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HOT INFORMATION

2014-01-23 08:45
种子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早籼稻南繁夏粮

热点资讯 HOT INFORMATION

夏粮增产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 659.6万 t,比2013年增产474.8万 t,增长3.6%,创历史新高。在全国26个夏粮生产省(区、市)中,有23个省(区、市)实现增产。山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甘肃6省,2013年因灾减产较多,2014年恢复性增产145万 t,占全国总增产量的30.6%,拉动全国夏粮产量增长约1.1%。

知名种企试水网上销售

荃银高科日前公告,将与隆平高科、敦煌种业等11家种子公司和中国种子协会等共同投资人民币3 980万元,组建北京爱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试水种子网上销售。业内人士指出,大型种子企业通过电商渠道将种子直接销售给农户的做法前景看好,但却存在“禁止跨区域经营审核机制如何建立”、“线上线下价格如何统一管理”等问题,使种子网上销售的实施困难重重。

抗旱转基因小麦新品系形成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开展的抗旱节水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研究项目日前取得新成果。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两个可显著提高小麦抗旱节水能力的关键调控基因,能够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并且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从而达到抗旱节水、提高产量的目的。研究人员将这两个关键基因转入到我国大面积推广的济麦19、济麦22、石4185、邯6172等小麦品种中,形成一批新品系。

航天育种新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把种子搭载上天,在太空环境里经受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再经过连续几年的培育和筛选,便可形成有明显优势的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拥有经过航天搭载的农作物百余种,全国各地航天育种推广种植基地已有100多个,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近133.3万 hm2。作为全球太空高科技产品研发的领航者,神舟太空集团指出,大批优质的太空作物新产品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全球首例“3G育种技术”开花结果

落户深圳4年,由美国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国际知名生物技术专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邓兴旺领衔团队创立的全球首例第三代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开花结果。邓兴旺介绍,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育出的水稻品种,资源可利用率高达95%。这一技术被袁隆平院士称为“3G育种技术”。从样本数据看,“3G水稻”与目前产量最高的水稻相比,单株最高可增产50%。

种业市场准入门槛大幅提高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大幅提高种业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意见》称,将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甘肃成立南繁工作领导小组

为推动甘肃省南繁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健全省级南繁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农办种[2014]5号)要求,日前,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成立了南繁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的成立将有利于推动甘肃南繁基地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现代种业的发展。

北京首推杂交小麦良种全流程保险

一份两万多字的《北京杂交小麦种业一揽子保险方案条款》,将杂交小麦从前端科研到终端推广的全流程风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范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等各个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共同签署了《北京杂交小麦种业一揽子保险协议》,其在保险险种设置和配套方案组合方面均属首例,是保护制种科研成果、树立种业品牌的创新尝试。

江苏开展种企商业化育种能力评价

日前,江苏省印发了《江苏省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评价办法》,开展对省内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评价工作。评价工作遵循企业自愿申请、专家评审的原则,按作物类别分别评价,其结果将作为实施农作物品种区试、鉴定、审定绿色通道的参考依据,有效期为3年。评价工作定于每年春季和秋季各开展一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育种机构、育种团队、育种基础条件、育种投入、育种材料、育种成果、育种目标与计划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

鄂、皖、赣、湘启动早籼稻托市收购

按照国家预案,经国家粮食局批准,早籼稻托市收购已在我国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四大早籼稻主产省全面展开。2014年国家确定的早籼稻托市价为2.7元/kg,比上年提高0.06元,该价格是以2014年生产的国标三等早籼稻为标准品的到库价,收购期至9月30日。截至目前,四省均已腾出有效空仓,但后续收购仓容依然比较紧张。对此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江西、湖南省政府已经作出部署,尽力满足农民售粮需要。

猜你喜欢
早籼稻南繁夏粮
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南繁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①
打好明年夏粮丰收头一仗
奉献南繁 讴歌南繁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管理利用好江苏南繁基地的再思考
早籼稻价格弱中趋稳种植效益下行
夏粮收购掠影
国家发改委公布2014年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北雁南飞,衔来南繁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