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参益气滴丸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3-10-27 02:34滑劲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滴丸顽固性心室

滑劲咏

芪参益气滴丸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及心功能的影响

滑劲咏

目的观察应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西药常规治疗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心功能改变与心脏彩超多普勒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 93%;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都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自身对照两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LVSD)、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但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有效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降低血浆NT-proBNP的作用。

芪参益气滴丸;顽固性心力衰竭;NT-proBNP;心功能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是指心力衰竭经常规治疗,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而效果较差,症状持续存在的情况,是长期以来困扰医学界的难题[1]。 芪参益气滴丸是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心衰的创新成果,本研究旨在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R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均为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与治疗组(n=43例)。治疗组男35例,女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岁,对照组43例,男36例,女7例,年龄58~76岁,平均66岁。病因:冠心病(4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心肌病(14例),肺心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病程4~20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如吸氧,应用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控制感染,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天津天士力集团生产),1袋/次,3次/d,餐后半小时服用,连用8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并应用Philips HDI5000 Sono CT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3.5 MHz,观察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主要指标有LVSD 、LVDD、 LVEF、 FS。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衰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2级上);好转:心衰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程度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衰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或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明显。两组心脏功能彩色多普勒参数变化及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见表2,LVEF、FS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自身对照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自身对照治疗后较治疗前LVSD、LVDD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两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P<0.05与对照组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NP及LVEF、FS、LVSD、LVDD变化

注:*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P<0.05与本组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3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各种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由于神经内分泌激活及心肌重构,心肌细胞出现能量代谢障碍及程序性死亡,治疗反应性差,预后凶险。属中医“心悸、水肿、喘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在心气不足,血运无力、络脉瘀阻、津运失常、湿聚为水,可累积全身络脉和多脏腑病变,瘀血痰饮阻滞日久又可引起脏腑组织肿大变形,导致络息成积。心气虚是心力衰竭发生的中医病机根本,瘀血阻络是其中心环节[2]。

BNP主要是由心室肌合成的神经激素,当心室容积或室壁张力增高时由心室肌快速合成并释放入血。其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RASS以及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其分泌量随心室充盈压的高低变化,只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超负荷时反应性地从心室肌分泌,为心室功能障碍的特异敏感指标。心力衰竭时心室壁张力增加,心室肌内BNP分泌增加,血浆BNP水平升高,其增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BNP是唯一独立的心力衰竭预测因子,是评价心力衰竭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的神经激素类标志物。

芪参益气滴丸是天士力集团继丹参滴丸后独家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代中药,是以现代科技提取黄芪、丹参、三七、降香中的有效成分精致而成的滴丸制剂。根据现代研究黄芪可降低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BNP水平,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丹参具有活血凉血,祛瘀止痛,除烦安神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能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抑制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等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具有良好的止血、造血功效,能够加强和改善冠脉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降香有较强的活血止痛作用[4]。诸药配伍标本兼治,具有融补气活血利水于一方的特点,从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治疗心功能不全,体现了复方中药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综合优势。本研究显示,在常规RHF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能进一步降低血浆BNP水平,使LVEF值、FS增加更明显,从而减缓心脏损伤的进程,改善RHF患者的心功能,为心力衰竭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1] 吴胜楠.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5):267-270.

[2] 陈图刚,谭维玲.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3):742-744.

[3] 张俊峰.血浆BNP、CRP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及心功能关系.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0):1601-1602.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450007 郑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滴丸顽固性心室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穿心莲内酯滴丸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