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之创设

2013-04-12 21:22方扬平
化学教与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情景新课程创设

方扬平

谈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之创设

方扬平

(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江苏句容212400)

一切学习,都是情景性的;化学新课程强调学习情景创设;学习情景的主要特征;情景创设是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

学习情景;真实而有意义;教学设计

学习情景创设是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情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背景、氛围或具体环境(场所),它可以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到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习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景中产生的,一个好的学习情景,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解决问题,发展其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应注重“学习情景创设”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对“学习情景创设”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在情景定位与情景创设的的价值取向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值得研讨的问题。

化学新课程非常强调学习情景的创设《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说,学习情景是学习素材的呈现方式和加工方式,学习情景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就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学习情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要探究的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孕育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而问题一旦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就能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欲望,从而高度集中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它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究、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那么,化学新课程探究教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价值在哪里?课堂上到底应该创设怎样的化学学习情景呢?或者说一个有效的学习情景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学习情景创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情景创设的价值在于“学”。教学实践反复证明,教永远不可能代替学,永远代替不了学,永远决定不了学,我们在调研中依然发现,时至今日,不少教师仍然处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自说自话状态,很少反思自己到底为学生的“学”服务了什么,服务的是否有效。我们把学习情景的价值定位于“学”,我们就要研究:我所创设的学习情景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有没有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景?以什么样的载体来承载情景更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同样是“爆炸”内容的学习,一位教师以“鞭炮爆炸”为情景素材,另一位教师以多媒体播放“高楼的定向爆破”为情景素材,情况完全不同,以“景”激“情”的效果大不一样!

应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首先是真实的化学学习情景,其次是生动的化学学习情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整合多种呈现手段来展示情景素材。如“大理石”内容教学时,就可以以圆明园汉白玉建筑被焚烧为素材,利用语言、图片和视频资料多方面呈现情景素材。再次是能激起疑问的化学学习情景。课标要求教师应“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只追求“真实”和“生动”,而不能激起学生的疑问和探究欲,这样的学习情景不能被认为是好的和有意义的。好的学习情景还应当有利于将学生的疑问聚焦在课堂所要解决的化学问题上。

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具有真实性、知识性、应用性、情感性等特征,如在学习C02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创设一组情景:①熄灭燃着的木条;②熄灭高低位置的火烛;③录像—泡沫灭火器灭火;④“颜色互变”实验;⑤“清—浊互变”实验;⑥“地窖的危害”故事。学生在这些情景中学习,既可以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又有应用这些知识的机会。

学习情景创设是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它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一是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二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产生矛盾,促使成为学习的主动构建者;三是依据不同学习者擅长的智能特点创设学习情景提升学习效益;四是情景素材要生动、新颖,内涵明晰,为学生喜闻乐见,富有启发性。教学设计不仅要分析、把握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特征、选择学习素材、工具和媒体,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有意义的情景。

情景创设实际上是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目的,以具体生动、发展变化的情景为基点,把知识、经验、活动和情感价值观等要素融合于一体,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学习情景的创设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化学问题,生产、生活,特别是学生生活经验中的问题;二是化学现象,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现象,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化学变化;三是化学事件,社会上、化学科学研究中发生与化学变化关系密切的事件;在科学和技术中的新发现、新发明中蕴含着的化学内容。例如,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的发明和改进、手性催化剂的发现与研制、导电塑料的发现和应用、富勒烯的发现和应用前景等等,都可用作创设化学教学情景的素材;四是化学史料,化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历史,化学史那些著名的实验和发现事例,是情景教学的优质素材;五是有争议的化学话题,或似乎存在矛盾的化学事物。如,浓硫酸、浓硝酸都是有腐蚀性的强酸,为什么可以用铁槽车装运?为什么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而比在空气中燃烧少?六是富有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如:世界上如果没有水会是怎样的?大气中的氧气会被耗尽吗?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创设学习情景:

第一,从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学习情景。化学即生活,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存在化学物质,无处不存在化学变化,无处不存在化学现象。从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真实存在,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例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老师让同学们“闭上嘴,捏住鼻子十秒钟感受一下”,同学们谈体会时都讲“憋得慌”,再问“什么原因”,大家纷纷发表意见,都讲到了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物质,尤其对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初三同学而言,探究物质性质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师利用一个轻松简单、人人参与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氧气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又引出了氧气最重要的性质——支持燃烧,为探究氧气其他性质开辟了道路。

第二,利用化学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推动着化学的发展,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变化性使其自身充满了探究的悬念,易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这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创设学习情景的方法。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的适用范围很广,如,元素化合物和有机物性质及其反应产物的验证性探究;按一定要求制备、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设计;证明概念、理论或习题的有关实验探究;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创新实验的探究;等等。

第三,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创设学习情景。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提出与新知识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是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有效方法。例如,浓硫酸、浓硝酸都是有腐蚀性的强酸,为什么可以用铁槽车装运?为什么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反而比在空气中燃烧少?再如:在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时,可以给学生出这样的一道思考题:20℃时,把20g食盐溶解于50g的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很多同学按照旧思路,直接把20g食盐作为溶质的质量,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于是可以引导学生从溶解度的“四个要素”进行思考:我们算出的结果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同学们终于明白了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铺垫作用。

第四,源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创设学习情景。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立足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际生活中提出与他们密切相关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而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化学探究学习,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化学强烈的学习愿望。如,一位化学教师在组织学习《金属与矿物》之前,他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与金属有关的问题,结果学生共提出100多个问题。老师分五个方面整理出来,并根据问题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度,选择其中一些问题作为课堂探究任务。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是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围绕“金属”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学生尽其可能提问的过程,就是一个发掘已有经验,了解新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整理学生问题,将其分类归纳,并与教材相联系,最后确定课堂教学探究任务。

第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已经越来越普及和深入地应用到了化学学习中来,多媒体资源如有关生活生产实际、时事新闻的文字资料、声响资料;学生学习活动的声响资料;电子课件;化学实验录像等。媒体手段如教具(挂图、模板、模型、标本)、实物投影、大屏幕展示播放电子课件、实物、动画、录像等资料,甚至可利用摄像、实物投影和大屏幕展示实验等。这些我们可称为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学习情景,能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播放联系实际的多媒体录像片,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介绍酸雨危害时一段影片《上帝的眼泪》,影片中许多触目惊心的画面都强烈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保护环境意识,成功地创设了探究酸雨的情景。二是播放课前录制的学生活动录像片,引发特定的探究问题,如探究白醋去除水垢的快慢是否与白醋的浓度有关时可让学生家庭实验,并用数码相机记录现象在课堂再现。既贴近生活又蕴含悬念。三是浏览专门网站,引发联系实际类探究问题,如学习“水”内容时,查阅专门网站资料,师生还可共同设计、建立水资源保护网站,学生在寻找资料、浏览各专业网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水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了解了很多课外的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有待探究的问题。

在化学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这样,既构建着当前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让学生回味并思考的问题,营造一种意味无穷、值得深思的境界,激发学生循着学习的主线去阅读资料、思考问题、进行课外实验,从而学会自主、独立、系统地探究和学习。

[1]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祖浩,王磊主编.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王云生.化学新课程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

[4]马胜利主编.中学化学探究学习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1008-0546(2013)11-0035-03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13

猜你喜欢
情景新课程创设
情景交际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