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脑电图探讨

2014-01-26 19:58李红军刘翠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波幅脑电图脑血管病

李红军 刘翠红

(章丘市中医医院脑电图室,山东 章丘 250200)

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目前,脑梗死是老年人 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成为老年人癫痫、致残的首发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通过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识别脑血管疾病与其危害程度,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将病死率与致残率讲到最低点。EEG应用临床,对脑血管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起到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经临床确诊的老年患者48例,住院38例,门诊10例。男33例,女15例,性别比例男:女为2.2∶1。年龄大致分布为:65岁以下的老年患者24例,65~69岁的老年患者13例,70~74岁的老年患者9例,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2例。脑电图正常有12例,占已经确诊人数的25%,异常的有36例,占已经确诊人数的75%,其中EEGⅡ轻度异常有14例,占异常的38.9%;EEGⅢ中度异常以上有4例,占异常的11.1%,EEGⅣ局限性异常者有18例,占异常脑电图的50%。

1.2 研究方法

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的“无线蓝牙视频动态脑电图仪”对信息做了扫描和技术上的处理。首先让老年患者采用平卧位,按照国际脑电图学会建议采用的标准电极,安装头皮盘装电极,FP为额极,Z中线电极,FZ为额,CZ为中央点,PZ为顶点,O为枕点,T为颞点,A为耳垂电极。使得头部电极的位置与大脑皮质的解剖学分区较为一致,作常规睁闭眼,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在视屏监视下观察描记30 s常规脑电图后保存作自身对照。为了便于观察异常放电和定位诊断,将单极导联与双极导联进行组合,使脑电图更能准确地定位癫痫病灶,减少波形与波幅的失真。检测观察24 h后,在荧光屏上回放,并分析清醒,各种活动,睡眠中的脑电图表现。

患者发病后3 d内进行首次描记,在我院接受治疗2周后,进行复查。在异常的有36例老年患者中,脑梗死的30例,其中轻型4例,中型20例,重型6例;TIA的4例,其中轻型1例,中型2例,重型1例;脑出血的1例,主要是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例,主要是中型。

我院疗效脑电图检查结果按黄远桂的标准分析判定,分为4级:正常范围、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

2 结果

入院3 d内首次脑电图检查结果,脑梗死的30例患者中,轻弥8例,中弥3例,局部性异常的7例,弥散异常一侧优势的4例,正常的8例;TIA的4例患者中,轻弥1例,正常的3例;脑出血的1例患者,局部性异常;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例患者,出现轻弥。

对28例异常脑电图老年患者经我院治疗2周后,对其进行复查,结果显示,正常的6例,好转的20例,无变化的1例,恶化的1例。总异常比较χ2=7.8,P<0.01,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痫样放电检出率比较χ2=5.8,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3 讨论

一般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查中经常会用到脑电图,脑电图可以将人体脑组织生物电活动记录并放大显示,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活”脑组织功能的状态,在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脑外伤、脑肿瘤等疾病诊断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老年人脑血管病的脑电图,特异性改变并不明显,但对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与鉴别意义重大。脑梗死与轻度脑出血的患者,脑电图呈现局限性慢波增多[2]。个别老年人的脑梗病灶广泛,出现脑干受压,呈现两侧弥漫性慢波的脑电图,但是脑梗病灶小,出血的位置较深的患者,其脑电图看不出存在较大异常。

正常人的脑电图的频率几乎全由α波和β波组成[3,4],其波幅波形及频率两侧均匀对称,频率恒定不变,波幅在两侧可相差30。正常范围脑电图其表现为9~11 Hz,平均30~60 μV脑波以顶枕区为著,波形整齐,调幅多数好或尚可,左右两侧对称。异常脑电图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异常。

轻度异常脑电图特征:轻度异常脑电图表现为9~10 Hz,α节律很不稳定(正常健康人α波:频率在8~13 C/S,波幅25~75 μV,以顶枕部最明显,双侧大致同步,重复节律地出现δ波称θ节律),睁眼抑制反应不显著。额区或各区出现高幅β波(正常健康人β波:频率在13 C/S以上,波幅约为δ波的一半,额部及中央区最明显),Q波活动增加,某些部位Q活动占优势,有时各区均见Q波(Q波:频率为4~7 C/S,波幅20~40 μV,是儿童的正常脑电活动,两侧对称,颞区多见),过度换气后出现高幅Q波。

重度异常脑电图特征:弥散性Q及δ活动占优势,在慢波间为高电压δ活动。α节律消失或变慢,出现阵发性δ波(正常健康人δ波:频率为4 C/S以下,δ节律主要在额区,单个的和非局限性的<20 μV的δ波是正常的,局灶性的δ波则为异常。δ波和β波统称为慢波)。自发或诱发地出现高波幅棘波,尖波或棘慢综合波。出现爆发性抑制活动或平坦活动。

中度异常脑电图特征:α节活动频率减慢消失,有明显的不对称[5]。弥散性Q活动占优势,出现阵发性Q波活动,过度换气后,成组或成群地出现高波幅δ波。

通常来看,脑血管病在急性期内,基本上都会出现病灶侧慢波明显增多的脑电图异常;脑出血的患者多数都伴有脑室出血和意识障碍等症状,少数轻症老年患者出现轻度局限性异常;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脑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大脑半球的表面动静脉畸形,脑电图局限性异常。但是,在接受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病情出现逐渐好转的迹象,主要表现为慢波的波幅开始减低,频率逐渐增快。通过脑电图显示,患者出现脑梗死后的数小时内,开始出现局灶性慢波等异常现象,将持续数周后方能得到改善或逐渐消失。大脑中动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损害,局灶性改变主要在颞叶。但是,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在发作期间,脑电图一般看不出有异常表现。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在发作期一部分脑电图一般会出现异常。

在脑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中,脑电图是最重要、最有价值和最方便的手段之一,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脑电图都具有相对的特征性。动态观察脑电图的变化,对判断预后也有重要价值。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脑电图异常改变逐渐减少或消失,预后较好。一般会被诊断为脑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脑电图呈进行性加重改变,预后不良。

[1]潘敏,张乐,姜丹,等.脑电图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15-16.

[2]赵江明,刘向,马仁飞.视频脑电图在癫痫及其他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0,30(10):102.

[3]张珉,孔峰,藏玉萍,等.老年人脑血管病的脑电图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6,13(1):14.

[4]尹尚菁,刘朝明.老年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J].卫生软科学,2011,25(5):348-351.

[5]马淑云,胡桂芳.老年人患脑血管病后多器官衰竭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7):100-101.

猜你喜欢
波幅脑电图脑血管病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