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47例体会

2014-01-23 22:23刘玉红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对症囊性腺体

刘玉红

(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100)

乳腺增生为妇科常见疾病,属疑难病之例。中医称“乳痹”。本病特点为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大多发生在外象限,也可见其他象限,形态不一,呈片状、条索状、结节状、颗粒状等。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推之活动,多伴压痛。本病发病机理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蒙医认为:肝气郁滞、情志郁结,痰凝淤阻,肾阴亏气终导致气血瘀滞影响及乳腺而致病。

1 诊断要点

参考国家中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乳腺肿块发病部位、形态、大小、质地,及发病年龄和钼靶X线乳房摄影,超声诊断等辅助检查。我院以多普勒超生诊断:(1)双乳腺体增厚,回声减低,內见大小不等的条索状或圆形低回声,边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正常或增加。(2)囊性增生两侧乳腺轻度对称性增大,腺体层结构紊乱,回声弥漫性增强,分布不均匀,成条状或斑片状改变。乳腺内见0.2~0.5cm的结节回声或囊肿。(3)腺体层不增厚,回声增强,结构致密,无明显结节,以乳腺小叶、小管、末梢导管增生为主。

2 临床资料

18~23岁3人,24~37岁7人,38~42岁22人,43岁以上15人。单纯增生17人,增生和并小叶增生(结节增生)9人,合并腺性增生5人,增生合并囊性增生12人,增生合并纤维瘤1人。

3 治疗方法

以疏肝理气,散结止痛,活血化瘀,抑制增生,对症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原则。用蒲公英、地丁、白芍、当归、穿山甲、白术、莪术、三棱、柴胡、川楝子、生栀子、香附为基础方,对症加减青皮、陈皮、女贞子等水煎服。治疗10天后,以上方剂中加大黄六味散研细面早晚口服5g。治疗1~5个月的时对症口服蒙药妇科吉祥丸、冲嘎、沉香八味散、红花7味丸等。

4 治疗结果

服1个月后,47例患者中单纯增生厚度明显减少,压痛消失,肿块不明显29例;囊性增生完全治愈12例;小叶增生和腺性增生患者乳房变软体积变小,疼痛缓解。继续口服2~3个月后单纯增生厚度均11~12mm,小叶增生和腺性增生均在7~9mm。纤维瘤未见明显减小。

5 总结

乳腺增生病发病人群大多在25~45岁之间,蒙医认为乳腺增生病为妇血症发病在乳房的一种病症,妇血症呈急性和慢性病型,乳腺增生为慢性型。妇血症机理为妇女经期或产后,血与“希拉”偏盛引起生殖器各种疾病,久之形成妇血症,也称“脉道病”。因月经主调节气血,故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之时切记清血毒热,生津。对症治疗时调五脏(主心、肝、肾脏),后散结化瘀。用此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尤其囊性增生治愈率更显著,联合对症用药有预期的疗效,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对症囊性腺体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