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钩针治疗颈型颈椎病20例

2014-01-25 08:41李知行董嘉怡贾新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2期
关键词:钩针灵枢经脉

李知行 孙 健 董嘉怡 贾新燕 王 琳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

我们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及针灸门诊临床学习过程中,观察孙健副主任医师采用锋钩针结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20例,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均为2012年6月~2013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或病房患者,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4岁,平均57岁。临床症状:颈项僵痛,活动受限,颈背部或颈肩部压痛明显。

诊断标准:入选病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纳入标准:①符合颈椎病西医诊断标准。②颈椎X线摄片(正侧位)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中X线片的要求,或者MRI、CT显示有颈椎退变或颈椎间盘突出。③年龄20~85岁。④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颈椎病针灸治疗。

治疗方法

锋钩针操作:在颈肩部风池、百劳、肩井等穴位及其附近采用指压方法寻找压痛点,以局部酸、胀、麻、痛,甚则放射至同侧上臂,或指压时手下出现结节、颗粒状感觉为准;定位后皮肤常规消毒,左手食指、中指或拇指绷紧所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针尖与皮肤呈75°,迅速将针头刺入皮下。刺入后,针体与皮肤垂直,上下左右提动针柄,挑刺、勾割皮下纤维,可听到咔嚓声。将针体恢复到进针时的角度出针,针尖部分顺针孔而出,减轻皮损,出针后吸以玻璃罐,放血3~5ml。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1]:显效:原有的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NPQ(颈痛量表)评分比治疗前下降15%以上(包括15%);好转:临床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NPQ评分比治疗前下降5%~15%;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NPQ评分比治疗前下降不足5%。

20例患者中显效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

讨论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上又称“项痹”。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筋肉;或感受外邪,客于经脉,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所致。临床上此病多虚实夹杂,本虚标实。锋钩针疗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绿色疗法。锋钩针是融九针之一锋针与民间流传的钩针于一体,综合二者之特点,取其所长而制成。颈椎病之症结主要在于局部肌肉痉挛,久致组织粘连,影响颈椎结构稳定。而锋钩针疗法就是针对局部肌肉组织粘连,起到解结作用以疏通经络。《灵枢·九针论》曰:“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此为锋针治病的理论基础。《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此针针身长直圆柱形,针尖锋利,三角形,三面有刃,锐而锋利,为刺络出血针。《灵枢·官针》曰:“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灵枢·九针论》亦云:“主泄热出血。”此针适用于刺络放血,泻其热,能发泄痼病得以根除[2]。由此可见,锋钩针疗法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刺络脉、放瘀血的功能;二是割断皮下肌纤维及脂肪,具有“割治”作用[3]。对于由于邪客经脉,经络受阻导致的颈椎病,刺络放血使邪有出路,经脉得通,通则不痛;割断粘连纤维,松解局部组织,活动受限亦可缓解。因此,我们在临床上以锋钩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师怀堂.中医临床新九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9.

[3]田建刚,郝重耀.新九针锋钩针疗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6):372.

猜你喜欢
钩针灵枢经脉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小钩针“钩”出致富路
离家出走的钩针奶奶
书画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折入边装置钩针驱动机构的分析与优化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