach to Measur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178(1).

猜你喜欢
产值消耗能耗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