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泻下疗法治疗乙型肝炎抗病毒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4-01-23 22:23更藏东智卡毛才让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泻下藏医乙型肝炎

更藏东智 卡毛才让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1)

藏医认为乙型肝炎是由于过食辛辣及酸味之品,过度劳累及剧烈活动等引发。治疗过程中首先用泻下法排除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后面调节和加强胃火上升,使得肝脏代谢功能的增强而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从而抑制和破坏乙肝DNA病毒逆转录功能。此疗法临床使用简便而效果可佳,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

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之间按照藏西医双重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共选出乙型肝炎患者186例,年龄15岁至55岁之间,其中男102例,占55%,女84例,占45%。

2 治疗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1周定量1次HBV-DNA检测,治疗后1周再检测1次HBV-DNA数目进行对比。

2.1 术前诊察:(1)适应症:瘟病已经成熟者,骚热及热病已成熟而亢盛者,中毒症已经敛杀者,六腑之热病、食积不化、痞瘤肿块、灰色浮肿、水鼓、黄水病、陈旧性疮疡等内外大部分疾病,均宜用泻下法治疗,尤其是肝胆病疗效更显著。(2)禁忌症:凡身体衰弱、老年、孕妇、风病、胃火衰退、肛门疾病、下泻风上逆者等均禁用本法,冬季不能应用泻下法。

2.2 泻下适时与否:泻下适时与否要诊察时机,凡疾病已届成熟阶段,病邪已敛入胃中,痞瘤已被攻破,旧病已被引发,病势正当亢盛期等具备上述条件者,即可泻下。

2.3 泻下方法:分先行、正行、善后调理三点。(1)先行:风为泻下法之敌,故应首先使之驯服。正行前3天用二十五味阿魏散、永嘎邓觉等配在陈旧性酥油除腹部外全身涂擦按摩。(2)正行:配方为清道汤、十味舵手散、金诃子散等通用配方。先服用六味安消散或志嘎汤散服2次催泻,间隔2小时。后面每次5粒分4次服用,每间隔5小时。第一次腹泻之后频饮温开水,以助下泻,但不可过迟过早,若饮开水过早,恐致引起呕吐,饮之过迟,病邪不能排出,因此必须把握时机。泻量次数上等为30次、中等为20次、下等为10次。泻出数量上等为3升、中等为2升、下等为1升。泻出便色清而清稀如水者为上等,浑浊如津邪者为中等,色如胆汁者为下等。这3种泻出物也是对疾病疗效之一般标准,至于应否予以继续催泻,必须依据患者之病情和体力酌情进行。(3)善后调理:应用泻下法治疗后,用单纯之大米或面粉做成流汁,加盐少许服食以补养身体,清除药物余力及余邪。此后依次服食半流汁、稠粥、鲜肉汤、热面食,并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2.4 镇逆:当应用泻下法时,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各种反应,此时必须采取加大对治力量或进行急救措施。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断标准:有效为HBV-DNA数量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无效为HBV-DNA数量比治疗前无变化或较上升。

3.2 观察结果:有效164例,占88%,无效22例,占12%。半年后随访,患者疗效稳定。

4 讨论

采用藏医泻下疗法治疗乙型肝炎抗病毒,有效率达88%以上。它能取得如此疗效,主要是泻出瘀积在肝脏部位的陈旧性病血和病毒,它参与调节免疫因子,破坏病毒DNA结构,抑制逆转录复制,增强组织器官自身免疫、逐渐得以控制和康复。具有创新和很深的科学内涵,并且成本低,操作简便,疗效率高,据目前应用情况来看已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并且有了很高的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1]宇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275-277.

[2]帝司·桑结嘉措.秘诀补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3]段振离.西医诊断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2版2003.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004.

猜你喜欢
泻下藏医乙型肝炎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太阳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太阳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