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2013-12-09 00:27
中外医疗 2013年7期
关键词:肠胃腹部腰椎

伊 静

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

为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出现腹胀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该院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对100例胸腰椎骨患者腹胀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并给予预防护理治疗,其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48例;患者年龄为18~78岁,平均(43.9±10.4)岁。将100例胸腰椎骨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对胸腰椎骨腹胀患者进行术后常规护理,不进行其他护理。预防护理组:在胸腰椎骨患者入院后就进行全面的护理治疗。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耐心为患者讲解疾病的性质、护理方法及病理转归,讲述护理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信心,使得患者病情得到好转[1]。

1.2.2 饮食护理 患者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含量高的食物,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芥菜、苹果、香蕉等)。禁止腹胀患者进食容易导致肠胃胀气的食物(豆腐、土豆、南瓜等)。饮食量要适宜,以少吃多餐为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肠胃的负担,而且可以增进肠胃蠕动,减少肠胃胀气。

1.2.3 按摩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按摩护理,与患者肠胃道解剖位置的顺时针方向,并按照从右至左的按摩的方式在患者腹部上进行按摩。速度要适宜,每次按摩为10 min。按摩时间应选择在饭后1 h[2]。在按摩过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听诊器观察患者的排气情况,并结合腹部热敷的方法,促进患者肠胃蠕动,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

1.2.4 药物护理 在患者肛门处注射开塞露,使其渗透到人体肠壁中,提高人体肠腔的内部压力,刺激人体肠壁,并传输至人体脊髓腰骶位置的排便中枢系统,并引起患者的排便反应,避免患者出现腹胀、便秘的症状。

1.2.5 中医护理 利用隔姜炙神阙的方法来促进肠胃蠕动,1次/d,持续15~20 min/次,患者会有热感,但是没有灼痛感。

1.3 评定标准

无腹胀:腹部平坦且柔软,无任何压痛症状。轻度腹胀:腹部虽平坦,但是存在轻微压痛症状。中度腹胀:腹部隆起,并有轻微压痛症状。重度腹胀:腹部明显隆起,压痛症状明显。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 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预防护理组的有效率为91.7%,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为60.0%,预防护理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3 讨论

胸腰椎骨患者腹胀的原因主要有:①病理原因。在一般情况下,人体腹部会存在大量的气体,气体经过肠壁血管后被吸收,最后通过肺部呼吸系统排出。但是患者胸腰椎骨骨折之后,腹壁血管出现脓肿现象,使得人体肠胃循环系统出现严重障碍,气体无法被吸收,导致患者出现腹胀症状。②心理原因。胸腰椎骨骨折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疼痛的折磨,生活不能自理,对以后病情恢复过于忧虑,因此产生了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在负面情绪和心理的影响下,使得人体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人体肠胃蠕动功能减弱,并出现腹胀。③饮食原因。患者对饮食健康知识了解较少,进食容易引起腹部胀气的食物,导致人体肠胃蠕动功能减弱,引发腹胀症状。④生活习惯。患者休息体位不正确,形成卧床休息的习惯,且术后没有进行有效的运动,导致肠胃蠕动功能减弱,引发腹胀、便秘症状[3]。

该研究对该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患者分别进行预防护理和常规护理,实验结果显示,预防护理组的有效率为91.7%,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为60%,预防护理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胸腰椎骨患者进行预防护理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胸腰椎骨患者的腹胀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胸腰椎骨患者给予预防护理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胸腰椎骨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1]田美娟.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1,9(32):78-79.

[2]庄妹.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0,23(4):67-68.

[3]李小春.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3(1):64-66.

猜你喜欢
肠胃腹部腰椎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调理肠胃,自灸也有效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晨起别忘喝杯温水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