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提升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1)

2013-11-23 03:07夏引芳韩玉琴张建华葛文贤宋爱华
护理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护士长专科优质

夏引芳,韩玉琴,张建华,葛文贤,宋爱华,王 秦

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2011年4月我院内分泌科作为第2批试点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科室特色和创优精神紧密结合,推行包干责任制扁平化整体护理,拓展优质护理内涵,实现护理专科化发展,有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进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内分泌病房共有护士19人,均为女性;年龄21岁~46岁(27.0岁±3.0岁);职称: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10人,其中专科护士3人;学历:本科5人,专科14人。核定床位42张。选择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前(2010年3月—2011年3月)内分泌科住院病人557例,优质护理活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后(2011年4月—2012年4月)住院病人605例,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护士、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管理方法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前内分泌病房实施功能制护理;开展后病房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1.2.1.1 转变护士服务理念 护士长组织专题会议进行全体动员,让每位护士认识到转变服务理念的必要性及迫切性。病区设立便民服务箱、医患沟通本,病区摆放绿色植物、健康教育资料提升温馨感[1]。科室制定规范用语,建立“日病人沟通制”,每天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与病人沟通,每月召开“亲情式”优质护理服务座谈会,鼓励护士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

1.2.1.2 改变工作模式 实行包干责任制扁平化整体护理,每位责任护士分管病人不超过8例,实行8h在岗、24h负责制,全面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饮食、治疗、用药、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达到全程、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遇到危重病人多、病人人数多等特殊情况,实行弹性排班。通过新老搭配,明确分工,避免病房护士年轻化、经验少的弊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2.1.3 加强专科护理建设 科室建立QQ群,交流、分享专科知识。每月由专人负责1种疾病的专科培训,鼓励护士上网查找资料,培训时积极参与讨论,互相补充存在的不足,护士长最后进行总结。责任护士除为病人实施基础护理外,还为病人提供具有糖尿病专科特色的护理服务。为正确、及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除参加业务学习外,还主动请教医生、参与科内病例讨论、查阅书籍等,提高了护士病情观察、判断、迅速反应能力。护士长每周对护士进行理论、实践培训考核,专科护士定期组织讲座、经验交流等学术活动,营造学习团队氛围,更好地开展糖尿病病人教育。

1.2.1.4 健康教育多样化 ①健康教育常规化:病人一入院,责任护士根据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分别从糖尿病基本知识、饮食、运动、监测、药物、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根据病人反馈及时修改护理计划。②健康教育个体化:每天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带领责任护士对入院第3天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掌握其存在不足,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达到以老带新。③健康教育专病化:每周一、二、四下午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运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互动式讲课,将课堂教育与实际治疗相结合,给病人以直观的感受,便于病人的记忆。鼓励家属听课,普及糖尿病知识,争取家属的支持。根据病人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制订远期目标,并结合目标进行健康教育,制订具体健康管理措施,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1.2.1.5 护理质量长效常态化 加强对护理安全制度理论的培训,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药品仪器管理制度、病人身份识别制度等;强化安全意识,防跌倒、防压疮的发生,关注重点环节、重点对象的流程管理。护士长参与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时掌握病房的动态。病房设立一级质控自查小组,从护士长管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书写、抢救物品7个方面开展自我督查,落实每周三优质护理服务展评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1.2.1.6 护患关系亲情化 病人入院就由护士带入病房休息,熟悉环境,同时送上一杯热水,一份健康教育资料,耐心介绍住院环境、探视、饮食、查房、安全等制度,合理安排检查和治疗,确保病人正常休息。对病人提出的要求,尽快地给予答复解决和答复。

1.2.1.7 护理管理人性化 护士长充分发掘护士才能,倾听护士的呼声,正面引导,鼓舞士气,规范礼仪,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鼓励护士有计划地外出旅游,减轻心理压力,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根据护理部绩效考核制度和工作量化表,结合内分泌科护理工作特点,与财务科、护理部沟通,制定内分泌科护士绩效考核表,根据临床护士工作数量、质量及住院病人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考评,体现能级对应、多劳多得、向夜班护士倾斜、优劳优得的绩效分配原则,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激发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

1.2.2 观察指标 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病人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士糖尿病专科知识水平。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表3)

表1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病人满意度比较 例(%)

表2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2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 分

时间 检查次数 护士长管理 病房管理 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消毒隔离 护理文件书写 抢救物品开展前 12 95.25±1.14 95.95±0.97 95.63±1.17 95.60±0.98 96.35±0.86 96.01±1.67 97.56±1.28开展后 12 99.68±0.47 99.52±0.68 98.36±0.72 98.43±0.69 99.47±0.68 98.50±0.46 99.75±0.62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表3 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糖尿病专科知识评分比较(±s) 分

表3 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糖尿病专科知识评分比较(±s) 分

时间 人数 饮食指导 运动指导 心理指导 血糖监测 药物治疗 急慢性并发症开展前 19 2.07±0.94 0.47±0.51 0.28±0.45 1.20±0.89 3.31±1.72 3.97±1.71开展后 19 5.81±0.47 1.88±0.33 0.99±0.11 3.81±0.43 9.50±0.74 4.04±1.66 P<0.01 <0.01 <0.01 <0.01 <0.01 >0.05

3 讨论

3.1 转变护士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满意度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达到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目的。责任护士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健康教育由灌输式向渗透性转变,达到常规化、个体化、专病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跟随医生查房,对病人的病情更为了解,护士工作更加细心,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病人平均住院日,医护配合更加默契,医生、护士、病人关系更加和谐,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得到满足,满意度上升[2]。“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是一项惠民工程,让病人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3]。

3.2 推进内涵建设,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是基础护理的实施者,“夯实基础护理”和“发展专科护理”是护理事业的双翼[4]。护理专科化发展已成为临床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5]。护士长利用QQ群、每周护理个案讨论、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等,促使病区护士积极进取,知识多元化、专业化,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3.3 开拓创新,提升护理水平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内分泌科护理组荣获院重点护理学科、特色护理专科、优质护理先进病房的称号。口服药杯、胰岛素注射的练习器、自测血糖绘制表3项技术获医院护理创新奖。

3.4 延伸专科护理服务,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组织内分泌科护理人员深入社区举办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开创医院第1个糖尿病俱乐部活动、第1个糖尿病教育护理门诊、第1个糖尿病专科护理沙龙,坚持每月1次糖尿病健康俱乐部活动,每月2次社区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推行看图对话互动式的健康教育,每年对全院临床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3次,负责全院糖尿病护理会诊,提高临床护士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力,落实传帮带和规范的技术指导。加强与8所社区服务中心合作,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通过对社区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促进社区护士对社区糖尿病病人及家属落实健康指导,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长期随访与管理。

[1]张亚珍.人文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56-157.

[2]黄慧根,陈凌,黄红友,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310-311.

[3]岳丽清,李映兰,高红梅,等.我院开展“优质示范工程”活动的初步实践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14-316.

[4]成翼娟.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双翼[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11.

[5]陈湘玉,陈璐.专科护理小组管理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85-786.

猜你喜欢
护士长专科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