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写作拟题研究

2013-11-25 08:59赵显昊
华中学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拟题说明文记叙文

余 敏 赵显昊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一、引 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点和难点之一。对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写作是综合运用所学汉语知识的一项技能,也是体现学生汉语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汉语水平考试逐年升温,现在新版HSK 考试已经将写作列为4~6级的考试内容之一,然而写作部分常常让汉语学习者望而生畏,而且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部分。然而目前,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成果中,多数研究者关注的都是留学生汉语作文本身,拿到文章后研究者的目光本能地向下看,而往往忽视了题目。在进行综合课教学以及写作课教学时,笔者常常从留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发现,除了留学生作文本身内容、结构、语言、格式方面常见的错误之外,在如何拟题目这个问题上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此问题,笔者作了一个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及方法: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笔者从所在学院留学生历年的作文(包括留学生平时综合课、写作课作业中的日记、作文等,综合、写作考试中的作文部分以及作文比赛的作文)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从是否拟了题目、是否按要求拟了题目、自拟题目是否符合汉语拟题规范、自拟题目存在哪些问题这四个方面来考察留学生汉语写作拟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没有考虑作文本身的优劣,只关注作文的题目。笔者对这些作文题目进行了三类筛选、整理。

二、调查统计一

根据中文写作的惯例和要求,一般来说,非应用文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是需要有题目的。除普通信件外,其余应用文也是需要写标题的。

(一)调查统计一之结果

据此,笔者首先将收集的作文分成了两类:一类是需要写题目或标题的,另一类则是普通信件,并分别统计了其中写了题目和未写题目的文章总数及其所占比例。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上表是按照未写题目文章所占比例的高低排列的。由总计1的结果来看,留学生用汉语写作文时不写题目者的比例是相当多的,达到了30%,而应用文中的一般书信是不应该加题目的,面对这类体裁的文章,却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加上了题目。被调查的作文中绝大多数是笔者教授的学生写作的,为了收集到更多的学生自拟题目,2007年后在学生进行写作前(不论是课后作业还是考试),笔者还常会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醒学生不要忘了写题目。因此笔者相信,在没有教师提醒的情况下,留学生用汉语撰写作文时不写题目的比例会更高。

(二)调查统计一之小结

从上面统计结果我们还可以找到这样一个规律,留学生写作文不写题目在这几种情况下出现得比较多、比例比较高:第一,在考试的情况下;第二,要求是看图写作文。表1中“4.我的爱好”是历年在第一次写作课上笔者作为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而让学生当堂写的摸底作文题。很多学生是从来没有接受过汉语写作训练的,因此不写作文题目的比例很高。考试的时候由于紧张,也会有很多学生忘了写题目,这也是为什么面对考试,不写题目的比例就会升高的原因。

其次,表1中题目一栏1~6中,有三项作文题都属于看图记叙文。而看图记叙文不会给出类似“请以《……》为题写一篇文章”的要求,而且面对图,很多学生也写不出合适的题目,也就干脆放弃了。

三、调查统计二

(一)调查统计二之结果

在笔者统计留学生作文题目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在写作业或考试时,很多学生没有按照要求拟题,而拟了他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由于很多作文都是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因此该次统计作文数量非常有限。表2中只列举了部分的学生自拟题目,总的统计结果见表2中总计。

表2

续表

表2中“未按要求写题目”的比例=未按要求写题目的篇数/写题目的作文篇数。“学生作文题目”一栏中列举的是未按照要求学生自拟的作文题。

以上所有的作文都曾以“请以《……》为题写一篇……文”的书面形式作为要求给了学生。虽然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并未偏离主题,但严格地来讲,不按照要求拟题也是不符合要求的。

(二)调查统计二之小结

由表2的统计结果可知,在写了作文题目的文章中,不按要求拟题的文章不在少数。由此可以推知,学生并未理解,或者更确切地说,并未意识到“请以《……》为题写一篇……文”是要求他们用《……》作为文章的题目,而是随意地用自己拟的题目作为文章题目。即使是留学生按照要求拟出来的作文题,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给题目加标点符号,如以“我的爱好”为题的63篇作文中,有36篇写了题目,其中21篇给“我的爱好”加了标点符号,加上《》——书名号的有19篇,加上“”——引号的有2篇。其他的还有给“爱狗的人”加了书名号的有2篇;给作文“一年之后”加上了书名号的有10篇,加上了单书名号的有1篇;给题目加上单书名号的还有“我感受到的中国和我国家的文化差异”1篇,“在中国的周末”1篇。

四、调查统计三

2007年前后至今,为了了解和研究留学生自拟题目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写作课课后作业及综合、写作考试中常常有意识地让学生自拟题目,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们自拟题目的情况。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第三类整理,我们把此次抽查的503篇文章(应用文中一般书信是不需要题目的,没有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因此第三类整理不包括应用文)中所有学生自拟的题目,包括未按照老师所给题目而自拟题目的,也包括本身就要求学生自拟的题目,都进行了整理和归类。

一个合适的题目,首先要看它语法、词语搭配上有没有问题,也就是读起来通不通顺;其次要看它是否适合作为文章的题目,有的读起来很顺,但不符合汉语题目的表达习惯;最后还要看是否符合该文体题目的要求,汉语文章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都有一定的题目类型。

(一)调查统计三之结果

笔者将留学生自拟作文题先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符合汉语题目要求的,这类题目不做标记;另一类是不符合要求的,然后,我们再根据以上对合适题目的三种要求将错误的题目分为三种,分别用A、B、C 标记,即A 表示题目存在语法或搭配上的错误;B表示不符合汉语题目的表达习惯;C 表示不符合文体题目表达习惯的。我们列举了部分学生的作文自拟题目见表3。

表3

为了考察这四种学生自拟题目错误类型所占的比例以及在不同文体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将留学生的文章分成四类,即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和看图写作文,每一类又按照上表的方法将学生自拟题目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表4第三栏“错误自拟题目篇数及比例”中的比例=错误的自拟题目/自拟题目篇数。而三种错误类型的比例则是用每种类型下错误题目的篇数除以错误自拟题目的篇数得到的结果。

(二)调查统计三之小结

从表4的统计结果来看,四类文章中,看图写作文类文章留学生自拟题目出现的错误最多,然后依次是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而从错误类型的角度来看,错误比例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A 类错误议论文>说明文>看图写作文>记叙文;B 类错误看图写作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C 类错误说明文>看图写作文=议论文>记叙文。

说明文类中关于介绍动物的文章,如何拟该类题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因为介绍动物类说明文题目格式简单,一般都是动物的名字或者“地名+动物”的格式,如“熊猫”、“澳洲袋鼠”等。学生在接触过几篇范文后基本能概括出该类文章的题目格式和规律。而出现错误比较多的则是程序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如在介绍某种菜的做法的作文题目也常常以菜名为题目,如“番茄炒鸡蛋”、“日式炖牛肉”,但学生容易将这类文章中常用的句式“怎样……”、“(介绍)……的做法”作为作文题目,如“怎样做春卷”、“介绍一种菜的做法”、“怎样准备好一个申请就业的访问”。一般来说,语法上不会出现太多错误,而是在是否符合中文题目表达习惯上会犯错。

记叙文的题目格式复杂多样。留学生学习较多的是记事记叙文和写人记叙文,有名词性的,如“(记)……的一件事”和“……的……(各种称谓或者人)”,如“我的妈妈”、“我最尊敬的人”等,也有主谓短语,如“那天我很难过”、“游北京”等。

议论文的情况与记叙文相似,甚至更为复杂。有名词性的题目,如“……的利与弊”,有动宾结构的,如“保护环境”,有主谓结构的,如“有钱不是幸福”,甚至还有问句,如“上大学一定能成功吗?”学生在语法上很难把握好,因此记叙文和议论文绝大多数的偏误类型集中在AB类上。

看图写作文,学生看图后提炼图的中心意思本来就是一道考验,再加之看图作文题目没有固定的题目样式和标记,导致学生在拟看图写文章题目时,天马行空,错误百出。

表3中A 类错误的题目错在哪儿自不必说,我们来看看B 类错误的题目。“写写……”、“我对……的看法”、“谈谈对……看法”、“介绍……的做法”这样的句式常常出现在议论文、说明文的作文要求里,而并不是汉语中习惯的拟题句式。而像“自私的同学”、“没有常识的人”、“自我本位的人”这一类学生自拟的记叙文题目乍看之下好像并没有错误,但读起来总觉得差点什么,汉语的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常常会用“一个……的人”、“一位……的……”等句式。“告示牌”、“公共设施的规则”这样的题目则更像说明文的题目,而不是记叙文的题目。

从这些错误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拟汉语的题目,不知道拟汉语题目有哪些要求,对汉语不同体裁常用的题目句式更是知之甚少。

五、结 论

从表1、表2、表3的统计结果来看,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拟题教学存在着这样三大问题:第一,部分学生缺乏拟题意识,更进一步说,部分学生用汉语进行写作时没有写题目的意识,更不知道什么样的文章应该有题目,什么样的文章不应该有题目。在本次统计的503 篇非普通书信应用文中,有的文章未拟题目的篇数高达90%,而不应该拟题的一般书信却有23%的学生给添上了题目。第二,部分学生知道写作文应该写题目,但不知道按照所给题目或者写作要求拟题。在表2中列举的要求按照规定题目写作的留学生作文中,有122篇是有题目的,然而在这122篇作文中,没有按照要求拟题的占到了35%。第三,学生不知道如何拟题,更不知道如何拟各种体裁文章的题目。在本次统计中,拟错了题或者拟了不合适的题目的作文数量众多。

在整理一般书信的题目时,即表1中的9,其中有32篇是二年级学生在一次写作课的期中考试中所写的文章。笔者在这些作文中发现了有2篇在答卷纸(专门写作文用的方格纸)的第一排写了这样的题目“写给亲友的一封信”;有2篇写了这样的一段话“题目:‘写给亲友的一封信’,介绍留学生活或者在中国认识的一位好友,或者在中国遇到的一件事”;有1 篇写了这样的题目:“在中国认识的一位好友”;1篇写了“我最好的朋友贝里”;1篇以“我的留学生活”作为题目。其中,除了写“我的留学生活”的那篇文章写成了普通的记叙文之外,其他6篇均为一般书信格式。由此可以推知,该次写作考试,造成这几名学生犯这样错误的原因有两个:其一,该写作课老师的知识缺陷及误导。该写作老师肯定以“题目:写给亲友的一封信,介绍留学生或者在中国认识的一位好友,或者在中国遇到的一件事”,作为考试题目或者考试要求给了学生。既然是一封普通书信,怎么会有题目呢,而且还用“题目:写给亲友的一封信”这么明显的标记,学生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其二,学生自己的知识缺陷。32篇文章中,犯这样错误的有7篇,占到了总篇数的22%,仍有78%的学生没有受到误导,按照正确的书信格式完成了作文。

由以上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现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在拟题上存在的问题这么大,是因为拟题教学没有受到重视,几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是因为在现行的对外汉语写作教材中,拟题教学几乎是一个空白,在《汉语写作》(吴振邦)、《外国留学生汉语写作指导》、《留学生写作指导》(乔惠芳)、《汉语强化教程——初级写作》(陈娴纯)、《汉语写作教程》(罗青松)、《留学生汉语写作进阶》(何立荣)等广泛使用的写作教材中,我们都没有发现对拟题有所涉及。二是对外汉语写作教师的忽视。由于教材的忽视,致使拟题教学也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

因此,在今后的写作教材编写以及写作教学过程中,拟题教学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拟题教学必须在教材中以文字形式出现并对学生有一定的训练,不但要训练学生如何审题,更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不同体裁的不同题目的拟题方法,使得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拟题能力成为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汉语写作技能。

1.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陈贤纯.对外汉语教学写作课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

3.王小宁.标记理论对汉语迁移的阐释[J].求索,2006(2).

4.何立荣.浅谈留学生汉语写作中的篇章失误——兼谈写作课的篇章教学问题[J].汉语学习,1999(1).

5.鲁健骥.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6.辛平.对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及对汉语写作课教学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1(4).

7.刘玮娜.论汉字与汉语的适应性[J].求索,2005(12).

8.杨俐.过程写作的实践与理论[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猜你喜欢
拟题说明文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说明文阅读专练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如何写好记叙文
擦亮文章的“眼睛”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高考作文的拟题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