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比较

2013-11-16 07:37张冀疆王迎军谢辉苏晓磊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21期
关键词:芬太尼心率诱导

张冀疆 王迎军 谢辉 苏晓磊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代偿能力降低,围手术期血压、心率等波动较大,发生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麻醉苏醒的时间较长。设法减轻应激反应,保障老年患者手术安全,是老年患者麻醉的重要课题[1]。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FT)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μ型),其半衰期较高,连续给药不会出现体内无蓄积,起效、失效均较快,对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抑制性较好,对患者的术后苏醒影响小,对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中的剂量范围控制要求较低[2]。本研究将RFT应用于老年及高龄患者的手术麻醉中,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行开腹手术的52例患者,年龄60~72岁,平均(63.9±5.2)岁;其中男32例,女20例。体重39~79 kg,平均(52.9±19.8) kg。入选的患者均未发现神经系统疾疾病及病史、肝肾及心脑血管功能正常。根据采用的麻醉方法,分为RFT麻醉实验组29例和芬太尼对照组23例。两组在年龄、体重及手术持续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所有患者均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前0.5 h两组患者均肌注100 mg的苯巴比妥钠和0.5 mg阿托品。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式。实验组的麻醉诱导方式是0.04 mg/kg的咪唑安定,2.0 μg/kg RFT,1.5 mg/kg丙泊酚及0.1 mg/kg的维库溴铵;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维持:实验组持续泵注RFT 0.4 μg/(kg·min)及 0.5~1.0 mg/(kg·min)的丙泊酚,缝合皮肤时停止输注RFT。对照组诱导采用3.0~5.0 μg/kg芬太尼代替RFT,而术中麻醉维持采用芬太尼0.4 μg/(kg·min)代替RFT,其余与实验组相同,静注0.06 mg/kg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30 min后停止滴注芬太尼。从缝合皮肤开始,两组患者均采用1 mg阿托品,2 mg新斯的明,消除残余的肌松效果。手术完成后至患者复苏吞咽、呛咳反射动作并能呼之睁眼,呼吸频率高于12次/min, SpO2高于95%,肌力基本正常时即可将气管导管拔除。实验组术毕开展PICA,视情况负荷少量的芬太尼(0.05~0.15 mg)。对照组待患者清醒后开展PICA,不使用负荷量。

1.3 效果评价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评分:(1)0~3分:轻微疼痛,可耐受,不对休息造成影响。(2)4~6分:疼痛影响休息,需予相应处理。(3)7~10分:疼痛无法耐受。清醒时间。并分析两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进行统计学处理时运用SPSS 17.0系统软件,计量资料的数据以(±s)表示,运用t检验;采用字2检验来统计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R、SBP及DBP诱导后与麻醉前比较 诱导后,两组患者HR、SBP及DBP指标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插管后均较诱导后上升 (P<0.05)。实验组插管后和手术开始时血压、心率升高幅度较小,HR、SBP、DBP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见表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苏醒时间和VAS评分的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FT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及呼之睁眼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VAS评分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诱导期间对照组有1例患者心率<50次/min,静注阿托品好转。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恶心、呛咳、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需手术的高龄患者人数也不断增加,但老年患者脏器功能衰退,代谢速率减慢且部分伴慢性疾病,因此对麻醉敏感性较高,围术期血流波动较大,这对麻醉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3-4]。为减低麻醉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制定合理的麻醉药物及方案对提高麻醉质量有重要意义。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较为常用,其主要靠肝脏代谢,而老年及高龄患者肝肾功能较低,这延长了芬太尼代谢时间,多次给药易导致药物蓄积,部分患者甚至会有二次麻醉现象[5-6]。RFT是一种阿片类镇痛麻醉药物,通过机体非特异性酯酶进行代谢消除,具有麻醉效果确切、药效强劲、起效快、发挥作用时间较短,持续用药蓄积危害、无迟发性呼吸抑制及较高的可控性等各种优点[7]。RFT能够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后的拔管时间,减小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由于作用时间短,停止输注药物后后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提高,故RFT静脉麻醉停药前视情况应对部分患者采取必要的镇痛措施[8-11]。

表1 手术前后HR、SBP和DBP等指标的变化比较(±s)

表1 手术前后HR、SBP和DBP等指标的变化比较(±s)

*与麻醉前相比, P<0.05; △与诱导后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组别 麻醉前 诱导后 插管后 手术开始时 手术1 h 关腹对照组(n=23)HR(次/min) 76.7±10.9 65.4±11.2* 86.2±11.0△ 77.7±10.8 75.4±12.0 73.9±10.5 SBP(mmHg) 140.0±17.8 110.0±15.9* 144.3±15.7△ 128.4±13.6 126.5±13.0 131.8±15.6 DBP(mmHg) 77.1±12.5 60.3±10.4* 81.5±11.7△ 79.5±11.0 71.1±11.5 74.7±10.1实验组(n=29)HR(次 /min) 74.5±8.9 62.7±10.4* 73.0±7.9△# 67.4±8.4# 64.5±8.0 71.1±12.3 SBP(mmHg) 138.4±13.2 104.5±13.6* 109.2±15.5△# 110.0±13.7# 119.9±14.4 129.1±14.7 DBP(mmHg) 74.2±12.9 58.6±10.3* 66.5±10.4△# 63.4±11.3# 66.0±10.1 71.0±7.9

表2 两组手术后麻醉及恢复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手术后麻醉及恢复情况对比(±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呼之睁眼时间(min) VSA评分(分)对照组(n=23) 104.9±15.4 13.0±4.1 20.4±4.8 17.1±3.9 2.8±0.8实验组(n=29) 102.8±14.6 9.8±2.5* 13.9±4.1* 11.0±3.5* 3.7±1.4*

本研究中,与麻醉诱导之前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血压、心率均明显减低(P<0.05),但因为RFT起效较快,清除也快,因此RFT导致的血压及心率暂时性降低一般均具有一过性,不会诱发严重低血压[12-13]。本组中,实验组麻醉维持期患者心率及血压均相对保持稳定[14-16],而对照组患者心率及血压则先升高后降低,波动较大,说明RFT可有效地对麻醉过程中的应激反应进行抑制,使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17]。本组关腹时,两组与麻醉前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自主呼吸恢复平均需(9.8±2.5)min,拔管平均需(13.9±4.1)min,呼之睁眼平均需(11.0±3.5)min,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这可能是由于RFT主要代谢物无药理活性,且经肾消除为其主要代谢途径,而芬太尼经肝、肾消除,多次注射会有蓄积作用,导致术后患者恢复变慢。但实验组VAS评分(3.7±1.4)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提示RFT组患者苏醒后,部分疼痛会加剧,因此本组中对疼痛明显的部分患者追加少量芬太尼以减低疼痛。

[1]吴明春,陈利民,沈七襄.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麻醉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19(5):63-64.

[2]Hu X L , Tang H H , Zhou Z G ,et al. The effect of sev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only and propofol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on perioperative cytokine balanc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J]. Xi Bao Yu Fen Zi Mian Yi Xue Za Zhi,2011 ,27(6):659-661.

[3]张雪蓉,徐志新,雷波.七氟烷与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比较[J].新疆医学,2008,38(1):12-15.

[4]M üller K , Holzapfel J , Brunnberg L . 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 by boluses or by continuous rate infusion of propofol in mute swans(Cygnus olor)[J]. Vet Anaesth Analg,2011 ,38(4):286-291.

[5]周少丽, 蔡曙,黑子清,等.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J].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8):785-90.

[6]戴体俊.麻醉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80.

[7]袁孝忠,孙建良,陈巧妹,等.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5):390-391.

[8]Kawabata Y , Nakagawa A . The optimal volume of medicinal solution in the portable disposable infusion pump (SUREFUSER A) for FOLFOX6, FOLFIRI therapy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Yakugaku Zasshi,2010,130(4):621-627.

[9]武广义 ,李前进 ,郭晓俊 ,等.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开腹手术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24(5):51-52.

[10]Kimura F , Wada M , Kudo T ,et al. Case of Rett syndrome monitored with BIS and neuromuscular monitor during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J]. Masui,2011,60(6):700-702.

[11]高贤伟,何焱,陈东升.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491-492.

[12]闫诺,杨程,陈宁.地佐辛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的可行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558-560.

[13]徐文兰,周美兰,王文辉.地佐辛超前镇痛对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6):912-913.

[14]黄景峰,王晓,金晓东.瑞芬太尼用于SICU患者术后镇痛最适剂量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9,40(4):752-754.

[15]刘新民.临床药物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20.

[16]Morse J W,Fowler S A,Morse A L.Endoscopist-administered propofol:A retrospective safety study[J].Can J Gastroenterol,2008,22(7):617-620.

[17]顾运周,周泽刚.咪达唑仑、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9,38(18):2364-2364,2378.

猜你喜欢
芬太尼心率诱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心率多少才健康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