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2014-01-26 19:58曹桂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利尿剂阻滞剂受体

曹桂敏

(铁路医院药剂科,辽宁 本溪 117000)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曹桂敏

(铁路医院药剂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指导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用药。方法对临床常用的6类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阐述,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给药。结果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6类高血压药物,提倡个体化给药,联合用药。结论按此方案给药,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高血压;不良反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高发病,治疗周期比较长,大多数的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均被称为高血压。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欧美一些国家约为20%,我国199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为11.8%。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而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然而,我国的降压达标情况却不容乐观。2000年全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其中降压不达标的患者占到约94%。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目标是指将血压恢复至正常或理想的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目前推荐用于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共分6大类,现介绍常用6大类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用。

1 利尿剂

利尿剂作为降压药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利尿剂绝对是有效的降血压药物,降压作用温和持久,通过排钠利尿,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而致血压下降,能够将血压恢复至正常或理想的水平。大量的临床实践、临床实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安全性,因而利尿剂在降压药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根据利尿剂作用于肾小管的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1.1 噻嗪类利尿剂(氯噻嗪、氯噻酮、双氢、吲达帕胺等),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老年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者。但在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痛风、妊娠患者,不宜使用。

1.2 袢利尿剂(速尿),适用于并有心力衰竭、水肿或肾脏损害的高血压患者。

1.3 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氨苯喋啶),适用于已存在低血钾或合并用药。

总之,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老年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以及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不适用于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痛风的患者。

2 β受体阻滞剂

其降压作用原理是阻断心脏β受体,使心排血量减少;抑制肾脏β受体,减少肾素分泌;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管张力降低,血容量减少;阻断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β受体,抑制其正反馈作用,减少释放;阻断中枢β受体,抑中枢兴奋性神经元,减弱外周交感神经功能。

总之,β受体阻滞剂不仅可有效的降低血压,还可以保护靶器官,减少高血压伴发的心脑血管事件,达到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目的。而且也适用于合并其他情况或已发生合并症的患者。如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高血压伴随心绞痛、房速、房颤、甲亢、偏头痛、术前高血压等。另外,要注意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以免有“反跳现象”发生。

3 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为一大类降压药,它通过对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上L型钙通道水平选择性阻滞钙离子的内流而产生其药理作用。它舒张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下降,降低血压;对心脏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对缺血心肌有保护及抗心肌肥厚作用;另外还可选择性的扩张冠脉、脑血管、肾脏的入球小动脉;对代谢无明显的影响。

总之,钙拮抗剂适用于多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周围血管病者尤为首选。对于老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老年高血压病,妊娠期高血压。服用此类药物后出现心动过速、头痛、面红、踝部水肿等应更换其他药物。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血压,且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延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损害的进展,尤其有蛋白尿时特别有效。通过抑制ACEI转换为ACE2而起作用。抑制ACE2的生成,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使血压下降;间接的肾上腺能抑制,使缓激肽和前列腺素增加使血管扩张。适应证包括有:高血压伴有心功能不全;高血压伴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高血压心肌梗死后;高血压伴有外周血管病变。ACEI主要不良反应为干咳,有咳嗽时不能误认为呼吸道感染所致。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药,自1994年第一个ARB上市,其优势已渐渐显露出。ARB阻断ACE2的作用:使交感活性降低,钠水潴留减少,醛固酮合成减少,血压下降。目前常用的有氯沙坦和缬沙坦。它们都是参加了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干预,直接阻断ACE2受体,更具特异性。其适应证为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ACEI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者;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肾脏病变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及有胰岛素抵抗者;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与ACEI类药物一样,有逆转左室肥厚及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

6 α1受体阻滞剂

α1受体阻滞剂对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α1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阻滞作用,舒张小动脉及静脉,心排血量不变或略有增加;肾血流不变或略有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无显著影响;长期应用可改善脂质代谢;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且可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能迅速缓解前列腺增生肥大,减轻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适应证为:单独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增生;高血压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伴有前列腺肥大者;妊娠、肾功能不全或合并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7 新药研究进展

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应具有以下特点:能有效降压而不产生耐受;不良反应少;不增加甚至能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服用方便;价格便宜。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问世。目前正在研究和处于开发之中的新一代药物有:肾素抑制剂、T型钙通道阻滞剂、内皮素受体拮抗药、钾通道开放剂、神经肽Y抑制剂、咪唑啉受体激动剂等。

8 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①小剂量开始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②联合用药,以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③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减轻血压波动。④高血压药物治疗是长期使用,血压控制理想、稳定后,药量可以减到最低维持量。

总之,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之一在于降压达标。目前国际降压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以前,对于普通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标准为140/90 mm Hg,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至少应降至140/90 mm Hg以下,如果患者可以耐受,还应降至更低,对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以及曾经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高危或极高危患者,目标血压应降至130/80 mm Hg以下。降压治疗开始以后,在3~6个月内患者要定期随诊,根据血压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控制血压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经治疗后血压下降就停止治疗,或治治停停。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十分重要,应与医师之间保持经常性的良好沟通,包括家属在内,应尽可能了解治疗计划,并学会自测血压。研究表明,血压每升高20/10 mm Hg,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即增高一倍,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治疗的主要目标为最大程度地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因此不能将高血压的治疗简单的看成是降压问题,还要同时对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R544.1

A

1671-8194(2014)11-0395-02

猜你喜欢
利尿剂阻滞剂受体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M受体阻滞剂控制近视发展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