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职业技能类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以“金属冶炼与玉环冶金工业”课程实践为例

2013-12-28 04:45卓金镇陈献忠
化学教与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校本金属评价

卓金镇 陈献忠

(浙江省玉环县玉城中学 浙江 玉环 317600)

2012 学年开始,浙江省实施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其主要特征是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创建,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是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和职业技能类。 其中,因经历背景和学科资料背景等原因,普通高中教师在开发职业技能类时普遍感到颇有难度。

研读教材,可以发现,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突出化学的实用性,渗透着职业性。 在《化学1》、《化学2》的必修教材中,以化学应用专题来编写,突出工业生产的原理和技术。 如,“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为专题,介绍了氯碱工业、镁的工业提取。 由此我们找到化学基础知识和地方化工的契合点来开发职业类校本选修课程,从而发挥我们自身的专业,又能接地气,让学生体验化学在当地经济中的作用,了解当地化工业特点,激发职业意识。

一、选题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把开发视点定位在跟高中化学与地方化工特色的结合点,确定课程名称为“金属冶炼与玉环冶金工业”。 一是为了体现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但不属于学科知识的拓展,只需高中必修化学的基础知识,使之成为面向包括文科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选修的课程。 二是为了体现我县地方化工特色,普查与梳理我县产业,发现我县利用金属材料的制造业比较发达。 我县是全国阀门基地、炊具基地、汽车摩托车配件的生产基地……与之相配套的金属冶炼与电镀等化工类的产业也较发达。 有些学生家长就从事这些行业,学生有亲近感,又为课程资源的拓展提供基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我县金属冶金化工产业的状况,体验家长挣钱的艰辛与知识的重要,感悟“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玉环创业精神,催生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一个窗口。

二、调研

1. 了解我县金属冶金化工的基本情况。通过企业走访、网络资源、探访亲朋好友、学生调查等途径,了解我县金属冶金化工产业情况,发现主要集中在铜的冶炼、铁的熔炼、合金材料生产等。 如果仅限于此,内容太少不足以课程形式体现, 也不利于拓展学生视野。

2. 了解学生对金属冶炼产业的兴趣。 通过班级询问与个别交流等途径, 我们发现各班均有少数学生对此有兴趣。 按照学校对选修课程开发的相关要求,若每班有3 位学生有兴趣选修,整个高一年级将有近40 名学生会选修本课程,达到了课程开发的要求,如果我们实施得好些,将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修。

3. 了解化学教材中金属冶炼相关内容。教材涉及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冶炼的化学原理,我们想既要体现我县特色又应有所拓展,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产业调研。

三、构思

按照校本选修课程的一般要求和我校具体要求,我们确定本选修课程针对高一、二学生开设。 总课时数为18 课时,,修习合格的学生可获得1 学分。 课程提纲如表:

?

四、激趣

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因共同的选择走班到一起,靠行政班级的纪律约束、传统纸笔测试等强制性管理校本选修是走不远的。 激趣成为吸引、凝聚学生并使之学有所获的必然选择。

1. 从展示资料到设计学生活动

校本选修课程不同于讲座。 资料展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的选修课程侧重于金属冶炼化工的技术与现况、前景,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供一个平台,没有丰富的资源,课程也将不能存在。 但展示资料的同时,也应增加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只有让学生动手,才能可持续地吸引学生的参与。

?

例如,“铜的冶炼”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表:2. 从老师的一言堂到学生分组任务式的参与

人们希望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迅速的提炼出关键信息,为社会和企业带来价值。大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分为: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基于图的分析方法和自然语言中的分析方法。大数据的挖掘包括关联规则、分类分析、聚类分析等。常用的数据挖掘工具有:R语言、RapidMiner、 免费的Weka、KNIME以及Prange等。最典型的挖掘平台包括基于Hadoop的平台和基于Spark的平台。

选修课程有些专题缺乏学生实验探究,如何变老师过多的资料性介绍为学生积极参与呢? 为此,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申报一个任务,课外准备,在下节课时进行讲解,实现同伴交流。

例如,“专题7:稀土金属”学生分组与任务分工如下:

第1 小组:查资料,主题是:“什么是稀土金属?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哪里? ”

第2 小组:查资料,主题是:“为什么说稀土金属是金属味精? 有哪些特殊作用? ”

第3 小组:查资料,主题是:“稀土金属在全球的蕴藏分布以及我国蕴藏量。 ”

第4 小组:查资料,主题是:“当前大国围绕稀土金属的经济与政治博弈现状。 ”

……

指导学生开展查阅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同时也要查资料,掌握更丰富的资源,以便在学生汇报交流中给予评价与补充。

从实践来看,学生能高兴地接受任务,小组汇报、相互交流中积极地展示自己,倾听他人,获得自信。

3. 从课堂到企业

根据本校本选修课程性质,我们安排一些企业走访的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实地观察,了解产业。 本活动组织一般有三个阶段:

①活动准备:联系企业,让企业主了解课程性质、学生特点与人数、参观目的,向企业主征求参观的注意点, 与企业主协商供学生参观的项目与讲解内容、参观时间、访谈内容等。 与学生家长沟通,征求家长意见。提出安全预案,向学校提出申请。指导学生预先了解企业生产特点与基本知识,准备访谈问题,准备必需的文具、相机等记录工具等。

②企业参观:例如,我们选择了铜粉回收、还原与冶炼的企业, 与企业主约定后提出参观全套生产过程的要求,企业主请技术人员作讲解员并向学生演示。 选择一些无危险性的生产让学生动手实验以获得体验。

③总结:参观访问后,要求学生交流讨论,自建小组撰写参观报告,作为选修课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评价

考核与评价是校本选修课程的组成部分,没有考核与评价,无法保证选修课程的正常实施,无法激发学生参与选修课程学习的热情,但过于刻板的考核与评价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 我们的实践是:考核与评价方式与化学学科不同, 即不采用传统纸笔测试,注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个体表现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1. 考核与评价项目:一是学习态度评价:考勤和参与积极性,通过每节课的点名与课堂观察由老师直接评价。 因为选修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因此,每节课都点名以确保学生到位。 二是过程评价:实验探究能力,参观企业表现,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性,通过学生小组的互评落实。 三是结果评价:撰写课程中的任一个报告,我们在不同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项目报告,有实验探究报告、资料查阅文献报告、企业参观报告等供学生选择, 学生可自由组成不同小组,每位学生只需选择其中一项,老师对报告撰写进行过程指导,主要是提高并考查学生研究报告撰写能力,根据报告优劣评定等级。

2. 考核与评价规则:在校本选修课程始学时,我们向学生明确考核与评价的相关规则,明确规则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底线,有利于课程的学习过程与纪律管理。 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全程参与学习,请假需要班主任批准,外出参观须征得家长同意,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某方面的兴趣合作小组, 共同完成某报告的撰写。只要完成相应任务,即可获得相应学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学分。提出评优的要求:较好地完成基本任务,在团队中起到带头作用,主笔撰写的报告质量佳并能在学校及校级以上获奖,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校本金属评价
从发现金属到制造工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致命金属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金属美甲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