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权”之思

2013-10-21 21:20李永忠
前线 2013年3期
关键词:民权监督权分权

李永忠

28700多字的十八大报告,有一个关键词频率很高:它就是“权”字,共出现91次。我以为,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就是报告中的“五权”思想:分权、授权、确权、治权、民权。报告从权力结构论分权,从权力来源讲授权,从权力范围谈确权,从权力安全议治权,从权力主体说民权。

其实,全国党代会,就是党内最高权力机关的大会。立党建党为公,执政掌权为民,最高权力机关的大会,当然离不开“权”字。一部人类社会史,就是权力由高度分散到极度集中,再由极度集中到合理分散、科学分解的历史。伴随此过程,是权利觉醒、权力入笼、监督强化、民主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

实践证明:分权使授权逐步专业,授权使确权逐步规范,确权使治权逐步严密,治权使民权逐步归位。

首先,要通过分权,处理好党委内部权力制衡的关系。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行政体制改革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得力于中央对地方的放权、分权,得力于政府与市场的权限划分。

党内的权力必须科学分解、合理配置,党内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必须分开。十六大报告提出“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并首次提出要“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 “权力过分集中”,即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的权力,就是30年前邓小平所说的“总病根”。30年后,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解决这个“总病根”。 如果权力过分集中的“总病根”不能得到根治,民主就难以生存,监督就难以有效,體制就难以健全。失去监督的权力,不仅容易腐败,而且也容易逃脱惩处。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制度是载体,其他的都必须依附于载体之上。而制度建设的核心,就是决策、执行、监督这三种权力配置得是否科学、合理。事实证明,没有科学的权力结构,必然经常滋生缺点;没有合理的权力分解,必然经常发生错误;没有及时的监督,必然延误错误的发现;没有有效的监督,必然难以挽救失败。只有配置合理,党内民主才能带动人民民主,党内选举才能真正实现“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其次,要通过授权,处理好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和“权”这两个词的高频出现,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赋的思想。人民群众是权力的主体,“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因此,权力的合法性,必须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授予。如果人民不能选择公仆,民众不能监督政府,人民即使想当家,也未必能做主。分权制衡这一思想确定之后,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一切问题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就有可能解决。

第三,要通过确权,划定权力的范围。任何权力都有边界,没有不受制约的权力。每一种权力都要通过议事规则,公开的程序将其规范起来,坚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授予的。没有被确定边界的权力就容易违规、踩线、越位。确权就是要让权力在一个规定的时空范围内,上有顶、下有底、左右都有边。

第四,要通过治权,防止权力异化变质。报告指出,“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还提出了要“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在此之前,问责都是问监督权的职责和执行权的职责,从未问过决策权的职责。十八大报告中体现得更充分的是治权思想。确定的权力如果违规、踩线怎么办?那就要治,要依法来治, “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用制衡的权力来治, “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让人民群众来治,“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让人民监督权力”。

第五,要通过民权,使主体归位。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八个必须,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报告中提到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党员的权利,反复重申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员和人民群众是党组织和社会的主体。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了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这两个凡是正是对民权的一种升华。

综上所述,我以为,十八大报告既是理论上的政治宣言,又是实践中的行动纲领。五权既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又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还涉及社会体制、文化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应该成为十八大后政治体制改革的路线图。

(作者: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宋明晏

猜你喜欢
民权监督权分权
集权分权哪个更好?
分权与增长
我国纳税人监督权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探究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完善措施
大学内部治理中监督权的实现
浅析现代化史观下的个人现代化
金手指葡萄在河南民权的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市场化进程、财政分权与收入差距
中国古代民主性精华
张之洞的奇谈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