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预警机制在普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3-11-23 03:07胡文军
护理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危机预警管道

张 琼,胡文军

普外科病人由于手术、治疗的需要,通常会携带多种管道,管道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转归乃至生命[1],如何减少或杜绝因管道护理不当而引发的不良事件日趋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我科自2009年将危机预警机制引入管道安全管理中,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管道不安全因素的预警、防范,把握管道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降低了管道相关不良事件,提高了管道护理的安全和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5月引入危机预警机制的我科胃肠手术病人223例(术后置管共1 338根)为观察组,选取2007年6月—2009年5月未引入危机预警机制的我科胃肠手术病人220例(术后置管共1 321根)为对照组,两组术后病人留有静脉输液管道1根~3根,腹腔、盆腔引流管1根~3根,均有留置胃管、尿管。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术式、留置管道的数量、种类、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各类管道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及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管道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危机预警机制,方法如下。

1.2.2.1 强化护理人员对管道风险的危机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本院或文献报道的管道安全相关的危机事件,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学习有关管道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1.2.2.2 建立管道风险评估和日常运行维护登记表 针对每位带管病人实施风险评估,对有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者填写风险评估表并进行日常安全运行登记,班班交接,加强监管。

1.2.2.3 规范管道标志 用不同颜色的防水标签标记管道名称并注明管道留置时间,保持字迹清晰,粘贴位置合理。同时床头摆放对应的“注意:防导管滑脱”警示标志。

1.2.2.4 严格无菌操作,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管道维护前后做好手卫生,消毒面积、操作程序符合常规,按时更换引流装置及敷料,发生污染及时处理。引流袋、引流瓶位置低于引流伤口的平面,防止逆行感染。

1.2.2.5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床头设巡视卡,护士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保证管道留置位置准确、引流通畅,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胃管等要采取胶布加束带双重固定法,护士长每日检查管道护理效果,每月组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1.2.2.6 应用管道安全提示卡,做好健康宣教 责任护士向所有置管病人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并发放管道安全提示卡,说明术后各种管道留置的目的、重要性及日常注意事项,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主动配合,做好导管的自我维护,便于病人活动和接受治疗。

1.2.3 评估指标

1.2.3.1 护士对管道护理风险的认知 将引入危机预警前后对护士进行的所有管道相关知识的问卷(包括管道名称、作用、护理措施及潜在并发症)和操作考核成绩进行统计,成绩≥90分为优秀,80分~89分为合格,<80分为不合格。

1.2.3.2 管道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包括管道滑脱、堵塞、扭曲、受压、识别错误及引流装置更换延迟。

1.2.3.3 病人对管道安全管理的满意率 管道安全管理的内容为本科自制问卷,包含病人对责任护士应向其宣教的与管道相关的知识的评价,共10个项目,每项设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3个答案,在病人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

1.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护士在引入危机预警机制前后对管道护理风险认知的比较(见表1)

表1 引入危机预警机制前后护士对管道护理风险认知考核成绩比较 人

2.2 两组管道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管道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根

2.3 两组病人对管道安全管理的满意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对管道安全管理的满意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 危机预警提高了护士对管道护理风险的认知,有效降低了管道护理风险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普外科术后病人治疗、护理项目多,有时在同一个病人身上留置5条以上的管道,增加了护士执行各项操作的风险,应重视风险意识、危机意识的培养[2],用客观、准确的管道风险评估表时刻警示护士,即使是极为简单的护理行为都可能引发管道护理风险,遇到疑难病例、复杂手术甚至是例行管道的护理时,护士能认真制定护理计划,做好病情观察,运用正确的护理措施有效地去降低、控制潜在风险,从而保证了病人的管道护理安全。

3.2 危机预警规范了管道护理行为,降低了管道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管道日常运行的监管规范了护理操作及护理行为,强调了护士在管道护理时要注重操作环节、过程的规范,统一的床头警示、管道标志使护士能迅速、准确地识别管道名称,确认留置日期,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因管道多且杂乱造成导管识别错误而引发相关的护理差错,还避免了因留置时间未标志而延迟对引流装置的及时更换,造成相关的感染。

3.3 提升了病人的安全感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在强调医疗、护理安全的今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是提升病人满意度的保证[3]。我科将危机预警引入管道安全管理后,护士定时查房、巡视,班班交接、核查,使病人感受到了护理人员对每个细微环节的关注,管道安全提示卡的发放让病人及家属主动参与到管道安全管理中来,提升了病人的安全感。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成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既体现了护士的人文关怀,又加强了病人的管道安全管理。

4 小结

管道安全管理是保证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前提,将危机预警引入管道安全管理模式中,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提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推进制度化、系统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真正为病人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护理[4]。

[1]麦银英.外科危重患者术后多管道的护理及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2):113-114.

[2]王玉洁,郭慧芹.浅谈临床护理中的危机管理[J].护理研究,2006,20(7A):1767-1768.

[3]姚宁,田素英,张蕊.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44-45.

[4]张琴.实施护理危机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11A):2827.

猜你喜欢
危机预警管道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危机”中的自信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预警个啥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
中缅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