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复原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

2014-01-25 08:41梁文慧张丁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2期
关键词:血行水蛭气虚

梁文慧 张丁芳

(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252000)

缺血性中风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属中医学“中风”范畴。近年来,笔者应用偏瘫复原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病例为2013年1~7月本院门诊及住院脑梗死患者60例,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除外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及脑出血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小者55岁,最大者72岁。病程最短者4d,最长者6个月。基底节区梗死30例,脑叶梗死12例,丘脑梗死10例,多发性脑梗死6例,小脑梗死2例。症状可见言语不清,口眼歪斜,嘴角流涎,饮水呛咳,肢体麻木迟缓,偏废不用,周身乏力,小便频数,自汗出,或伴有眩晕,动则尤甚,舌质淡黯,苔薄白,舌底脉络迂曲紫黯,脉缓。

治疗方法

偏瘫复原胶囊为我院自制制剂,药物组成:黄芪30份,川芎20份,三七粉20份,炙甘草10份。上药煎熬浓缩制成干浸膏,与全蝎15份、水蛭15份共研细末,混匀装胶囊,每粒含全蝎、水蛭各约0.05g,每次服4粒,每天3次,7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语言、吞咽、肢体力量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基本恢复正常,语言、吞咽、肢体力量较前增强。有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较前改善,语言、吞咽、肢体力量稍有增强。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语言、吞咽、肢体力量无增强。

结果:患者一般服药1个疗程见效,临床治愈15例,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

缺血性中风的病机特点是以虚为本,以实为标,本虚标实。“虚”是贯穿始终的最基本病机。特别是老年人,元气亏虚,气虚推动无力,血行涩滞,导致气虚血瘀,经络不畅,筋失所养而成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等中风之患。李东垣《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中讲:“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元气虚衰,不能固摄,则自汗出,口角流涎,小便频数。在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气虚尤甚,因虚致瘀,呈现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象。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原则。方中黄芪甘温纯阳,重用以令气旺血行,瘀祛络通,祛瘀而不伤正,为君药。川芎辛温味薄气雄,善于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活血兼有调气之功;三七粉活血化瘀,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二者为臣药。全蝎、水蛭、炙甘草均为佐使,以搜风通络,破血逐瘀,调和诸药,且虫类药物行走攻窜,其通经达络、疏逐搜剔之效宏大持久。与黄芪配伍,制成胶囊,具有“祛邪而不伤正,效捷而不猛悍”的特点。综观本方,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筋脉得其所养,中风自可渐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溶栓作用;三七、川芎具有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作用;水蛭中含有水蛭素,水蛭素能高效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阻止凝血酶催化的凝血因子活化和血小板反应等进一步血瘀现象。提示本胶囊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调整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脑动脉血流量,改善脑组织代谢,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血行水蛭气虚
ADA、TB-DNA、TB-Ab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诊断应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行感染对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影响的研究
水蛭养殖的病害防治措施
PCT和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
小“吸血鬼”水蛭
炮制与超微粉碎对水蛭药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