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74例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4-01-26 19:5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脑外伤脑血管痉挛

胡 玮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黄石 433100)

脑梗死是由于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终止引起的,由于梗阻部位缺血,因此脑组织往往会因为血供不足出现坏死[1]。脑梗死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疾病,但是由于脑外伤,该病在青年群体中也比较常见,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会加重脑损伤,提高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必须对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及时准确诊断,给予正确的治疗。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了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患者74例,给予了相应的诊断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09年至2012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共74例,男性40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8.7岁。致伤原因:跌倒22例,车祸38例,坠落14例。临床表现:呕吐、头痛25例,偏瘫12例,颅内血肿15例。根据GCS标准进行评分:≤5分12例,主要为深度昏迷;6~8分18例,主要为昏迷,生理反应迟钝,但存在病理反射;9~15分44例,神志清醒,不存在病理反射,存在生理反射。

1.2 诊断方法

采用CT检查,均存在低密度区,主要分布:基底节区30例,颞顶叶19例,枕叶11例,额叶6例,脑干7例,多发部分1例。

1.3 治疗方法

颅内血肿患者及时行手术清除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梗,采用尼莫通解除血管痉挛;提高脑灌注压,保证循环血量充足;采取适当溶栓治疗,脑血管栓塞者可以给予尿激酶溶栓;适当应用活血化瘀药物、脑组织康复药物以及能量合剂;持续供氧,改善脑血循环,纠正缺氧,减轻脑水肿。另外当患者脑梗死面积过大,且伴有脑水肿,应该行骨瓣减压术。本组行大骨瓣减压术5例,颅内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8例,颅内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内减压术7例。

1.4 评价标准

根据哥拉斯哥预后评分:死亡1级;持续性植物状态2级;生活不能自理为3级,重残;生活能自理,但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能进行简单工作为4级,中残;具有正常生活能力,能参与工作和学习为5级,良好。

2 结果

治疗后,根据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36例,占到48.6%。中度残疾20例,占到27.0%。重度残疾12例,占到16.2%。持续植物状态5例,占到6.8%。死亡1例,占到1.4%。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动脉阻塞后出现脑组织坏死的情况,可伴有出血,临床中脑梗死常见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老年群体的发病率较高。但是近年来,临床中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情况逐渐增多,由于患者常伴有昏迷症状,因此诊断较为困难,尤其在伴有脑血肿的时候,不容易发生脑梗死。

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如下:①出现脑外伤后,患者脑内血液流变学出现异常,受到暴力冲击之后,颅脑血管出现一定的扭曲后,内膜损伤,形成血栓,造成血液循环障碍。②当受到外力作用后,患者较容易出现颅内血肿、脑肿胀、脑挫伤等,从而对脑内血管产生压迫,血流不畅,使得局部脑组织缺氧,出现脑梗死[2]。③大脑受到外力撞击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对血管内血流产生影响,使得脑供血不足,出现脑缺血和脑梗死。④脑外伤后,产生的震荡会对舒血管因子和收缩血管因子产生影响,收缩血管因子不断增加,而舒血管因子增加不明显,二者比例失调,导致脑梗死的出现。⑤在脑外伤后,液体的进入量受到限制,在治疗中如使用脱水剂和利尿剂,则进一步减少血容量,血液黏稠度提高,导致脑梗死出现。⑥再灌注产生的自由基导致蛋白质、脂质以核酸过氧化,对细胞膜产生损伤,引发脑梗死。⑦手术止血药物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发脑梗死。

对于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早期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医师要加强对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体征的观察,同时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3]。临床体征观察指标:生命体征、意识变化、颅内压变化、瞳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在CT检查中显示有低密度阴影时要提高警惕,但是CT检查在24 h内有滞后性,要注意复查,在MRI检查中能超早期发现病灶,且能发现较小的病灶。

在该病治疗中,目前还未发现快速有效的药物治疗,首先要保守治疗,之后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首先可以给予精神营养类药物和激素治疗,情况允许的患者要及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于大面积脑挫伤病情危重的患者必须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且在手术治疗中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止血药物和脱水剂,同时要采用尼莫地平泵入,防止血管痉挛。在手术过程中要避免脑血管损伤,可以采用人造硬脑膜,进行严密的缝合修补,避免皮下渗血进入硬膜加重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的治疗尽量选择介入疗法尽早溶栓,避免脑梗死加重。相关研究表明,钙拮抗剂能有效解除血管痉挛,因此在急性期要给予钙拮抗剂。另外可以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能改善血液黏稠度。

综上所述,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因此在脑外伤后必须要加强预防措施,临床治疗中避免不利因素出现,对于已形成脑梗死的患者要给予正确的溶栓治疗。

[1]龙翔.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58例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10):2954-2955.

[2]刘化文.脑外伤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8):220-221.

[3]郎洪刚.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38例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5(13):2060-2061.

猜你喜欢
脑外伤脑血管痉挛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