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化护理在儿科输液中的效果观察

2014-01-26 19:58郭慧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护患儿科输液

郭慧芳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 黄石 435001)

儿科输液是儿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优质、顺利地完成输液过程,每个儿科护士以及患者及家长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儿科输液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患儿对自身感受的表达能力有限,再加上对治疗的配合性差,同时患儿家长常因过度关心而缺乏理性判断,很容易令输液治疗室成为护患冲突的高发区[1]。为了进一步避免医疗纠纷、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儿科输液治疗的满意度,本文对儿科输液中的细致化护理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218例患儿,年龄8个月~14岁,男性122例,女性96例,其中采取细致化护理服务的109例患儿为观察组,另外109例在采取细致化护理服务之前的输液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取细致化护理措施,包括营造舒适的输液环境、制定严格的核查制度、采取良好的沟通技巧、提高穿刺的成功概率、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等几个方面。对照组未采取细致化的护理措施,仅进行一般常规性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1.3 效果评价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以对总体护理工作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综合评价,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调查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表明,观察组满意率为90.8%(99/109),对照组满意率为78%(85/109),观察组患儿及家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299,P=0.0090)。

3 讨 论

对于儿科输液,多数人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认为只要将药物注入患儿体内即可。但在实际工作中,这只是完成了儿科输液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部分。儿科输液的顺利完成,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地把握好每个技术操作环节,与时俱进地实施每个细致化护理工作流程。有时候,护士的穿刺做得很成功,但往往是因为对患儿的关心不够,没有通过细致的沟通与关怀来促使输液工作的顺利优质完成,从而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眼前,随着患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有些很小的问题也可能在实际工作中被放大,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患儿家长就会非常难以接受,会对护患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2,3]。本文中对照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低,往往也不是因为输液本身不成功,而主要是由于在我们开展细致化儿科输液护理工作之前,一方面输液室的环境不够舒适,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不少护士与患儿及其家长的交流不够到位,缺乏换位思考。

因此,儿科护士必须在思想上对于儿科输液护理工作高度重视,并且不断地增强对患者的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多做换位思考[4],时时处处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才能真正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保障护患关系的和谐融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使实施细致化护理工作以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实实在在地得以提升。

3.1 营造舒适的输液环境

每天由专人对输液室清洁进行维护,定时对地面垃圾进行清扫,并及时对垃圾桶中的废弃物进行清理。保持地面、窗台、座椅、墙面等处的清洁卫生,每天除定时的清洁外,每当出现赃物时也及时进行清理,放置空气清新剂以消除室内异味,并保持输液环境的空气流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输液室设立电视机、饮水机、风扇、暖气等设施,以尽量确保患儿的护理需求,保持输液环境整洁、舒适、人性化。

3.2 执行严格的核查制度

输液室是一个患者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较容易出现患儿同名同姓的现象,假若护理人员安全服务意识不到位,不执行严格的核查制度,就容易使医护工作出现漏洞或偏差,从而引起护患纠纷[5]。因而,认真核查患儿一般资料、临床信息以及所用药物,避免放过任何一处有疑问或含糊的地方,是儿科输液细致化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最有力保障[6]。

3.3 采取良好的沟通技巧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理可预见性事件比处理突发性事件所面临的压力明显减轻,因此,我们借鉴这一心理学现象,尽可能地与患儿家长进行预见性的沟通,比如在给发热的患儿输液时,在输液前就向其家长说明,输液后患儿的体温下降是有一个过程的,甚至在输液时体温还可能进一步升高,请多加留意,发现异常及时与护士沟通;再比如说,在输入含钾盐的注射液之前告知其可能出现输液部位的疼痛等。那么在输液过程中,若真的出现这些情况,由于护士有言在先,患儿家长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积极配合医护工作。此外,在输液工作中适当地有针对性地赞美孩子,比如夸夸孩子“真懂事”、“好可爱”等,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沟通技巧,运用得当,将会缓和医护中的紧张气氛,促进患儿及家长积极配合治疗,使得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3.4 提高穿刺的成功概率

输液能否“一针见血”是护理质量优与劣的最直观表现[7]。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是输液治疗有效性的保障,同时也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前提。这就要求护士在平时苦练基本功,并对儿科患者的疾病病情、生理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对于患儿要耐心做好充分的鼓励、安抚和解释工作,尽量消除患儿恐惧心理,对于确实难以配合的哭闹、烦躁不安患儿,可嘱其家长配合加以适当约束,以保障穿刺的成功率。

3.5 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

护理工作者作为临床一线工作中与患者联系最为密切的人群,其形象不仅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整个医疗单位。患儿来到医院,首先内心就对医护工作者存在着畏惧心理,护士只有通过友善、富有亲和力的外在形象,以微笑服务取得患儿及其家长充分的信任,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8]。同时要及时了解患儿需求,对其家长做好健康指导和疾病知识的宣教,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治疗与护理。

总之,细致化护理是提高医护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的有效手段。儿科护士只有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对服务质量和护理技术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完成儿科输液的医护工作,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赖。

[1] 江萍,宫萍,杨升英.儿科门诊输液留观护理纠纷的分析与防范[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9):253.

[2] 金立秀.注重儿科输液操作细节防范护患纠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2):1493.

[3] 吴雪梨.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280-281.

[4] 冯秉华,才华,贺晓.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69-70.

[5] 刘艳华,廖红光.一级护理建观察卡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130-131.

[6] 陈清.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103-104.

[7] 宋元芬.浅谈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0):424.

[8] 刘校瑾.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调查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3):121-122.

猜你喜欢
护患儿科输液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颈枕输液袋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