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进行审美化教学的实证研究

2013-11-08 01:08颜非非
浙江体育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太极拳美的大学生

颜非非

(中国美术学院 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02)

高校体育进行审美化教学的实证研究

颜非非

(中国美术学院 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02)

通过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文献资料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审美化教学进行探讨,设计出合理的太极拳课程审美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武术教学课程进行一个学期的审美化教学实践研究,并对大学生实验前后的审美主体活动因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审美需求、审美经验、审美态度、审美心境、审美理想都比实验前有显著提高,审美化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为高校体育进行审美化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高校体育;审美化教学;教学模式

0 前 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体育运动的欣赏也日益频繁,现代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异常高涨,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比较注重技能的传授,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美的自我认识、感受、理解如何亟待解决。作为高校体育课,不仅要传授运动知识、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运动中美的因子无处不在,在实施体育教学时,若能有意识挖掘这些美育因子,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丰富内在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化教学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的一种最优化的教[1]。近年来,许多体育工作者在审美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他们主要从美育功能,审美的重要性、美的形式、影响审美因素等教学经验或理论角度出发,缺乏教学实践论证。本文以产生美感的生理、心理要素理论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以美感共同性和审美的客观标准为学习目标,通过审美化教学实践,对大学生的审美主体活动要素的影响进行对比论证,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体育审美化教学的有效途径,目前从审美化教学的实证研究的文章比较缺乏,还未找到相关资料。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中国美术学院2011级3个班108名女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查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法,查阅浙江大学图书馆、全国期刊网、浙江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等,就审美化教学及相关的教学模式方面的论文作为本文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参阅了李戎《美学概论》、黄学规《审美与人生》、杜卫《美育学概论》和胡小明《体育美学》等大量有关著作与文献。内容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科研与方法、体育统计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为教学设计、教学实践、问卷的设计、数理统计分析以及最后的建议提供了理论支持。

1.2.2 实验论证法。 根据《美学概论》中产生美感的生理、心理要素理论,从视觉、听觉、感知、想像、情感、理解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以美感共同性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的客观标准为学习目标,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体育审美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审美化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阶段实现(图1), 对中国美术学院3个班108名学生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本学期武术审美化教学用了28个学时,第一阶段用了2个学时,第二阶段用了4个学时,第三阶段用了6个学时,第四阶段用了12个学时,第五阶段用了4个学时。(阶段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一、二、三阶段中部分穿插第四阶段的内容)。并分别对实验前、后审美主体活动因素进行检测对比论证。

第一阶段:审美热情的激发。

审美热情的激发是教师积极创设一些教学情景,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做好情绪、言语、表情、体态、示范感染力的一些准备;或通过对审美对象的魅力展示(可以通过媒介等)激发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效应,让学生生理上得到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并由此产生一种朦胧的兴奋,促使学生审美期待的出现,为下一步审美化教学奠定良好的生理心理基础。

第二阶段:感知、想象、情感体验。

感知、想象、情感体验是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一些美感共同性(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形式美等)和审美的客观标准(根据审美对象设计一些“真”与“善”的审美要求),并采用情感感染和心理暗示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想象、情感三方面去感受、比较、尝试,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觉与认识。该过程是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确证、自我肯定、自我创造的领会过程,为审美对话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交流、思考、分享。

该过程是通过同学、师生间的交流形成对审美的一种拓展与巩固,审美对话的关键是对话的双方要敞开心扉,彼此倾诉,并倾听和接纳对方的感受,是对审美体验的一种提升。教师应该允许存在差异,多以欣赏、肯定、赞扬的态度对待学生,摒弃过去总在潜意识地寻找唯一正确答案的顽固思想。经常举行这样的审美交流对话,有利于学生形成审美心境,使学生各种心理要素围绕审美运转,加深审美体验的幸福感,也为审美创造提供条件保证。

第四阶段:审美关照与实践结合。

审美创造实践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技能,学生把学到的技能和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学的过程中再次体验对象的情感和本质意义,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创造性地表现于对象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物化能力。

第五阶段:审美评价。

审美评价是对大学生的实验前、后审美主体活动因素(审美需求、审美理想、审美经验、审美心境、审美态度)进行对比论证过程,也是对审美化教学的一次修整与完善过程。

1.2.3 数理统计法。 将获得的数据进行SPSS17.0软件统计,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最后确定有效数据为108人,依据体质监测指标数据信息录入计算机,应用Excel 2003 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构建数据库,计算其平均数(),标准差(s),依据±5s的取值范围,对各指标进行取值,以使指标数据呈正态分布,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审美化教学对大学生审美需求的影响

表1 实验前后大学生审美需求描述统计一览表

注:t0.05(108-1)=1.98、t0.01(108-1)=2.63、t0.0011(108-1)=3.39

“当我们从主体方面思考审美活动时,不能不首先指出,主体的审美需求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内在动因[1]” 。由表1可得,审美化教学实验前后大学生审美需求10个纬度出现明显的变化,通过审美化教学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动员的形神兼备的神韵美、太极拳的力量、速度、灵敏、柔软、协调动作美及太极拳的动与静、虚与实、柔与刚、攻与防对立统一美具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对运动员的风度气质美、太极拳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运动员的行为、语言文明美具有很显著的提高;对人体艺术的情感表现美、太极拳的视觉效果太极拳的运动气氛美、太极拳的音乐旋律美显著提高。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技美、形式美,丑展开设计与调查,从提高的表纬度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效果明显。但对科技美、丑方面的需求效果较弱,这与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具有很大的关系,太极拳审美化教学还缺乏一定科学探索、技术产品的展示,丑是相对于美而言的,课堂太极拳教学竞技性不强,一般以美的正面教育为主,对太极拳丑的表现形式还不够深入,所以学生对场地器具环境美、胜负美的体会也不深。以上说明,通过审美化教学的实践,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激化了学生审美活动的内在动力。

2.2审美化教学对大学生审美经验的影响

表2 实验前后大学生审美经验描述统计一览表

注:t0.05(108-1)=1.98、t0.01(108-1)=2.63、t0.0011(108-1)=3.39

审美经验是指审美活动的经历和体验[1]。从表2中看,通过审美化教学,大学生对太极拳场地器具环境审美经验具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对太极拳的套路、历史渊源、胜负感的审美经验显著提高。说明审美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景创设较好、太极拳的套路技术学习较扎实、对太极拳的历史背景理解较深刻,也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审美经验积累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其他方面的变化不大,不难发现其他经验在太极拳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是很明显,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审美交流也没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一个人的审美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多样的,知识渊博的拓展过程,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更多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学习经验交流平台。

2.3审美化教学对大学生审美态度的影响

审美态度是指在审美准备和实现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与审美对象的关系及态度[1]。也就是说观看或参与该体育项目的目的性是什么,他是主体能否与客体建立关系,进入审美活动过程的关键因素。从表3中看出,大学生观看太极拳为了支持某队或队员、社交的审美态度具有很显著的提高,对欣赏太极拳的各种美的要求也有显著的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审美态度非常明确,审美、消遣、社交已成为主流,大学生对观赏体育运动的渴望比较强烈,观赏体育运动已成为他们课余休闲、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生对消遣渴望程度要高于男生,但男生有目的的去追求美和对个人的崇拜明显高于女生”[8]。说明大学生的审美态度的改变也需要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因为大学生的审美态度已有一定时期的定位,但本次审美化教学实验大学生对欣赏太极拳各种美的审美态度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改善女生审美态度中对社交、支持某队或队员的两个较弱环节,达到预期的效果。

表3 实验前后大学生审美态度描述统计一览表

注:t0.05(108-1)=1.98、t0.01(108-1)=2.63、t0.0011(108-1)=3.39

2.4审美化教学对大学生审美心境的影响

表4 实验前后大学生审美心境描述统计一览表

注:t0.05(108-1)=1.98、t0.01(108-1)=2.63、t0.0011(108-1)=3.39

审美心境是一种在生理舒适的基础上情绪平静、轻松、和谐的状态[1]。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人并不支配情绪,而是情绪支配个人”,审美活动能否发生及持续情况如何,与主体的审美心境或情绪状态密切相关。从表4中看出,本次审美化教学最成功之处是大学生的审美心境绝大多数得到了显著和非常显著的提高,说明本次实验大学生对太极拳,甚至是对其他的体育运动的审美情绪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只要我们为课堂创设积极、愉悦的审美化教学环境,学生的审美欲望就会得到激化,本次实验也为学生对太极拳审美创设了和谐的内心。

2.5审美化教学对大学生审美理想的影响

表5 实验前后大学生审美理想描述统计一览表

注:t0.05(108-1)=1.98、t0.01(108-1)=2.63、t0.0011(108-1)=3.39

审美理想是审美主体关于美的观念的最高体现,他集中表现了审美主体关于完善的、美好的、合乎愿望的生活观念,他对审美活动产生起到主要的指导作用[1]。从表5中看出,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审美理想中获胜、激烈丰富韵律上的快感、人体艺术的情感表现具有很显著的提高,对太极拳的诚实、公平、公正理想最求也有显著的提高。说明审美理想虽然是美的观念的最高体现,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一般来说这种高境界是很难改变的,但是通过审美化教学同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所以,要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审美化教学必须紧紧抓住审美对象的本质特征,抓住学生的审美心理,使他们在审美学习中选择并投入符合自己理想的审美活动,用整个身心去拥抱那符合自己美的理想的客观对象。

3 结 论

3.1 审美化教学实验前后,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得到提升,主要表现在审美主体活动要素审美需求、审美经验、审美态度、审美心境、审美理想都有比实验前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审美态度的转变,审美需求与审美心境的提升特别多,这也是本课题的成功之处,值得推广。

3.2 审美化教学设计比较科学合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的审美热情,为学生的体育欣赏奠定一定的基础。

3.3 审美化教学符合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理念,高校体育需要加强审美化教学,教师需要积极提升美学修养,学生需要审美自我创造。

[1] 李戎.美学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2005:279-324

[2] 胡小明.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3] 黄学规.审美与人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 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 张正中,李大光.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117-120.

[6] 曾晖,饶异伦.大学教育审美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5(6):88-90.

[7] 蒋黎旺.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体育与健康审美化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科研,2004(2):59-61.

[8] 颜非非,张杰.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审美主体活动因素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0(4):55-57.

[9] 郑行健.谈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51-52.

[10] 雷志灶.学校体育健美目标的思考[J ].体育学刊,1996(12):20-23.

[11] 袁爱玉.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探[J].体育教学,1999(6):21-24.

[12] 夏思永.试论体育教学美[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

[13] 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08-114.

[14] 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论教学过程的审美模式的构建[J].教育学,2001(4):82- 86.

[15]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2.

TheEmpiricalStudyonAestheticTeachinginCollegesofPhysicalEducation

YAN Fei-fei

(Sports Department, China of Art, Hangzhou 310002, China)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on Colleg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Design a reasonable Taijiquan course aesthetic teaching mode on college martial arts teaching. Aesthetic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on course for one semester.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 aesthetic activity factor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esthetic dem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aesthetic attitude, aesthetic mood, aesthetic ideals than before the experiment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esthetic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students, aesthetic teaching for college sports referenc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1004-3624(2013)02-0080-04

G807.4

A

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课题(Y201121974)

2012-11-27

颜非非(1975-),女,浙江永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太极拳美的大学生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42式太极拳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