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013-11-27 01:31史力平
实践新课程 2013年10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作文

史力平

如何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把教学质量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如何使学生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获得较大的发展,是我们每位教师关注与期待解决的问题。几年来,我在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方面进行了尝试,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一、多种形式识字,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小学阶段识字量很大,如果单靠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机械形式开展识字教学,不仅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思维得不到发展,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扼杀。因此,我们应把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上得生动有趣,提高识字效率。

1.识字教学分层有梯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识字。小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于是,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对识字教学进行了尝试:一方面老师将课文里的生字分出层次,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如哪些是需要带着一笔一笔写的,哪些是在点睛之处需要提醒的,在指导书写时重点讲到位;哪些字又是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书写的,教学时就一带而过。另一方面把识字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同座互相当小老师告诉对方自己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到了三年级,识字教学就更省时省力了,在学生充分预习生字词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出现的错误先进行纠正、指点,然后采取“教师听写——对照检查——同桌互查——教师批改”的方法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这种做法,一举三得,首先是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了识字能力。为了听写时得到一个满意的成绩,他们自主查字典,了解字义、词义,仔细辨字形。其次提高了识字效率,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课内大量拓展阅读。同时还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该解决的重难点字,生字也因此掌握得扎实牢固。

2.生字在语境中复现,拓宽了识字的渠道。传统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着复习巩固生字时简单重复的现象。因此,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字的因素,将每课会认和会写的生字最大限度地放在一个个自编的短文里,让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呈现,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学习汉字,这既帮学生巩固生字,同时又使教材得到补充和丰富,帮学生积淀语言,扩大了阅读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乐学、爱学。

3.“识字交流五分钟”,为学生搭设交流平台。班级设立“识字交流五分钟”。每天围绕一个专题,由学生利用晨读五分钟时间带着大家学习自己积累的生字词语,让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这种形式,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学生之间互动起来,互相学习,都力争展示更多的词语,既提高识字兴趣,又可以进一步认识更多的字。

4.利用画面理解词语。其实,利用画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积累词语。比如,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帮助学生体会“郁郁葱葱”、“清澈”等词语的意思。再比如,理解“饱经风霜”这样难度较大的词语,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查词典、背解释,那么学生的收获一定不大。要是在查字典的基础上结合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效果就不一样了。

二、阅读先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1.课上大量阅读,夯实写话基础。读书是写作的基础。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和大量阅读成正比的,只有读得多,看得多,才有写作文的感觉。学生在课堂上大量拓展阅读,是扩大识字量、积累写话素材、培养语感的绝佳途径。我们都知道,再高明的语文老师也只能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学生得到的只是“骨架”,得不到丰满的“肉”,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作积累铺垫,写出来的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乏味、干瘪,缺少真情实感,缺乏灵气。所以说,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读出来的。

课堂上拓展阅读这一环节根据教材的需要可以在理解文本前拓展,也可以在理解文本中拓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为了让学生感悟海底珊瑚的美,我就在学习海底珊瑚处拓展了一篇描写《珊瑚》的短文,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海底珊瑚的美;还可以在理解文本后拓展阅读,如学完《精卫填海》这篇神话后,让学生读《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等。这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扩大阅读量,增加了积累,发展了能力。

2.指导阅读方法,积累写话素材。学生在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同时,老师选取有代表的精品,利用共同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指导,适时安排一些培养阅读能力的小练习,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除了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外,班级常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如学完了《平分生命》,我向同学们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让全班学生同读,并认真做积累卡,积累好词佳句,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在全班交流展示,以调动他们读书的兴趣,让他们读有所得。学生从书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

我还尝试多种语文课型,将语文阅读课细化。如将文本分为精读、略读、课外选读、阅读欣赏、朗读赏析等不同的课型,吸取传统教学的长处,在不同的课堂中渗透不同的训练重点。

我把阅读课外书定位为学生每天必修的作业,就连寒暑假的作业也以阅读积累为主。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引导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加强词句积累的好习惯。班级人人有本“采蜜集”,此集记录了学生们在课内、课外阅读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老师常常批阅、评价、展示,以调动他们读书的兴趣,督促不爱读书的学生主动读书。

3.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让孩子们有主动阅读的愿望。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常常在推荐新书前简单讲书中的故事梗概,讲到高潮处戛然而止,学生渴望知道故事后面的内容,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书,读后互相交流。我还充分发挥学校图书角的作用,我鼓励学生去书屋阅读图书,除此,班级布置“图书角”,使教室成为一个小型图书馆,还动员学生把自己读过了的旧书带到班级与同学交换阅读。为了确保孩子在校有读书的时间,每天中午有20分钟固定的阅读时间。班级学生阅读兴趣有所提升,阅读习惯逐步养成。我教的毕业班学生六年级上学期,全班25名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100%,5名学生一学期读课外书(包括名著)13本以上,最多的达16本,有11名学生一学期读了9本书。

在朗读能力上,孩子们的识字量有明显的优势,显然平时的大量阅读对学生的识字是有帮助的。而流利和有感情朗读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是因为课上拿出一定时间用于让学生大量阅读、默读,而让孩子放声感情朗读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学生在朗读上的进步不如默读。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从此,我在课上训练学生接龙朗读,这种朗读课文的接龙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乐此不疲,期盼着轮到自己在全班朗读展示。具体做法是授新课的第一课时均让学生开火车同读一篇课文,当轮到自己读时,不能有添字、漏字或语句重复的现象,若读错就自觉坐下轮到下一个同学读,学生谁都不甘落后。现在学生读课文的水平由原来的一人只能读几句就出错,且个别学生有一字一词的崩读的现象到现在一篇课文最多只需四人流利地读完,努力读出感情,这是朗读上的一大进步,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提升。

三、教师高效指导,学生就愿自主表达

“读文”是为了积累、吸收,“写文”是为了表达。因此,我常常引导学生将“读文”中吸收的思想观点、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借鉴运用到“写文”中去,实现读写知识技能的转化和迁移。

1.读中领悟方法,搭建写作桥梁。描红是学习书法的捷径之一,临摹是学习绘画的捷径之一,仿写就是学生学习作文、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常进行扩写句子、比喻句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除此,还充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尽量合理安排读与写的时间,防止为了写而使得读肤浅潦草,蜻蜓点水,还要防止因时间仓促使写流于形式。

中年级写好段落是关键,因此我尽量教学生一些构段技巧,并指导学生领悟模仿教材中的构段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逐渐形成一种能力。如《海底世界》,学生在掌握总分式的构段方法以后,我就创设写话情境,给学生许多贝壳图片,让他们按总分的构段方式抓住概括处,去扩展具体写贝壳的样子。在写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前一阶段积累的词语用上,进行词语内化后的表达。我不仅教学生仿照文章的结构写,还教学生仿照文中的表达方式写。如《天鹅》这一课,我们给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动物,让他们模仿书中表达方式去练习写这些动物的样子。这样就为他们搭建了语言表达的支架,变难为易,变零散为完整,使孩子有话会说。

2.读中展开想象,挖掘写作素材。我们的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这些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常常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挖掘文本中的空白处,找准读写的结合点,科学地设计一些小练笔,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想象训练。如《风筝》这篇课文“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文章到此就结束了。这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思路,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这些小练笔尽量当堂完成,通过这些小练笔,既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

3.引导留心观察,提高作文能力。留心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我常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活动或现象。如学了《爬山虎的脚》后,我让学生去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等,学生细致的观察写出了十分精美的片段。为了学生作文有内容,写得具体生动,我特意开展活动作文,帮学生创设观察情境。如让学生观察鸡蛋是怎样在水里浮起来的,此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神态、动作,观察实验的变化过程,并且记住实验的步骤,最后再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4.接龙周记活动,调动写话内驱力。班级开展的“成长的小脚印”接龙日记活动,更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为了调动学生写话的积极性,我们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周一至周四每天由一个人把当天生活中的见闻、感受记录下来,依次下传,周五交流。要求每个人在写日记之前先看看前面同学写的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周五固定时间先小组互评互学,然后每小组评出本周最佳的日记获得者在全班交流,让学生展示写话才能,学生兴趣很大,谁也不甘落后,觉得一周一记很有意思。

5.重视评价交流,提升写话质量。这么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的作文不是批改出来的,老师的评语写得再有水平,可惜大部分学生不看,他们只看一个评价等级,因此,加强习作的反馈交流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每次习作后我迅速浏览所有文章,选几篇有代表的作品让其展示交流。交流过程中先让全班评价哪些地方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哪些地方仍需完善,如何完善,学生评价时老师也及时给予有价值的评价反馈,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最后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家长参与评价,老师指导当面批改,合格后再誊抄再批改。这样,孩子们在学会欣赏、评价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自己作文不足的认识,每次学生的练习会更有收获,渐渐地由“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写、我会写”。班级大部分学生不再畏惧作文,常常有“老师,什么时候写作文”的催问声。现在学生的写作能力日益增强了,不只有量的堆积而没有质的飞跃了。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回族小学)

责编/齐鲁青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作文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