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小组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1)

2013-11-23 03:07刘君芹李燕玲
护理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隐性专科成员

金 环,许 娟,刘君芹,李燕玲,李 锐

为给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我院护理部成立了多个护理专业小组,培养了一批专业护理人员。共享专业人员拥有的知识是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关键。英国物理学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1]。其中隐性知识是无法用文字表述的难以交流的知识,它往往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或技能技巧中。隐性护理知识包括护理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护理技能、技巧和诀窍)、护理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如护理意识、护理价值、观察力、应急能力、亲和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2]。相比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很难规范化地表达出来,共享更加困难。护理专业小组内部的知识共享,仅仅停留在一少部分显性知识共享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推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知识共享。鉴此,我院护理部从2011年11月起,运用SECI(社会化、外在化、联合化、内在化)模型[3]为理论框架,构建护理专业小组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模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各专科小组(糖尿病小组、伤口小组、静脉小组等)随机抽取绩效优异和绩效普通的护理专家各5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92例;年龄29岁~46岁(36.0岁±4.7岁);工作年限5年~25年(15.0年±4.1年);硕士7例,本科93例;护师49例,主管护师51例。入选标准:①工作年限≥5年;②本科以上学历;③护师以上职称;④业绩标准:根据各专科小组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会诊质量、专科发展、科研教学水平、协作奉献精神、专科组长评价、同行评价8个方面的考核成绩判定,总分100分,90分以上者为绩效优异者,85分~90分为绩效普通者。

1.2 方法

1.2.1 行为事件访谈法 日本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4种模式:社会化、外在化、联合化、内在化,即SECI模型[3]。其中外在化就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环节,是把储存在人脑中的隐性知识(如经验、技术、诀窍等)通过适当的方式转化为人们可认知的显性知识,从而达到隐性知识共享的目的。而在转化的各环节中存在着若干个影响转化顺利进行的因素。本研究就是以SECI模型为框架,从知识共享态度、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共享渠道3个方面,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4]来获取资料。通过被访谈者对自己过去执业活动中发生某些“行为事件”的详尽描述,揭示当事人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主要访谈内容包括:①您对隐性知识共享的认识有哪些;②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其他成员进行学习交流,频率如何;③您传授或接受他人的经验、技术、能力的动力是什么;④在您所进行的专科小组活动中,有哪些事情让您记忆深刻?成功事件、不成功事件各3项,请详细描述整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时间、相关人物、涉及的范围以及影响层面。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您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对您今后工作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此次访谈采用双盲法,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事先均不知道谁属于哪一组,每人访谈时间约40min,在征得被访谈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

1.2.2 Delphi法 请两位专家通过阅读文本,运用主体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提炼文本中的关键事件主题,分辨关键事件中出现的隐性知识影响因素指标进行编码、记录,再将两人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筛选前40位的影响因素,并将其整理成分值表格的形式,发给各专科小组组长进行打分,回收汇总后按照分值的高低排列备选的影响因素,同时请专家对未列出、但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补充。按照该方法反复3次后,筛选出护理专业小组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20个,并将其整理成调查表的格式,请9个专科小组的成员进行评分,发放问卷45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5%。

1.2.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然后将建好的数据库转化为SAS数据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护理专业小组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信度及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sα值为0.872,表明测量项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程度和内部结构的良好性。样本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数据的KMO值为0.869,Bartlett球度检验显著性水平P<0.001,表明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2 主成分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抽取和方差最大化转轴,结果得到6个公共因子,共解释82.67%的变异。分别是激励水平(可量化的报酬激励、精神激励、创新激励)、个体需求(需求程度、积极情绪、学习能力)、沟通方式(交流次数、交流方法、交流内容)、核心能力(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工作方式)、团队氛围(默契程度、组织氛围、信任程度、内在动机)、学术平台(网络学习、协作完成某种任务、培训、师徒制)。见表1。

表1 护理专业小组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矩阵(n=100)

2.3 影响因素模型 根据统计结果构建护理专业小组隐性知识共享模型,见图1。

图1 护理专业小组隐性知识共享模型

调查显示,知识共享态度的影响因素中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需求者有时不能意会知识拥有者所给予的隐性知识,因此就受到激励水平和个体需求水平的影响。知识共享能力的影响因素中,护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取决于能否对隐性知识的潜在性进行判断,如果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着这种诀窍和技能就很难开展隐性知识共享,而护理专业小组成员间是否默契、信任、各自存在的动机如何都影响着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知识共享渠道的影响因素中专业小组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护理专业人才间采用什么样的交流方式,学习交流的频率如何,都决定了隐性知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转化为显性知识。

3 护理专业小组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

3.1 不断创新激励机制,提升成员个体需求 知识共享是一种利他主义的行为,但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个人知识开发,使自己在医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自然而然会对所拥有的知识有意识的“垄断”,形成竞争的筹码,这就与知识共享形成了冲突。为了解决这一冲突必须设计出一套既可使知识拥有者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又使其乐于创新知识、共享知识的激励系统[5]。因此,将知识共享作为护理专业小组每月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让小组成员每月申报知识共享的成果和知识应用成果,按其贡献的大小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这不仅使护理专业人才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需不断提升才能为自己获利,同时也为集体、为他人做了贡献,达到了隐性知识共享的目的。

3.2 营造良好团队文化,培养成员核心能力 信任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护理专业小组组长要想办法预防和消除知识共享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信任,通过适当的方式满足个体的3个基本需要,即能力、自主和关系[6]。如在各专科小组中采取了让成员之间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竞赛,为了完成该项任务,团队的成员不仅要积极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去,而且还要不断对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成员的默契程度、积极情绪、内在动机等都会对团队创造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成员的核心能力,同时也建立了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团队氛围。

3.3 搭建知识管理平台,增强成员聚集力度 学习型组织不仅是一种策略的运用,同时也能增强聚集力度。组织成员能营造共同的学习环境,主动找出工作中的问题,经过持续实验解决问题,改善作业方式,因而能够促进成员努力学习、实现目标的能力[7]。因此,护理专业小组要经常开展培训及团队学习活动,制定相应的知识及技术目标训练模块,创建知识仓库,来收集加工、储存、挖掘、使用知识,保证及时更新知识,搭建一个知识共享平台,让护理专业小组的知识能被所有知识需求者及时、有效地获取和应用,充分发挥团队知识的作用,促进护理专业小组的可持续发展。

[1]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96:4.

[2]彭山玲,阎成美,李妮,等.隐性知识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08,22(2B):452-453.

[3]Nonaka I,Toyama R,Konno N.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Range planning,2000(33):5-34.

[4]McClelland DC.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with behavioral eventint-erviews[J].Psychological Science,1998(9):331-339.

[5]颜巧元,张亮.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机制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24(7):53-56.

[6]满力,于东立.高职护理教师共享隐性知识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2C):497-498.

[7]宋春燕,王菊香.基于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55-58.

猜你喜欢
隐性专科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