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2013-04-12 21:22胡志新
化学教与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预设教材课堂教学

胡志新

谈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胡志新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12)

精心预设的课堂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会使得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向模式化,会缺乏些智慧与灵气。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生成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是把握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让预设与生成两相媲美。

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即教师教,学生学,而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改革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活动主线”原则,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在这交往互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就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因为课堂开放了,就可能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一预设就死、一生成就乱的片面理解的情况,甚至对峙的状况:固守预设者认为动态生成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随机偶发的神来之笔,不期而至;欣赏动态生成者认为预设是扼杀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的罪魁祸首。预设和生成好像是天生的生死对头一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中[1]。笔者认为,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并不是有我无你、互相排斥的,而是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把握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做到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

一、精心预设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有目标、有计划的一种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备学生、备教材,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许多中学化学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同样的课题,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就会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和教学效果,正是这种种的不同,才构成复杂多样的学情。面对这些,教师能做的就是课前精心细致的预设,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到位,才能适应学生的种种不同。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

1.全面了解学生

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学生虽然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教师工作的对象,但我们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因此全面了解学生、充分认识学生,预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预设的重要前提。了解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特点: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可以让教师自由宰割的羔羊。教学中,教师不可把自己的意志或知识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科学的方法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积极、自主的探索、体验活动中去认知、发展能力。(2)知识结构:学生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具有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的操作技能;学生有自己学习的物质基础,他们能以自己的学习物质基础去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活动,去发展自己。(3)思维特征: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是发展过程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只要教师引导、预设得当,每个学生都敢于表现自己,表达不同的见解。如在进行“氯水的性质探究”教学时,可以进行如下的设计:①取一瓶Cl2,加入适量水振荡,比较氯气的水溶液和蒸馏水的颜色,可得出什么结论?②从氯水的成分我们可以推断氯水具有哪些性质:Cl2的氧化性、HCl酸性和Cl-的性质以及HCl0的氧化性等等。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2.准确把握教材

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课程专家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教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教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因此,教材是教师要去加工创造的东西,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进行二度开发的。如我在进行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实验课教学时,当讲到常见物质检验—的检验方法,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人们常用向溶液中加入酸性氯化钡溶液的方法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实验方法有问题!”(这是我课前就预设好的)话音刚落,实验室里一片哗然,“这怎么可能呢?”、“难道书上还有错?”、“老师,你别开玩笑了!”等等。于是我拿了一瓶硝酸银溶液让他们取样做了一个和的检验的对比实验,结果也出现了白色沉淀。于是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大家得出结论:教材上的检验方法有误,会有银离子的干扰。的检验方法应该是先加盐酸,再加氯化钡。这样就推翻了课本上的方案,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不迷信书本与权威的科学精神。

二、动态生成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就是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都能获得成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师生活动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可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生成性的问题。当教学不再按照原先的教学设计展开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灵活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生命的活力。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动态生成呢?

1.平等对话,保证生成

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巧妙引导,促进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常有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但是这些声音因超出教学计划而被教师忽略,殊不知,这样就有可能将生成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之中。面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捕捉,巧妙地引导,欣赏异口异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生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学生别样的声音,教师应及时作出回应与引导,赏识学生的点滴成功,挖掘潜能,促使他们更好地主动探索和积极生成。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教师甚至可以有意设置“陷阱”,让学生形成思维的障碍,在学生中展开讨论、探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然后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些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如在进行Fe(0H)2制备教学时,因Fe(0H)2在空气中易氧化,4Fe(0H)2+02+2H20=4Fe(0H)3,故Fe(0H)2在水中稳定存在的寿命只有几秒钟,于是我就开始引导:Fe(0H)2不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一致认为:要制备Fe(0H)2成功的关键是溶液中不含Fe3+和02等氧化性物质、制备过程中要保证生成的Fe(0H)2在密闭的隔绝空气的体系中。于是学生就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方法一]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除去,应该用煮沸处理过的蒸馏水来现场配制Na0H溶液和FeS04溶液。

[方法二]反应过程必须与氧气隔绝。把溶液注入试管中后,立即注入一滴管的植物油,浮在液面上的植物油起到液封的作用。

在这两个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循序渐进,师生共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制备方法。

按照设计的“在氢气氛围中的复分解反应法”方案进行实验,生成了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的Fe(0H)2沉淀,学生大受鼓舞,兴趣大增。

3.渗透幽默,激化生成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要富有情趣,意味深长,能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获得美感享受,提高思维质量,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习题、偶发事件、日常生活琐事等中的幽默,不断地给课堂注入精彩。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时,讲到“同种元素间不会出现化合价交叉的现象”即同种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后一般变成相邻状态,或是同处于高价(氧化剂)和低价(还原剂)中间的某一价态,而不可能出现化合价的交叉现象。如反应KCl03+6HCl=KCl+3Cl2+3H20中,转移的电子数为5,而非6。学生比较难以理解。我说:“道理很简单,花5元就能买到的东西,我干嘛要花6元呢?除非你不差钱!”就这样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结束语

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课前精心细致的预设,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有了精心的预设,课堂教学变得严谨而周密,环环相扣,教学效果好。生成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也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关注课堂中“别样的声音”、“意外事件”,发挥教学机智,注重引导,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不断变化地过程中逐步形成。动态的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常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3]。总之,我们在强调和追求生成的同时,决不能忽视预设的价值,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化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1]孙兆刚,马宏佳.精彩的生成基于充分的预设-关于课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理论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7):12-14

[2]无锡市教育局.教育教学常识读本2006

[3]何如涛.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例谈[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7):24-25

1008-0546(2013)11-0048-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18

猜你喜欢
预设教材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