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分流术后的护理要点和体会

2014-01-26 19:58黄惠星褚学宏张颖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门脉腹水门静脉

黄惠星 褚学宏 张颖霞

(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3)

门脉高压分流术后的护理要点和体会

黄惠星 褚学宏 张颖霞

(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分流术后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门脉高压症行分流术患者60例,以上患者均为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本组患者均行分流术,其中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22例,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20例,脾-肾分流术8例,门-腔分流术5例,改良脾-肺固定术5例。术后给予相关护理措施:一般护理、腹胀和腹水护理、发热护理、术后出血护理、肝性昏迷预防护理、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没有术后大出血、膈下脓肿等严重并发症。者均治愈出院,没有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门脉高压分流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预后。

门脉高压分流术;术后;护理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多是肝炎后肝硬化。采用分流术可选择性引流食管胃底静脉,同时保存了门静脉向肝血流。从而有效的缓解了门脉高压所带来的并发症。门脉高压分流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门脉高压分流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本文观察门脉高压分流术后护理措施实施对术后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门脉高压症行分流术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为18~67岁,平均年龄为(36.7±7.4)岁;以上患者均为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51例为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3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2例,特发性肝硬化4例。肝功能Child分级中,51例患者为A级,9例患者B级。以上患者均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53例患者为重度曲张,中度曲张7例。49例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所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和脾脏功能亢进。

1.2 手术治疗

本组患者均行分流术,其中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22例,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20例,脾-肾分流术8例,门-腔分流术5例,改良脾-肺固定术5例。

1.3 护理措施

1.3.1 一般护理

术后24 h内,根据重症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监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改变情况;定期观察术后伤口是否出现渗血;观察各个流管引出的液体的量和颜色改变情况;严格注意术后患者是否有休克症状及出血。术后麻醉清醒后患者可取半卧位,利于引流。术后做好充分吸氧,防止肝缺氧。术后加强口腔护理,饭后温开水漱口,防止发生口腔并发症。

1.3.2 腹胀和腹水的护理

门脉高压分流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腹胀并发症,还是肝硬化、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胃肠淤血及水肿尚未消退等原因所致。此时胃肠功能出现紊乱,引起胃肠道积液积气。一般来说,患者在术后4 d左右,胃肠道功能恢复后腹胀症状随之消失。患者腹胀期间要禁饮食,实施有效的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时避免损失曲张的静脉。行脾腔分流术后门脉压力显著降低,回流入肝血流显著减少,肝损害可能会损害增加,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因素,引起腹水,术后患者腹部膨隆,除了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身高胶体渗透压、控制钠盐摄入、给予利尿剂等措施外,护理人员要准确记录24 h的液体出入量,给临床医师治疗提供准确的液体出入量数据。在饮食上嘱咐患者限制钠盐摄入量。

1.3.3 发热护理

分流术后可能会因为腹腔渗液吸收而出现吸收热,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体温的改变情况。术后3 d,由于机体组织损伤,出血,蛋白质分解等因素是引起吸收热的主要因素。但一般不超过38 ℃,此类吸收热一般不需临床处理,可在术后数天内恢复正常。如术后切口疼痛,且体温超过38 ℃,此时观察是否有切口感染,临床可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可给予温水和50%酒精擦浴。

1.3.4 术后出血护理

由于机体凝血功能和手术创伤可引起少量出现。如出现活动性出血,为异常出血,及时上临床医师,及时处理。

1.3.5 肝性昏迷的预防护理

术后6 h可行新霉素灌肠,减轻肠内腐败作用,降低氨的产生,减少氨的吸收。并遵照医嘱应用谷氨酸钠、精氨酸等,增加氨的去路等。定期监测患者肝功能,测定患者血氨等,观察患者意识的改变情况,饮食选用高支链氨基酸类食物等。

1.3.6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术后2周内每天对血小板进行检查,如超过600×109/L,及时上报临床医师,及时实施抗凝治疗;应用抗凝药物后要观察凝血时间改变情况。

2 结 果

本组患者没有术后大出血、膈下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门静脉压力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食管钡餐检查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消化道出现得到有效控制,腹水消退,下肢水肿消退。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没有手术死亡病例。

3 讨 论

门脉高压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门脉高压分流术能够显著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矫正脾功能抗菌,改善静脉曲张症状,改善上消化道出血,防止肝性脑病发生[1]。除了临床手术成功顺利对患者预后影响外,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对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术后的病情观察十分重要,在病情观察过程中,分析出现的护理问题并给以恰当处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2,3]。护理人员为术后患者提供身心舒适的护理能够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术后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患者中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没有患者出现膈下脓肿、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没有手术死亡病例。所以,门脉高压分流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预后。

[1] 陈玉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的护理体会(附30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9,33(2):183-184.

[2] 李星.286例门脉高压症分流术术后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8, 48(8):17-18.

[3] 甘远芬,黄建琼,龙成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护理体会[J].中华医护杂志,2007,4(10):930-931.

R473.6

B

1671-8194(2014)11-0295-02

猜你喜欢
门脉腹水门静脉
基于门脉期CT影像组学预测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肉鸡腹水咋防治
TIPS术后门脉显影和肝脏体积对肝功能及并发肝性脑病的影响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特利加压素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型上消化道出血48例
运脾逐水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