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和维生素B12对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影响

2014-01-26 10:08刘玉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降糖药药学维生素

刘玉喜

二甲双胍和维生素B12对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影响

刘玉喜

药学部是医院管理药物, 提高用药指导、增强用药疗效、抑制用药不良反应的重要部门,而掌握二甲双胍和维生素B12对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的影响非常重要。药学部要认真开展糖尿病用药咨询、建立一些与临床沟通渠道, 进行包括二甲双胍和维生素B12的最新研究进展讲座也非常必要。

二甲双胍;糖尿病;神经系统;维生素B12;用药;服务

在我国无论哪一级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原则都是科学合理, 价格便宜和疗效可靠。糖尿病临床治疗常用药有双胍类、磺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类等多种药物, 部分药物对用药时间要求很高, 有的药物有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禁忌证[1]。二甲双胍口服降糖药物在治疗糖尿病中有很大优势, 临床中药价也比较低, 二甲双胍引起的低血糖反应较少, 肠溶片又克服了双胍类药物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的缺点, 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降糖药之一[2]。当前也只有药学服务全面介入才能树立用药规范, 消除贵药就是好药的错误意识, 加强用药正确指导。只有药学服务真正开展, 医生和患者才能准确用药, 医务人员才能更好的为糖尿病患者服务。目前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体内维生素B12影响备受医务工作者重视, 作者查阅各方文献介绍如下。

1 二甲双胍、维生素B12与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关系

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糖尿病后氧化应激紊乱得到明显改善。3个月后感觉异常, 麻木疼痛、灼热感、疼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且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体内血清丙二醛 (MDA)水平减低,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增加, 提示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神经症状[3]。而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个月后也发现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 有利于血脂代谢的恢复, 同时对于血清维生素B12的影响不大[4],但是董慧等[5]研究认为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血清维生素B12明显较低, 维生素B12缺乏、神经肌电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较多, 补充维生素B12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降低。研究发现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有致维生素B12缺乏的风险, 进而有可能导致或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产生这种病变的机制可能是应用二甲双胍增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进而干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微循环而导致或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有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肠神经在调控胃肠道运动和神经介质的分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甲双胍能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肠神经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的表达水平调节肠道神经内分泌变化, 改善胃轻瘫和胃肠运动变慢[7]。有报道[8]称首次服用二甲双胍发生不良反应的男性达61.70%, 女性达38.30%,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损害88.75%、中枢神经系统损害5.00%、二甲双胍普通片发生率为40.74%, 二甲双胍肠溶片为27.27%。一系列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维生素B12与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关系是微妙的, 二甲双胍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 但是又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损害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 临床医生在用药时要注意权衡利弊。

2 维生素B12对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损伤药物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与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微血管病变、细胞免疫因素、神经生长因子和维生素缺乏有关, 也和年龄、病程、血糖水平呈正相关[9]。临床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药物大致包括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如前列地尔、尼莫地平等;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如甲钴胺和神经生长因子等;改善代谢药物治疗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与抗氧化应激药物[10]。维生素B12第四代产品还有甲钴胺, 临床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损伤非常普遍。临床报道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主观症状疼痛、麻木, 甲钴胺2周的治疗明显优于腺苷钴胺和中医的治疗, 少数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情况不甚明显, 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的修复和神经的再生需要2~18个月的时间[11]。目前认为甲钴胺不同给药方式均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 静脉点滴与椎管内注射的疗效明显优于肌内注射, 椎管内注射更为显著[12]。患者确实无法耐受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甲钴胺药物时, 作为技术补救建议临床医师可以尝试性选择避光静脉点滴的方法, 药液瓶套避光袋, 输液器选择避光输液器, 将室内光线调暗[13]。临床药师指导并建议医生二甲双胍缓释片联用吡格列酮降糖, 前列地尔、甲钴胺与依帕司他联合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并提供全程药学监护, 可使患者血糖、血脂控制平稳, 周围神经病变改善,不良反应变小[14]。

3 讨论

经过诸多学者研究, 普遍认为二甲双胍是价格低廉、安全、疗效好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脂肪肝都有一定的疗效。使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利尿剂会增加二甲双胍发生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尤其是近期联合使用H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15]。目前还有很多老年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 老年人二甲双胍的使用率明显低于非老年人, 说明医师介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已经严格控制了二甲双胍的使用, 这也需要药学服务部门改变一些医生的错误认识[16]。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用二甲双胍严格控制血糖, 适当采用维生素B12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理想治疗效果。

[1] 吴丽彩, 梁少珍, 冼曼珊.药学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北方药学, 2014, 11(7):105-106.

[2] 陈苑.我院门诊降糖药处方调查分析.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4, 30(1):67-69.

[3] 谢彦鹏.盐酸二甲双胍片对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3):77-80.

[4] 王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及对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25):2768-2769.

[5] 董慧, 田坚.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维生素B12的影响.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5):396-397.

[6] 孙法强, 康后生.二甲双胍致血浆维生素B12及其相关代谢物水平改变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11):3050-3051.

[7] 曲俊生, 汤瑞艳, 侯宁宁, 等.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肠神经GLP-1受体表达的影响.青岛医药卫生, 2014, 49(1):1-5.

[8] 马亮, 王波, 孙凤彦, 等.住院患者首次服用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监测与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2, 9(2):106-108.

[9] 赵珩, 余江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 21(3) :264-267.

[10] 郑文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药物治疗.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3):60-61.

[11] 朱雅静.维生素 B12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3, 28(3):355-357.

[12] 刘晓宇, 吴大方, 李洁, 等.甲钴胺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国药师, 2012, 15(4):526-528.

[13] 夏军龙, 王毅刚, 王景景, 等.临床静脉滴注过程对注射用甲钴胺浓度的影响.中国药师, 2013, 16(11):1746-1748.

[14] 王艳, 吴小超, 姬怀雪, 等.临床药师对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药学监护.中国药房, 2013, 24(46):1397-1399.

[15] 秦颖.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概述.继续医学教育, 2012, 26(3):46-48.

[16] 阮璐雅, 吴积升.我院老年糖尿病降糖药使用现状调查.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 16(11):1115-1118.

2014-07-25]

132000 吉林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猜你喜欢
降糖药药学维生素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