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体位改变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的研究1)

2013-11-23 03:07黄金英周惠嫦
护理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体位入院障碍

黄金英,周惠嫦

误吸是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中病人入院时30%~65%存在吞咽障碍,其中一半病人于发病6个月仍然不能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43%~54%有吞咽困难的脑卒中病人出现误吸,37%病人进一步发展为肺炎,4%因肺炎而死亡,严重影响脑卒中病人的整体康复[1]。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们对3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采取不同体位进食,以防误吸,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5岁~80岁(62.7岁±11.0岁);脑出血18例,脑梗死42例;吞咽功能为Ⅱ级~Ⅲ级。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①临床诊断并经CT或MRI确诊的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的病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症状无加重持续2d,具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的主症,多伴有构音障碍,或软腭、舌肌运动障碍,或咽反射迟钝或消失,或有舌肌萎缩。②病人能积极配合,完成试验及随访过程,病人或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③病人可经口进食,但需吞咽体位的改变和技巧及食物的选择配合。④能采取30°、45°、60°、80°体位进食的卧床病人。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认知障碍的病人;②完全性失语者;③拒绝按照试验方案治疗和评估者;④有明显的口腔或咽喉疾病影响吞咽者。

1.2 方法 所有入选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运动、理疗、针灸和吞咽训练等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入院后分别采取30°、45°、60°、80°体位进行进食试验,然后运用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法(VFSS)评估吞咽情况,选择最佳进食体位进食。对照组病人入院后根据病情采取病人自觉舒服的体位进行进食。根据脉搏血氧监测法和Leder SB的临床评价误吸的6个指标(①发音障碍;②构音障碍;③口腔反射异常;④随意咳嗽异常;⑤吞咽后咳嗽;⑥吞咽后声音改变)进行观察,判断误吸情况。若病人在进食后出现上述指标中任何1个,结合脉搏血氧饱和度较进食前下降超过2%,即应高度怀疑误吸的可能,必要时可拍胸部X线片确诊。每组病人的进食吞咽技巧、食物的调配及进食前、进食时、进食后的评估均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执行。全部病人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或出院前各评估1次。

1.2.1 进食体位 治疗组30例病人在入院后分别采取VFSS:在正侧位透视下对病人采取30°、45°、60°、80°体位进行进食试验,观察造影剂经过口腔及咽部的情况,会厌谷和梨状窝有无滞留、残存、误吸,环咽肌开放情况等,病人发生误吸即停止造影过程。选择最佳的时间分别点片,整个过程均用SONY摄影机录制并加以分析,选择最佳的体位进食。对照组病人在入院后采取自觉舒适的体位进食。

1.2.2 进食姿势 如果单纯舌功能障碍,头后仰,可促进食物的传送;如果一侧舌、咽障碍,头转向健侧,使食物位于健侧口腔;一侧咽麻痹,头转向患侧,可关闭患侧梨状隐窝,将食团运送到健侧咽部;当口腔时相、咽时相同时存在功能障碍时,开始时一般取躯干30°仰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头垫起,喂食者位于病人健侧[2];咽喉吞咽障碍的病人选择薄且凹陷小的匙来喂食,每次喂食时用匙压一下舌面以刺激知觉,促进舌的运动,每口喂食量应以少量(2mL~3mL)试之,以后酌情增加。喂食时应将食物喂至健侧舌后方,指导病人用舌搅拌食物,抬起舌头,舌顶向上腭,教病人先有吞咽意识,做吞咽动作,病人完全咽下食物后停10s~15s,待呼吸平稳后咳嗽一下,以喷出残留在咽后部的食物残渣。

1.2.3 食物的选择 根据病人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以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由于病人吞咽困难,消化系统功能降低,所以要选择易吞咽、易消化、黏性适当、不易松散且不易残留的食物[3],食物的种类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而食物不能单一,要保证色、香、味俱佳,以增进病人的食欲[4],保证病人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1.2.4 评价标准 ①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②脉搏血氧监测法[5];③VFSS[4]。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比较

3 小结

随着脑卒中病人日益年轻化,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其所造成的危害也日益显现。据统计,37%~74%的急性脑卒中病人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其中伴有吞咽障碍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可增加3倍,而误吸的发生率则可增加11倍[6],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效果并增加社会经济负担[7]。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要避免误吸的发生,首先在进食前要评估病人能否进行进食训练,在确保能进行进食训练时要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体位,姿势及正确的食物黏稠度,其次病人在进食训练中要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治疗组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卧床病人分别采取30°、45°、60°、80°体位进行进食试验,然后运用VFSS观察评估病人的吞咽情况,选择最佳的体位进食,结果显示未发生误吸情况,值得推广。

[1]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2]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27.

[3]陈琼梅,霍建珊.进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8B):2135-2136.

[4]王延蕾.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4(15):88-89.

[5]燕铁斌,窦祖林,冉春风.实用偏瘫康复[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

[6]李洁霞,黄格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7):116-117.

[7]马洁,张云云 .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0):1244-1246.

猜你喜欢
体位入院障碍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