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3-11-14 05:04张清华王士强
新文学评论 2013年2期
关键词:见证者亲历者诗意

◆ 张清华 王士强

主持人语

◆ 张清华 王士强

作为一位“80后”的写作者,郑小琼在短短几年内“涌现”并“声名鹊起”,获得了官方、民间、学院的广泛认可,这几乎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这种现象的出现自然并非偶然,也不完全是诗歌“内部”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诗歌触及了当今时代的“痛处”或“痒处”,而引起了大面积的响应和广泛的共鸣。她的诗歌呈现的是一种长期以来广泛存在、一直被忽略与漠视的群体和他们的生活,这个群体庞大、沉默、饱受凌辱、作出了巨大牺牲,但却无从表达自身的存在与诉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郑小琼诗歌之引起强烈的反响,正是因为契合了这个大的时代环境中的普遍性吁求。同时,郑小琼其本身作为辗转社会底层的打工者的身份,其亲历者与见证者的特征,都增强了写作的可信度与感染力,具有了较强的打动人心的能力。诸多的因素使得郑小琼及其诗歌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和反响。

郑小琼的诗体现了一种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既是个人、内心的现实,又是外在、社会的现实,既是古典的、反映论的现实,又是现代性、后现代性、荒诞的现实。郑小琼的诗重新建立了与时代生活、现实遭际、个体命运的血肉联系,描绘了在当今高歌猛进、阔步前行的现代化想象之外的另外一幅生活图景,宏观来看,这是被遮蔽的“另一个中国”,微观来看,则是社会底层为数众多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在这里,“人”被挤压、剥夺到一种极端严峻的状态,被工具化、物化、非人化,他们的生活被严密地规划、限定,在温饱、存活的低层次上旋转,毫无诗意与自由可言。但艺术的悖论也正在这里:通过对“非诗意”的描写,而达到对诗意的关怀;通过对“不自由”的揭示,而表达对自由的渴望。我们看到,郑小琼通过其诗歌,在呼唤一种做人的尊严与价值,在寻求一种更美好、更值得的生活,诗歌于她而言,既是一种拯救、治疗,也是一种梦想。

有的人认为郑小琼诗歌的优长主要在于社会学、题材性的方面,因而层次不高,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社会、现实、时代性的内容并非就是“非诗”的,它不但不是“等而下之”,而且是值得提倡的,诗歌反映现实、关注社会、表达时代实则是一种职责与荣光,其中最关键的在于是否以诗的方式来写、写得如何的问题。其次,郑小琼诗歌中一直有一个真实、痛苦、善感的个人主体,有着真情实感与切肤之痛,对“我”、对“人”的关怀是其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宏观、外在的社会议题在她的诗中并不显得空洞、虚假、概念化,因为这一切都是与“我”有关的,是在“我”的世界“之内”的。

郑小琼的诗情感峻急、痛苦、焦灼,“密度”与信息量很大,有着很强的批判力量和艺术张力。总体而言,其形象并不能用“打工诗人”四字来简单地概括,而是要比之丰富、复杂得多,尤其是在近几年,“成名”之后的她仍在不断进步,写作上在不断变化、不断突破自我,其身上体现出在早期底层生活亲历者、见证者的身份之外更为明显的“知识分子”特征,有着或许是在“80后”一代人身上越来越明显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这种“公共性”视野将为其提供新的思想动力和想象人生的方式,有助于拓展新的写作格局。郑小琼的诗是“以人为本”的,对个体“独立性”和尊严的诉求是其诗歌重要的主题之一,面对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体制、面对汹涌的物质和欲望大潮,她不无退缩与踌躇,不无内心的挣扎,但她从未放弃抗争,也从未站到“庞然大物”的一边去求取功名、谋获利益,她所有的努力似乎只是在于:“我”该怎样生活,该怎样去寻找一个个体的“我”。郑小琼的写作自然也不可能不存在问题,关于她的写作也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对于一位“80后”的、年轻的诗人,她已经写出了若干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这已属难得,而从更长的时间段落来看,或许她仍在上升、前进的途中,通过自我加压、自我修正,她完全可能写出更成熟、更优秀的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见证者亲历者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初心如磐
冬日浪漫
注定的美好
中俄友谊的见证者
移动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Chopard萧邦 红毯星光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