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研究

2014-01-26 19:58杨艳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口腔

杨艳霞*

(辽宁省朝阳市卫生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其中3岁以下幼儿发病率最高,重症患者可发展为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更甚者,还有可能循环衰竭而死亡[1,2]。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以及护理对于该病的治愈是极其重要的。

1 手足口病治疗分析

1.1 主要症状

根据已经发病并经过治疗的手足口病现有病患资料来看,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且发热温度多在37.5~38.0 ℃,少数在38.1~39.0 ℃和39.1~40.0 ℃,极少数达到40 ℃以上;偶伴有肢体抖动、嗜睡、呕吐及心肌损害等,严重者可合并肺炎、合并脑炎等。几乎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为手、足、口腔、咽部、臀部疱疹或溃疡,而手部疱疹者多集中在掌心,足部疱疹多集中在足底部位[3],少数有蔓延至膝部情况,至于口腔疱疹则躲在舌和两颊,臀部疱疹多在肛门周围和骶尾部[4,5]。

1.2 常规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主要应遵循“加强隔离、适当休息、合理营养”的原则,至于达到住院要求的手足口病患儿应给予炎琥宁、利巴韦利进行抗病毒治疗;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了抗感染可以加头孢曲松等;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应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高热的患儿要进行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重症患儿则应给予甘露醇进行颅内降压,短期内可以采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加以支持。

2 手足口病的观察与护理

2.1 观察

每隔2~4 h应该测量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和血压等,当发现患儿出现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甚至昏迷、呼吸浅薄、心率加快等情况时,应该立即交由医师处理;对确诊患儿的病房应采取开窗通风机紫外线消毒等手段。

2.2 护理及其分类

2.2.1 发热护理

手足口病的发热通常为低热,一般不用做特殊的护理,只要多喝温开水即可。当体温超过38.5 ℃的时候,则需要物理降温,如擦浴、冰敷等,当药物降温时需要注意,要根据患儿的体质量严格掌握布洛芬缓释混悬液的剂量;另外,在患儿退热后出现多出汗情况是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因出汗缺水虚脱,及时测量体温并作好记录。

2.2.2 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的患儿有许多会在口腔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或者溃疡,在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应注意在患儿的饭前、饭后及晨起、睡前用生理盐水为其漱口,漱口标准为每次含漱2~3 min,年纪较小的患儿可以采用10~20 mL的温开水或用棉签蘸生理盐水等对口腔进行清洁,以免再次感染。另外,为了减轻食物对于口腔黏膜的刺激,还可以用思密达调匀涂在溃疡面上,至于年纪稍大的患儿就可以采用双料喉风散了,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双料喉风散之后的30 min之内不可以进食与喝水,不然会不利于溃疡愈合及消炎止痛。在护理中,护理人员还应时刻注意口腔黏膜糜烂的程度和溃疡的进展情况等。

2.2.3 皮疹护理

有皮疹现象的患儿,其衣着要求柔软舒适为宜,为了保持床单接触皮肤部位的整洁,被褥等也要及时的更换。在患儿皮肤出汗后要通过温水淋浴等手段及时清洁皮肤,禁止使用刺激性的沐浴液和肥皂。此外,为了防止患儿用力抓挠搔痒的皮肤引起皮肤破损性的感染,患儿的指甲要及时的修剪。当皮疹处出现糜烂等情况时为了预防感染则可以采用阿昔洛韦软膏擦涂。

2.2.4 饮食护理

当患儿因发热和口腔溃疡疼痛食欲减退或者拒食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儿的年龄、饮食习惯等采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喂食,例如肉汤、牛奶和稀粥等,这类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刺激性小,利于患儿的营养和吸收。此外,患手足口病幼儿的食物应以温性为主,口味要清淡,不宜辛辣、生冷,为了排泄毒物还要多喝温开水。

2.2.5 心理护理

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常常会因为疱疹的原因而哭闹,这个时候的护理人员应该以鼓励的态度对其耐心劝导,并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体贴、爱护,还可以采取激励、表扬等手段拉近与患儿的距离,以便患儿对于治疗的配合。

3 提高手足口病护理的手段与建议

3.1 医院管控

应在医院设立手足口病专区,并按照传染病区进行严格管理,对于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隔离控制,减少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后也都应该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双手消毒,对于患儿的用具、排泄物等则应该采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

3.2 开展相关培训并进行宣传教育

涉及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的工作人员,应统一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出现感染情况后的管控方法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同时将临床经验及时总结。在病区开辟手足口病预防与治疗的宣传专栏,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避免恐慌情绪,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为近年来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之一,手足口病正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针对婴幼儿为发病人群的特殊性,疫情的发现与控制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于近年来手足口病常规病例护理工作的分析,总结出了一定的护理规律,通过严格细致的并发症护理,配以药物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而且通过临床护理的观察、宣教,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手足口病的防治概率,并最终达到手足口病可防可治的目的。

[1]李春兰.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9(25):9.

[2]中华人名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S].2010.

[3]王航雁,王静.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J].人民军医,2008,51(7):457-458.

[4]吴瑞萍.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5]万瑞香.新编儿科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手足口病那些事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警惕手足口病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夏季警惕汗疱疹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