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要点及隐患预防

2014-01-30 19:35邵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耗材手术室护士

邵辉

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要点及隐患预防

邵辉

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要点;隐患预防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实施介入治疗的环境再不是简单的在放射科操作, 而是要有正规的场所并且手术室化管理 、在场地布局、服务质量、人员调配、医疗设备、医疗安全、一次性医用耗材等方面的管理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由此带来相关的护理管理问题。

1 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要点

1. 1合理的布局 建立现代化规范介入手术室应按外科手术室的要求进行三区划分, 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

1. 2护士的行为规范 介入手术室护士的形象展现在患者面前的始终是戴着口罩, 看不见面部表情, 患者会根据护士的个人形象、服饰、言谈、举止、姿势、礼节等行为来判断护士的自身素质, 而这些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患者情绪的稳定及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所以加强护士礼仪培训, 规范行为为手术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1. 3介入手术室的消毒隔离管理 降低手术感染率,是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格按《消毒技术管理规范》及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管理,严格手术室空气消毒, 每周一次大扫除、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100%, 每月一次的环境监测空气培养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有效的避免了感染的发生。

1. 4介入手术患者交接 由于设备资源缺乏的客观原因, 连台手术成了常规现象, 为了使每台手术之间不浪费时间,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交代不清, 流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 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成了安全隐患,简单核对不容易发现同名、同姓换床患者, 注意到这一点严格按照身份识别流程对患者进行核对和交接是杜绝差错, 减少护理缺陷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

1. 5抢救物品、药品管理 药品、物品, 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手术前一日专管人员核对器械、物品、抢救药品准备情况, 及时掌握介入手术室的药品、物品动态信息, 避免介入手术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 甚至发生意外, 如碘过敏反应、大出血、高血压危象、各种心律失常和血管内血栓形成、呼吸心跳骤停等,为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介入手术室内必须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和器材, 并建立健全抢救制度, 要求抢救药品, 器材四固定:即定物、定数、定位、定期检查,使其抢救用药品, 器材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

1. 6专科护理培训 目前全国都没有一所专门的介入手术室护士培训基地, 就目前情况而言本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拟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制定了详细的培训内容;尤其突出专科内容, 如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及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各类药品的药理作用、常用剂量、用药途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通过科室对护士的培训及考核的方法,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的护理队伍。

1. 7术中护理管理 由于专业的原因, 大多数患者不了解介入手术室到底特殊在哪儿, 尽管有术前宣教但是当将患者安放在造影床上时, 恐惧会占领患者的整个思维空间, 护士将室温控制在22~24℃, 湿度在50%~60%、让患者感觉到舒适环境的同时再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 及时解除因焦虑而带来的手术隐患,一切操作掌握应稳、准、轻的原则, 密切观察病情,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切记大声喊叫, 因为介入手术的患者大部分是局麻下进行, 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护士的忙乱会使其产生不安全感, 会使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发生急剧变化,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分散其注意力是消除其紧张心理的有效方法。工作人员之间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当患者有合理要求时尽量满足,在整个手术过程中, 要求护理人员从语言、语气、体态等都要以消除患者紧张压力为目的, 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介入手术中执行的都是口头医嘱, 忙禄中复述一遍容易忽略。

1. 8介入耗材管理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 介入耗材的品种逐年增加, 同一品种会出现不同品牌,同一品牌会出现不同型号, 但是目前介入耗材分低值和高值耗材两种, 本科将所有耗材专人管理、出入库编号记录, 用后登记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并做毁形处理、每个耗材条码跟病历留存。耗材管理严格按照耗材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导管的保存应舒展平放或悬挂, 导丝应避免乱堆受压。上述物品都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避免高温、潮湿及与腐蚀性气体接触。各种导管、导丝、导管鞘, 及特殊器械应放置有序,便于拿取。

2 工作人员及患者的放射防护

2. 1工作人员防护 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和疗效快之优点, 使之倍受欢迎[1]。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中, 诊疗人员和患者几乎完全暴露在辐射水平较高的环境中, 工作人员和患者在介入放射诊疗中的辐射防护问题, 已引起普遍关注[2]。工作人员和患者受照剂量较高, 由于介入放射诊疗操作的特点及作业过程的不同, 例如, 近台操作、操作时间的长短、操作者的技能和责任心、患者的病变部位和体形、操作者的防护知识及辐射技术等, 使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可以比传统X线检查工作者高出 倍到数十倍[3], 加之由于职业原因, 长期接触一些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因素, 如:生物、化学因素等。因此, 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 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和保健, 首先了解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很多, 如:致癌, 遗传和血液, 造血器官, 眼球晶状体,皮肤等的损伤, 它既可以造成全身性的损伤, 也可以造成局部损害。工作人员提高对X射线的认识,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同时尽量避免长时间照射, 做到距离防护和防护用品同时使用, 定时检测计量照射指标,每年必须按时放射休假。

2. 2手术患者的防护 在手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对患者的性腺和甲状腺进行防护。

3 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

3.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责任到人, 做好各项工作环节管理。

3. 2加强一级质控的落实严把护理质量安全关, 根据科室质量控制标准将每周一次的一级质控落到实处, 从典型事例中汲取教训, 做到警钟长鸣。

3. 3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交接流程 , 认真执行手术患者三方核查制度的落实,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抓好手术患者身份、手术日期和时间、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患者皮肤手术情况、碘过敏试验情况等的交接工作, 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4 小结

抓好介入手术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护理要点及安全隐患预防是保障其在手术过程中重要环节, 做好手术患者交接核查等应对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通过护士长每日质控及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对所质控有问题的内容进行原因分析、整改落实及评价追踪, 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 提高护理质量尤其是安全隐患的预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易玉海, 顾玉民.通用组合使介入防护的研制.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2):95.

[3] 王以山, 张士良, 何虹.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卫生防护与管理.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6(8):20.

[1] 金振祥.介入放射学与辐射防护.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1):60-61.

R472.3

B

1674-9316(2014)01-009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1.058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耗材手术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