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痰郁论治癔病性失音1例体会

2014-01-25 16:4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郁证茯苓气机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卫生院,贵州 遵义 63007

以痰郁论治癔病性失音1例体会

黄如源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卫生院,贵州 遵义 63007

癔病性失音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多是由于气机郁滞,痰浊内生,气机上逆,蒙闭清窍所致,笔者以中医辨证论治之则治疗癔病性失音1例,收效明显。

癔病性失音;辩证施治;中医

癔病性失音又称神经官能症,属中医的“郁证”范畴。临床多采用暗示诱导疗法,必要时适当给予镇静药物。暗示疗法有颈前注射、针刺、理疗等。某患者癔病性失音,诸多方法治疗,日久不效,笔者最后从中医的痰郁辩证施治得以治愈,现总结体会与同道共探讨。

1 病例资料

犹某某,女,30岁,2009年2月10日因不能说话两周来诊。家属代言:患者丈夫外出打工数月返家,因家庭琐事吵架后突然不能发音。时叫之面部木然,只有口型,没有应答,家人以为她气没消,故不以为然。次日患者倦卧久睡不起不答,故强制送医。至此先后到镇县市三级医院就医,检查了大脑、神经、喉部发声系统无病变,经历了心理疏导、暗示注射、针灸理疗及中药治疗,也无寸效。刻诊:体胖,神情呆钝,面色晦滞,行动迟缓,倦怠嗜睡,纳呆。询问她病情时口动而无声,时作小咳而吐涎沫,咳声重浊作欲呕状。舌淡红,苔白厚膩,脉滑。

诊断:郁证。治则:涤痰散结,开窍通络。处方:苍附导痰丸化裁。苍术12g,香附10g,陈皮15g,法夏12g,茯苓15g,胆南星10g,竹茹10g,枳实10g,石菖蒲6g,天竹黄10g,生甘草6g。3剂,一日一剂,两煎分三次服用。嘱治疗期间饮食清淡,忌油腻辛辣。

三天后复诊,家属称患者咳嗽痰多,但三天来由多到少了发“一”的声音已很清楚了,但总用手指咽喉。查神清,纳差,苔膩,脉弦。因痰气交阻,投四七汤化裁。法夏12g,厚朴10g,茯苓15g,紫苏12g,威灵仙15g,大枣5g,生姜3片。2剂,一日一剂,两煎分三次服用。吩咐其丈夫嘱患者发“一、二、三”音主动与患者交谈、教患者数数。

又两天后再诊,言语少,声低,可交流。自述心中有怨气,咽中有不适,说话不流畅,纳差,少寐多梦,胃脘痞满,大便稀,舌淡胖苔微膩。系肝脾不调,投逍遥散化裁:当归10g,白芍15g,白术25g,茯苓15g,柴胡12g,炙甘草10g,薄荷6g,法夏10,夏枯草15g,生姜3片。三剂调理以善后。一年后随访得知夫妻一同外出打工,未复发。

2 讨论

癔病性失音又称神经官能症,属中医的“郁证”范畴。发病大多为中年妇女或性格内向者,在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后引起突然失音,但哭笑或咳嗽时声音正常。本病通常来得快、好得快,少数病情缠绵,受到刺激后可以再发。该患者首先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久郁脾虚,痰浊内生,气机上逆,蒙闭清窍。故心情抑郁,情绪不宁,神情呆钝,面色晦滞,行动迟缓,倦怠嗜睡,胸腹满闷,纳呆,苔白厚膩,脉滑。一派痰郁之象,苍附导痰丸涤痰散结,驱陈腐,消壅堵,以推陈出新。三天复诊,立竿见影,痰积内因十去八九,而痰气交阻不化,施以治梅核气名方四七汤以行气开怀,散结化痰。三诊,沉疴已解,仅以逍遥散调和肝脾,平衡阴阳收工。治疗期间,根据该患者的具体发病情况,向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以解除其忧虑、恐怖或不安情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原则,它涵盖了现代医学的医疗和护理等全部诊疗活动。三因制宜,医护兼顾,是治病救人最好的途径。

R256.29

A

1007-8517(2014)23-0152-01

2014.09.11)

猜你喜欢
郁证茯苓气机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郁证病名解析❋
云茯苓
云茯苓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便携电子打气机
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探讨郁证从肺论治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加味桂枝茯苓汤I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