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投资者的福利效应分析

2013-11-22 08:01上海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44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银行业福利投资者

■ 毛 寅(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 200444)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深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下文简称“战投”)成为我国近年来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最典型的是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家大型商业银行。而其引进战投的前后又经历了几次争论,主要包括引资前的“金融安全威胁论”、上市后的“贱卖论”、解禁期结束后减持的“抛售论”。

在未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仍可能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特别是第三梯队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而福利效果是引进战投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在当前从“战略投资者的入股、入股后的合作、解禁期结束后的抛售”等方面系统梳理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福利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在我国整个银行业的重要性、引进境外战投在我国银行业改革进程的标志性,本文将以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对象。

战略投资者入股与减持的简单回顾

(一)战投入股情况回顾

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是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投的重要开端,此后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步伐、力度都不断加快。中国入世后,尤其是2003年12月《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发布后,掀起了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高潮。截至2009年底,共有31家中资银行引进了投资金额329.9亿美元、境外上市筹资494.3亿美元,引进外资合计824.2亿美元。

(二)战投减持情况回顾

2008年最后一日,中行的战略投资者瑞士联合银行(UBS)在锁定期满时即全部售出其持有的1.3%的股份,获利8.3亿美元。2009年1月13日,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以每股1.71港元价格悉数售出中行4.26%H股股份;通过这一交易,该行套现近24亿美元,实现盈利近8亿美元。

2009年1月初,美国银行宣布,以股份配售方式出售56亿股中国建设银行H股,售价为3.92港元,出售价值逾28亿美元。与2.35港元的IPO价格相比,此次出售股份将使美银获利88.234亿港元(出售获利约11.4亿美元)。2009年5月,美国银行将所持已过锁定期的135.09亿股建行H股以协议方式转让,减持股份占总股本的5.8%。

据统计,2009年,包括工行、建行、中行等大型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将其持有的价值1300多亿港币的股权变现,获利高达900亿港元以上。2004年、2005年中国银行业大改革时,各家银行引进的外资战略投资者,到2009年为止已经撤离的七零八落。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福利效应分析

(一)对微观层面—引资银行的福利效应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引资、引制、引智、引品牌。

1.引资—拓宽资本金来源,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就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引资当时情况而言,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其补充资本的最佳办法,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在很短时间内达到资本充足率8%的监管要求,为其业务快速发展和创新、上市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引制—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减弱软预算约束问题。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聘请了同一位董事—摩根士丹利的蓝德彰。他在上海银行和南京商业银行的董事会频频投反对票,反对银行不顾资本金的约束盲目扩大资产规模,建议银行要多发展不占资本金的中间业务等。

3.引智—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先进的信贷文化。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在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零售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和全球资金服务、信息技术、债券资本市场、资金业务、信用卡以及成立合资租赁公司等几十个项目上开展广泛合作,明确在2005年后的7年中,美国银行每年派出至少50名专家向建行提供技术援助。

4.引品牌—国际知名战投的引进,能够帮助大型银行在海外上市,取得合理定价;同时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全球化发展。

(二)对中观层面—我国银行业的福利效应分析

1.引资银行对后续银行的示范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后续银行引资时的溢价效应,例如由于在交行、建行上市之后,其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入股价较二级市场价格低很多,引发了“银行贱卖”的争议。在此背景下,高盛和安联最终入股工行的价格也较原来的协议价格提高了5%;二是对后续银行上市时的价值提升效应,中国银行业的价值得到投资者认可之后,几大银行的上市也就变得顺利。农业银行在2010年7月先后在A股和H股上市时,已不需要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促进销售,但仍创造了全球最大融资规模IPO的纪录。

表1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指标(2003-2009年)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报》。

2.对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效应。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是贷款的质量,因此提高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在我国整个银行业改革中任重道远。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主要取决于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情况、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以上三项指标,中国银行业在近几年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见表1)。

(三)对宏观层面—国内消费者与国家股东红利的福利效应分析

1.对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效应分析。银行业改革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可以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表示。具体可以用以下几个指标衡量:存贷款业务规模(表示银行提供的传统服务规模)、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表示银行提供的创新服务规模)、存贷利率差(表示消费者享受银行服务支付的成本)。

存贷款业务发展。我国银行业各项存款从2003年的22万亿增加到2009年的61万亿,贷款则从16.9万亿增加到42.4万亿;存贷款占GDP的比例略有下降。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健康发展。首先,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银行卡20.3亿张,同比增长14%,交易金额162.8万亿元,同比增长46%。其次,理财业务增长有序平稳。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为城乡居民提供灵活的资产配置渠道以及流动性和风险的管理渠道。第三,银行服务渠道不断优化。银行网点成为代理基金、保险和代收费等服务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和居民丰富投资品种、接受金融服务、便利财务管理的重要平台。总的来说,新型金融服务更加多样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仍然不够。

存贷款利差的变化。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为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在2002年2月至2011年2月呈先增加(在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达到峰值年利差3.6%)、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总体看存贷利差(即消费者剩余)并没有因为引进境外战投而发生明显变化。

2.对国家层面的福利效应分析。一是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分析。银行业也在我国整个金融业占有最重要地位,因此我国金融安全的最大威胁是银行业缺乏竞争力。由于对境外股东持股比例的限制,引进境外战投不但没有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相反由于引进战投触发了我国银行业特定时期的改革,在一定时期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金融安全程度。二是对大型商业银行国有股东的福利分析。据测算,历年国家财政(包括外汇注资)和国有资金为四大行转成股份制并上市,以剥离坏账和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投入了约4.03万亿。作为回报,至2010年7月农行上市,各类国家股东(含社保基金)并持有四大银行股票的市值为3.77万亿元,而中行、建行、工行上市后对国家股东分红3848亿元,十几年改制过程中,国家股东所得回报约为4.16万亿元。以投入产出比计算,总投资回报率为3.2%。换言之,国有银行的改制在经济方面投入产出已超出基本持平(《财经》,2010)。

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实现我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适度开放”。“适度开放”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系统动态的开放。系统动态的开放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从横向维度看,要求我们在整个经济发展框架内,综合考虑“2×2×2”(“2×2×2”,即“新设”和“参股”两种进入模式、“内资”与“外资”两类进入资本、“大中城市”与“非大中城市”二元进入区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的相关政策,实现整个市场进入系统的平衡协调。从纵向维度看,要求我们不但重视“进入前”和“进入时”的内容,更加重视“进入后”的内容,要强调对“进入后”的资本的动态监管和评估。

水平适度的开放。一方面,对市场进入的渐进放开是我们的根本改革方向,在政策上应该给在位银行与潜在进入者一个稳定的预期。另一方面, 在一定的时期、持股比例等方面,我们应该对国内银行进行合法的适度保护,这对充分发挥外资银行的“鲇鱼效应”而避免其带来的“鳄鱼效应” 是很有价值的。

内外平等的开放。对内资和外资进入者平等开放,有效的内资主体的进入不但能够给在位银行带来竞争压力,而且会给外资的潜在进入者带来压力,从而使我们在与外资的谈判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而且对内资的开放在有些方面是对外资开放不能替代的。因此政府应该为境内外资本创造一个公平的博弈环境,对两类资本进行平等开放。

与改革结合的开放。外资参股后转让技术、加强管理、最终提升我国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有条件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以我们放开对外资参股的比例控制、甚至出让我们的控制权为条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与稳定,我国因此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加强国内银行自身的改革、加强国内银行业基于市场机制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金融改革更有效的举措。“适度开放”要求我们走“放开市场进入与加强内部改革”相结合的道路。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福利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一方面引进境外战投对我国部分主体的福利效应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引进境外战投在深层次的“引制”与“引智”方面效果尚不明显,因此提出在未来“适度开放”应成为我国银行业引进投资者的重要内容。

我们注意到,我国近年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适度开放”的政策导向;我们相信:在进一步深化“适度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我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将从“粗放式、不平衡的开放”形式向“集约式、平衡的开放形式”转变,进而实现我国整个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各主体福利效应的更大提升。

1.Claessens, S., Demirgruc-Kunt. And Huizinga,H, ,2001,"How Does Foreign Entry Affect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 ",Jou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5

2.程志云.银行业外资集体减持战投荣光时代远去.经济观察报,2010.3

3.财经网.解密国有银行改革,http://www.caijing.com.cn/2010/yinhang/

4.邱兆祥,刘远亮.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的实证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2

5.尹应凯.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的“适度开放”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8.5

6.郑录军,曹廷求.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5.1

猜你喜欢
银行业福利投资者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